咸丰县1250吨乌龙茶鲜叶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亩计算, 户平增收 3770元 , 项目区种植户人均增收 1020元。 可 直接安排 农村剩于劳动力 140人就业。 因此该项目建设,其 带动作用 明显。 167。 结论与建议 结论 (1) 项目产品生产成本低,且富含硒元素,属绿色无公害 饮品 ,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2)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废料,经治理达标后排放,满足环保 要求。 (3) 从经济效益来看,该项目各项经济指标优越,从社会效益来看,可带动农民稳定增加收入。 该项目建设符合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资方向 , 它是一个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好项目。 该项目完全可行 , 请将该项目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计划,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从而使该项目尽早发挥效益。 建议 (1) 合理规划建基地 , 重视鲜叶质量,提高茶叶产品质量。 营造良好的茶园小环境,提高鲜叶原料的持嫩性和内含物的含量,为生产优质乌龙茶产品打下了基础。 大力引进先进的制茶机具以及轻发酵的制茶技术,不断改进制茶工艺 ,提高初制技术。 第一章 总论 11 (2) 抓好茶叶农残工作,确保茶叶卫生质量。 ①做好堵源、引导、抽检、服务和工作责任制等工作,加大宣传和农药市场整治力度,提高广大茶农和茶叶经营者的认识,杜绝新的污染源;②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改善茶园生态环境;③凡农药残留超标产品不予收购等行政措施的有力落实。 (3) 大力拓展内外销市场。 以“立足俄罗斯 , 积极开拓东南亚和日本市场”为目标,拓展外销市场。 以“发展闽粤、京沪,开拓东三省,辐射全中国”为目标,开拓内销市场。 (4) 实施茶叶名牌战略,增加市场占有份额。 实施名牌战略是促 进市场扩展的有力措施,充分发挥“馨源”牌商标的名牌效应,到国内外开“馨源”连锁店,不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5) 实施“人才”战略,打造“武陵山乌龙茶之乡”。 充分认识人才是最重要、最宝贵的战略资源。 努力培养和引进高水平、 高层次的茶业人才和企业 管理人才。 该项目 产品 市场前景广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场营销上。 目前,该产品市场缺口较大,前景广阔,建议项目管理部门尽快对该项目予以审查批复,并希望得到 农业综合开发 资金的支持。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2 第 2章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67。 项目建设背景 167。 项目提出的主要依据 20xx 年 , 湖北省经济委员会以鄂经县域 [20xx]44 号文公布了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名单, 咸丰县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其中 优质乌龙茶基地及配套加工作为该集群中的重大项目。 通过乌龙茶产业的带动 , 咸丰县将挤进国家茶叶生产大县,打造武陵山地区乌龙茶第一县。 《恩施州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 20xx 年本)》将 茶叶 等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及加工列入鼓励类发展项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 20xx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 和 湖北省 农发办 《 关于申报 20xx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通知 》 将 茶叶 产业列入 20xx 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的重点产业。 《咸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求充分利用“绿色咸丰”的生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 坚持走“公司 +基地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路子,将 茶叶 作为农产品加工的主导产品 之一。 167。 项目提出的理由 项目建设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咸丰县是一个农业县, 乡村 人口 占总人口的 %,农业资源和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 围绕这一县情优势, 成丰 县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突破口,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 该项目的建设 可以解决本地 茶叶 消化问题 ,促进本地 农 业 产业化建设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项目投产后,年均新增营业收入 1680万元, 年均新增税金及附加 9万元。 从而 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项目建设将 为 企业 获取更大的投资回报 恩施馨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从 20xx年开始 经营 乌龙茶 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 具有一定规模,但仅仅是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企业 规模 小, 加工能力不足 , 导致企业 不能形成规模 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将做大 做强 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 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提升企 业 的综合效益。 167。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的重要途经。 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要有主 导产业的引领和牵动。 因此,咸丰的经济发展必须选择在区域产业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代表着产业结构演进方向、能够带动和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 乌龙茶 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比较优势明显,是一个具有支柱性、带动型和导向性的产业,能够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色产业企业群体,从而使这些区域发展到支柱规模,配套服务体系健全,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专业化生产聚集地区。 项目建设是促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户收入的重要手段 该项目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种植农户的受益,企业通过为种植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4 农户提供 种苗、 技术和回收产品等产前、产中、产后配 套服务,建设规模化的优质 乌龙茶 基地,同时对项目区域内的公路进行改造,改善了生产条件。 从而实现“效益到户”的目标。 该项目辐射面大,能带动千家万户稳定增加收入。 项目建设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 项目建成投产后, 年新增 净 利润 129 万元,本项目 全部 原材料来源于当地,项目建设将直接服务于“三农”。 同时 该项目 还将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直接带动 3710余 户农户发展 乌龙茶 基地,提高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 改进 乌龙茶加工 工艺技术 ,提高 产品 档次和质量,促进产品出口;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三章 建设条件 15 第 3章 第三章 建设条件 167。 项目区概况 167。