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流的科技创新人才,才能真正掌握持续发展的战略主动权,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为项目建设指明了方向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我们党科学判断世界形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本质要求,从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造福当代、泽 及千秋的英明决策。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教育被摆上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教育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我国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新建 ***中学 ,承担着服务区内 初中 毕业学生接受 高 中教育的重任。 对于农村 高 中学生而言,由于学校距离较远,则必需在学校住宿生活,因此, 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是 切实可行的。 实施 ******中学 建设 工程, 是 解决 城区办学压力过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需求 ,符合我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的要 23 求和方向,是可行的。 项目建设有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保障 党和国家历来关心和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近年来,为了保证农村适龄学生能够上得起学、上得成学,国家在加大“普九”力度的同时,采取了“两免一补”、加大国债支持等多种政策措施。 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大多数地方经济欠发达,地方财力困难,尤其是“普九”较早的地方,当年学校建设更多的是考虑解决教学用房,造成了农村 中小 学生生活用房不足,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巩固和提高。 党和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从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新农村的高度出发,切实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落到实处,决定在“十一五”时期 投资 100 亿元,实施国家中西部农村 中小学 校舍改造工程,重点加强农村薄弱 中小 学生 校舍 建设,改善农村学生的 教学 条件。 这是继中央投入教育的几大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工程,是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为数不多的教育重点项目之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 项目建设得到了地方政府 和人民 的肯定和大力支持 ***省委、省政府对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高度重视,要求按照国家要求切实抓好工程实施建设。 省上成立了 专门的 领导小组,省发展改革 委、教育厅集中人力,进 行 24 深入地调查研究。 ***是“文字始祖” ***故里,全县人民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支持投资教育事业的热情十分高涨。 同时县政府对实施 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高度重视,发改委、教育局等部门积极配合,深入学校现场认真调查,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促进区域农村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和谐发展。 这些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支持。 项目学校具备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中学 占地面积 100 亩 ,项目建设用地不存在困难。 学校地处 ***县城 边缘 ,该县基础设施完善到位,水源、电力、排水等设施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交通便利,道路畅通;学校周边没有物理、化学等污染企业或污染源;学校所在地域地形开阔,地质结构良好,不存在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隐患因素。 25 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分析 项目选址分析 项目区位于 ***城边缘 —— ***镇 ***村的北寨,紧邻 ***路,南望 ***路,北有雁门山,与黄龙、洛川、宜君相连,西与铜川接壤,东、南分别与澄城、蒲城紧邻,地处 ***北平原向陕北高原过渡地带。 项目总用地 100 亩 , 其中:项目建设用地 亩,代征道路及绿化用地 亩。 项 目建设条件分析 气候、水文 ***年降水量 ,地表水有雷牙沟,长度。 比降‰,汇流面积 ,年径流量 万 m3,流域内植被以果树、小麦等农作物、枣刺等荒野杂草植被为主。 侵蚀模数2888t/km2年,属中等流失区,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沟壑纵横,以水蚀和重力侵蚀交替进行为主。 浅层地下水主要埋藏在下更新统Q1砂卵石层及二迭纪石千峰岩组,水位埋深 50~ 120m。 ***位于县城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 常有早霜冻;冬季风时干燥少雨,夏季风时湿润多雨,干湿季节分明,雨量季节分配不均。 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最低 ℃,年 26 平均降水量 ,最大降水量 mm(1975 年 ),最小降水量( 1977 年)。 年湿润度 ,属半干旱地区,最大冻土深度,年平均风速 ,平均大风天数 天,瞬间最大风速11级( 31m/s),风向以北、西北最多。 工程地质 ***地处 ***北黄土高原,属黄土地貌景观,区内沟壑纵横,地形凹凸不平。 全 县地质构造为一向西北倾斜的大单斜,褶皱不甚发育,总体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程介于 446~ 1548m 之间。 供排水条件 项目用水由 ***自来水公司共给 ,项目区供水管网已经形成,供水充足,用水方便。 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成后的用水需求。 学校院内排水管网也已形成,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街道排水涵沟。 