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自动识别系统电路的设计(分机部分)的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C2的输出为 0, 可使 RS触发器置 1,使输出端 OUT=1。 如果阈值输入端 TH 的电压大于 2VCC/3,同时 TR端的电压大于VCC /3,则 C1 的输出为 0, C2的输出为 1,可将 RS触发器置 0,使输出为 0电平。 译码显示功能实现 CD4511 是一个用于驱动共阴极 LED(数码 管 ) 显示器的 BCD 码 —七段码译码器,特点:具有 BCD转换、消隐和锁存控制、七段译码及驱动功能的 CMOS电路能提供较大的拉电流。 可直接驱动 LED 显示器。 CD4511是一片 CMOS BCD—锁存 /7 段译码 /驱动器。 其中 a b c d 为 BCD 码输入, a 为最低位。 LT 为灯测试端,加高电平时,显示器正常显示,加低电平时,显示器一直显示数码 “8”,各笔段都被点亮,以检查显示器是否有故障。 BI为消隐功能端,低电平时使所有笔段均消隐,正常显示时, B1端应加高电平。 另外 CD4511有拒绝伪码的特点,当输入数 据越过十进制数 9(1001)时,显示字形也自行消隐。 LE 是锁存控制端,高电平时锁存,低电平时传输数据。 a~ g是 7 段输出,可驱动共阴 LED 数码管。 另外 , CD4511 显示数 “6”时, a 段消隐;显示数 “9”时, d 段消隐,所以显示 9 这两个数时,字形不太美观 CD4511和 CD4518 配合而成一位计数显示电路,若要多位计数,只需将计数器级联,每级输出接一只 CD4511 和 LED 数码管即可。 所谓共阴 LED 数码管是指 7 段 LED 的阴极是连在一起的,在应用中应接地。 限流电阻要根据电源电压来选取, 电源电压 5V时可 使用 300Ω的限流电阻。 功放功能实现 在电子技术中, N/2(N为奇数 )分频电路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一个特定的输入频率,要经 N/2分频后才能得到所需要的输出,这就要求电路具有 N/2的非整数倍的分频功能。 CD4013是双 D触发器,在以 CD4013为主组成的若干个二分频电路的基础上,加上异或门等反馈控制,即可很方便地组成 N/2分频电路。 设电路初始状态均在复位状态, Q Q2端均为低电平。 当 fi信号输入时,由于输入端异或门的作用 (附表是异或门逻辑功能表 ),其输出还受到触发器 IC2的 Q2 端的反馈控制 (非门 F2是增加的一级延迟门, A点波形与 Q2相同 )。 在第1 个 fi 时钟脉冲的上升沿作用下,触发器 IC IC2 均翻转。 由于 Q2 端的反馈作用使得异或门输出一个很窄的正脉冲,宽度由两级 D 触发器和反相门的延时决定。 当第 1 个 fi脉冲下跳时,异或门输出又立即上跳,使 IC1 触发器再次翻转,而 IC2触发器状态不变。 这样在第 1个输入时钟的半个周期内促使 IC1 触发器的时钟脉冲端 CL1 有一个完整周期的输入,但在以后的一个输入时钟的作用下,由于 IC2触发器的 Q2端为高电平, IC1触发器的时钟输入跟随 fi信号 (反相或同相 )。 本来 IC1 触发器输入两个完整的输入脉冲便可输出一个完整周期的脉冲,现在由于异或门及 IC2触发器 Q2 端的反馈控制作用,在第 1 个 fi脉冲的作用下得到一个周期的脉冲输出,所以实现了每输入一个半时钟脉冲,在 IC1 触发器的 Q1 端取得一个完整周期的输出。 高频功放需要三极管来实现。 三极管 的基本结构是两个反向连结的 PN结面,可有 pnp 和 npn 两种组合。 三个接出来的端点依序称 为发射极( emitter,E)、基极( base,B)和集电极( collector,C),名称来源和它们在三极管操作时的功能有关。 发射极特别被标出,箭号所指的极为 n型半导体,和二极体的符号一致。 在没接外加偏压时,两个 pn接面都会形成 耗尽区 ,将中性的 p 型区和 n 型区隔开。 三极管的电特性和两个 pn结面的偏压有关,工作区间也依偏压方式来分类。 ( forward active),在此区 EB 极间的 pn 接面维持在正向偏压,而 B。无线自动识别系统电路的设计(分机部分)的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