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选址原则、依据 项目选址应符合以下原则: (1)符合规划要求 ; (2)满足项目要求 ; (3)节约和效益的原则 ; (4)安全的原则 ; (5)实事求是的原则 ;(6)节约项目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 ; (7)注意环境保护 ; (8)尽量接近原材料 产地; (7)兼顾企业现有条件。 《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技术条件》( DB33/T 47920xx) 要求 , 茶叶加工 加工厂应选择地势干燥、交通方便的地方,远离污染源,离开交通主干道 20m 以上。 离开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 100m 以上。 加工厂所处的大气环境和水源要符合国家要求。 地理位置 该项目厂址选定在咸丰县高乐山镇官坝村。 位于县城 18 公里,省道阳官大道从厂前通过, 该区域地势平坦,海拔高度 680米左右,忠建河从区域穿过,公司已在该区域发展以铁观音乌龙茶基 地 13000亩,并建成了年产 150 吨乌龙茶加工厂。 土地类型、来源方式、占地面积 本项目在企业原有基础上扩建, 企业在一期建设时已征用土地, 本项目建设 不需新征土地。 第三章 建设条件 16 167。 自然 条件 气候特征 咸丰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山地气候,除有四季分明和雨热同季的特点外,还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造成“小气候”的特征特别明显 ,由于复杂的地型地貌条件,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境内年平均气温 8— 17℃,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13℃,由于地理特征的原因,境内 昼夜温差大 ; 全年无霜期分别为:低山 296天,二高山 266天,高山 225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 1212 小时,平均每天 小时。 最高日照率 8月为 49%,最低日照率 2月为14%,历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 千卡 /cm2。 境内雨量充沛,分布不均,全年平均降水日数,≥ 在 180 天左右, 年降雨量 1150—1800mm 左右 , 历年平均降雨量 1580mm,多集中在 5— 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70%。 全县降水分布不均,呈东北至西南方向逐渐减少的规律,靠东的忠堡和东北的石人坪为多雨区,而西边的大路坝、偏南的朝阳为少雨区。 土壤与植被 项目区域土地类型多样,山 地、山原、丘陵、岗地交错分布。 海拔 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区主要是黄壤,海拔 8001500米二高山以高山地区主要是黄棕壤。 土壤多为微酸性至中性, 土壤质地疏松 , 土层深厚 , 有机质含量 较高 , 矿物质丰富 , 特别是土壤中硒含量较高。 区域环境 第三章 建设条件 17 咸丰县地处武陵山区 , 是“鄂西林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武陵源山脉,自然环境优越,境内山川连绵,是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73%。 167。 社会经济状况 20xx 年,按当年价统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占 %;第二 产业增加值 亿元,占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占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5785 元。 20xx 年,按当年价统计,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其中:农业产值 (种植业 ) 亿元,占 %;林业产值 亿元,占 %;牧业产值 亿元,占 %;渔业产值 亿元,占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亿元,占 %。 20xx 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117445 万元。 其中:农业增加值 61094 万元,林业增加值 4990 万元,牧业增加值 49624 万元,渔业增加值 366 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 13711 万元。 20xx 年,地方财政总收入 15568 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02 元,农村人均住房面积 33 平方米,全县农村赤贫人口 万人、低收入人口 万人。 农民人均消费支出 2132 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455 元。 工业用电量 5678 万 ,生活用电量。 20xx 年,工业总产值 亿元,工业增加值 亿元。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9 家,实现工业产值 亿元,实现增加值 第三章 建设条件 18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167。 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乌龙茶的名贵品种有铁观音茶、武夷岩茶、凤凰单丛茶、台湾乌龙茶、东方美仁、凤凰水仙。 铁观音茶原产地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树品种名,此茶外形条索紧结,有的形如秤勾,有的状似晴蜒头,由于咖啡碱随着水份蒸发,在表面形成一层白霜,称作“砂绿起霜”。 此茶冲泡后,异香扑鼻,乘热细啜,满口生香,喉底回甘,称得上七泡有余香。 福建省安溪县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生产县,是名茶铁观音的故乡,全县现有茶园全是无性系茶园(其中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占茶园总面积的 90%),面积 25 万亩,年产茶 万 t,总产值 3 亿多元,年创税利 3000 多万元,安溪县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居全国产茶县前列。 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20xx 年 4 月,经国家工商局批准,安溪县申请注册的“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获得使用权。 “凤山”牌特级铁观音自1982 年以来,连续 18 年保持国家金质奖荣誉,并于 1999 年被钓鱼台国宾馆指定为专用茶,成为我国国茶。 167。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67。 项目建设优势条件 政策环境 县委、县政府 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强调 要在政策上扶持,资金上支持,第三章 建设条件 19 方向上引导,促进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要求引导民营经济重点投向一、二产业,促使其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 咸丰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纲要 )明确了 特色农产品作为支柱产业的主体地位,其中规划 乌龙茶 基地发展规模为 3 万亩,并要求进行加工配套。 资源优势 第一、 项目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气候温和,雨景充沛,四季长青,层峦叠翠,云雾缭绕,涧水潺流,泉甘土赤,可谓“天、地、人、种”齐备,十分利于铁观音生长。 第 二 、咸丰县地处武陵山区 , 境内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是当前国内少有的生态环境优越地区,是发展 绿色食品 极为理想的地区之一。 在硒矿床土地种植的 乌龙茶 也富含硒元素,构成这一地区乌龙茶 的另一特色。 第 三 、 企业已与农户联办 乌龙茶 基地 13000多亩, 已投产 3600亩。 第 四 、项目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够适应项目建设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丰富的山区劳动力资源为发展 乌龙茶 生产提供了必备条件。 市场优势 公司的主要产品 铁观音 销售市场 看 好 , 目前, 公司与 10余 家 茶叶 批发市场建立了业务关系, 其中, 与俄罗斯茶叶批发市场 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 因此,公司 产品的销售渠道稳定。 第三章 建设条件 20 科技开发能力 公司 根据咸丰的土壤结构、海拔和气候 , 针对性的引进、筛选国内外优良 乌龙茶 品种。 建立了 乌龙茶 种苗科技示范园。 示范园建设集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于一体;引进最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