供电条件 项目区电力供应充足,城市公网已经完善,为沿路两边住户单位做好前期规划和预留,可满足项目建设后用电需要。 交通、通讯条件 项目区位于 ***城边缘 —— ***镇 ***村的北寨,紧邻 ***路,南望 ***路。 境内有西包、西延 2 条铁路过境;公路有 ***路过境, 90%以上的村庄通公路。 项目区对外交通条件优越,可满足建设时运输需要。 27 近年来, ***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较快,固定电话有电信公司,移动电话有移动和联通公司,通讯设备及能力完全可以满足项目需要。 地质灾害与污染源分析 学校选址位于 ***成边缘,根据 ***地质勘察分析报告,学校所在地地质结构良好,地势较高,不存在地震断裂带、滑坡体、泥石流及洪水出泄口等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隐患因素。 根据城市规划,项目选址所在区域属行政、商业、居住区, 区域内或周边没有工业企业,周边不存在物理、化学等污染企业或污染源。 28 第五章 项目规划与布局设计 项目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 ***城市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原则 坚持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校用地的原则; 坚持适合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的原则; 坚持科学、经济、可行的原则,依据场地地形,按照高起点、现代化和综合性的要求,一次性整体规划,建设成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现代新校园; 学校总平面设计按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置,力求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29 校园内建筑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卫生防护、日照、防火、通风等有关规定。 项目规划用地确定 按照一般每生用地标准 ㎡ /生 计算: 学校用地 面积 = 3200 生 ㎡ /生 = 67520 ㎡ = 亩 按照市中心每生用地标准 ㎡ /生进行计算: 学校用地面积 = 3200 生 ㎡ /生 = 32320 ㎡ = 亩 规划用地的复核 亩> 100 亩 > 亩 所以, ******中学建设用地 100 亩,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项目规划用地面积成立。 项目建设布局设计 本建设场地为一规则矩形,场地 南 面设一主出入口,与 ***路相连。 在场地内部各建 筑物及功能区以道路连接,道路系统按满足师生流向及消防规范设计。 30 场地按使用功能分三个区: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和生活区。 教学区在场地西 南 部,主要布置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实验楼等;体育运动区在场地东部,布置 400 米标准跑道、活动中心、体育器材室及相关运动场地和设施;生活区在场地 西北 部,主要布置公寓楼、食堂、开水房、热交换站等。 三个区既有机结合(道路连接),又相互独立(设置绿化屏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满足学校的统一管理(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项目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总用地面积: 100 亩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 亩 代征道路及绿化用地: 亩 在校生规模: 3200 人 总建筑面积: 43100 平方米 容 积 率: 绿 化 率: 35% 31 第六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方案 建设规模及内容 为了改变 ***城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解决城区上学难的矛盾,加快城区教育发展步伐。 ***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决定在***城边缘, ***路南侧, ***路西侧新建一所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项目。 学校总用地 100 亩(其中: 建设用地面积 亩, 代征道路及绿化用地: 亩), 设计规模为 64 个教学班, 3200 名学生,总建筑面积 43100 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为: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实验楼、多功能厅及和班教室、 体育馆 、 餐厅 及辅助用房; 400 米标准跑道、球类场地以及相关辅助设施。 规模的确定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43100 平方米。 其中: 序号 项目建设内容 建筑面积1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16900 ㎡2 行政及教学办公用房 5400 ㎡3 生活服务用房 20800 ㎡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16900 ㎡ ) 教学楼 7350m2 32 普通教室 80 m2 64: 5120 m2 音乐教室 80 m2 3: 240 m2 多功能 教室 140 ㎡ 4: 560 m2 劳动技能教室: 350 ㎡ 语言教室 150 ㎡ 2: 300 ㎡ 图书室: 300 ㎡ 微机教室: 480 ㎡ 微机教室 : ㎡ /人 3200 人 =480 ㎡ 实验楼 6100㎡ 实验室: 5760 ㎡ 实验用房使用面积的确定: 3200 人 ㎡ /人 =5760 ㎡ 化学药品库: 340 ㎡ 体育馆 2500㎡ 风雨活动室 20xx ㎡ 体育器材室: 500 ㎡ 和班教室: 950 ㎡ 行政和教学办公用房( 5400 m2) 行政办公楼 5400 m2 党政办公室 500 ㎡ 教学办公室 8 ㎡ 266: 2128 ㎡ 33 卫生室 ㎡ 3200: 1600 ㎡ 文印档案室 200 ㎡ 卫生保健室 186 ㎡ 总务仓库 386 ㎡ 社团办公室 400 ㎡ 生活服务用房( 20800 m2) 学生公寓楼 15000 m2 学生宿舍 m2 3200: 14400 m2 传达值宿室 25 m2 24: 600 m2 餐厅 m2 3426: 4500 m2 锅炉房 300 m2 生活辅助用房 1000 m2 主体工程建设方案 教学楼 建筑设计 共 2幢,建筑面积 7350 平方米,高四层,每层净高 米,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功能布置 普通教室、 音乐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 劳动技能教室、语言教室、 微机教室。 34 综合办公楼 建筑设计 面积 5400 平方米,高 六 层,每层净高 米,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