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度执行力的调查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不关已,高高挂起,缺乏协作精神。 有的工作往往需要很多单位协作才能完成,但由于关系没有理顺,在利益上、分权上存在异议而各自为政。 5.缺乏奖惩机制,惰性思想严重 反正工资悉数到账,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 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快干慢一个样,干大干小一个样,这滋生了新的 “ 大锅饭 ” 思想,吃喝风、打牌风、玩乐风甚行。 二、消除执行力障碍的对策 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执行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个中有着错综复杂的因素,更有着破冰的阵痛,只有勇敢地找准难点、痛点和着力点,持之以恒,这项工程才有可能完成。 (一)解放思想,突破陈规是关键 “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 官本位思想、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官僚主义、垄断行政理念长期禁锢着我们的思想,有了这样的思想,会有怎样的行动。 我们应当 加强以下思想教育:一是烟草兴我荣烟草衰我耻思想教育;二是开放性思想教育;三是不进则退,慢进则退,有为才有位的危机思想教育;四是人生的最大价值是为社会贡献了多少,而不是本位主义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教育。 (二)建立机制,制度创新是前提 干部只上不下,只上难下,工资不分优劣悉数到账,对干部的考核只重现绩而轻长效,对干部的责任追究只重事后处理而轻事前、事中监察督促,只重领导印象而轻群众口碑,不能不说我们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本身有着 “ 硬伤 ” ,要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清理我们的体制、机制中那些阻碍执行力的规定,让体制、机制、制度成为推进执行力的有力保证。 (三)以人为本,提升素质是根本 我局的发展,执行力的提升,归根结底靠的是人,人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他们对上级方针政策的理解程度,在工作中的执行效率以及执行成果,我们要把干部能力素质的提高放在根本位置: 、依法行政的思想素质 执行力的强弱首先取决于他的思想素质,只有牢固树立了勤政为教、廉洁奉公、依法守法的思想,才会出执行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是一种素质,是一种能 力,而且是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