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深高速公路k23500~k27000段施工图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论 公路交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 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 公路建设的发展速度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 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速公路在中国内地的出现和发展仅仅走过了 17 年的历程 , 在今天 , 万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和总量达 万公里的全国公路网正在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着便捷、和 高效率的运输服务 [1]。 中国公路发展概况 50 年来 , 我国公路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 回顾我国公路发展历程 , 对比世界公路发展趋势 , 可以认为 , 我国公路交通正处于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时期。 但是 , 由于基础十分薄弱 , 我国公路建设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从公路技术等级看 , 在全国公路总里程中还有近 20 万公里等外公路 , 等外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到 % , 西部地区更高 , 达到 % , 技术等级仍不理想。 从行政区划分布看 ,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不平 衡 , 公路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 , 总的来看 , 东部地区公路密度较大 , 高等级公路的比例也较高 , 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更高于中、西部地区水平 [2]。 因此 , 为逐步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 , 按照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需求 , 重点提高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公路技术等级 ,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 大力扶持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 将是本世纪末以至下世纪初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战略重点 [3 ]。 本文研究 主要内容 本毕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东莞 深圳高速公路的设计工作 , 具体内容包括真理分 析、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排水规划设计及概算 、 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图纸绘制。 2 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 , 必须认真客观地分析。 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各种资料加以理解和必要的记忆 , 明确对设计的影响 , 在头脑中对工程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情况 和施工条件等 , 构成一幅明晰的画面;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系统地整理 , 从中抽取、确定有关设计数据[4]。 、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 毕业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说明书交代设计内容、设计意图。 计 算书交代设计中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过程。 一般要求绘制路线平面图、纵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横断面设计图、路面设计图、路基排水设计图等主要图纸 , 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等表格 , 其中一部分图纸需要计算机绘图。 3 第 2 章 总体设计 高速公路 是 20 时机 30 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的专门为汽车交通服务的基础设施。 高速公路在运输能力、速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对实现国土均衡开发、建立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提高现代物流效率和公众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作用 [5]。 总体设计除了路线方案做出选择外 , 还需要对公路设计中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做出确定 [6]。 确定 路线方案 确定 在本设计中 , 地形复杂、地区范围很广 , 路线方案的选择首先是在 1:5000的航测地形图上从较大面积范围内选定一些细部控制点 , 连接这些控制点 ,形成路线布局 , 此时路线雏形已经明显勾画出来。 主要技术指标 确定 已知交通量 N=56000 辆 /日 ,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 拟定该公路为高速公路六车道 , 设计车速为 100km/h。 (1)计算行车速 度 :100km/h (2)车道数 :6 (3)行车道宽度 :2 (4)路基宽度 : (5)中间带宽度 : 高速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 , 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 , 其各部分宽度应符合 : 高速公路应在左(右)侧硬路肩宽度内设左(右)侧路缘带 , 其宽度为。 (6)停车视距 :160m (7)圆曲线最小半径 : 一般值 :700m 极限值 :400m 4 表 2— 1 中间带宽度表 一般值( m) 最小值 (m) 中央分隔带 左侧路缘带 中间带宽度 (8)路肩宽度 : 表 2— 2 路肩宽度表 一般值( m) 最小值( m) 右侧硬路肩宽度 土路肩宽度 高速公路应在左(右)侧硬路肩宽度内设左(右)侧路缘带 , 其宽度为。 (9)停车视距 :160m (10)圆曲线最小半径 : 一般值 :700m 极限值 :400m (11)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 当路拱≤ %时为 4000m;当路拱> 2%时为 5250m。 (12)最大纵坡 :4% (13)最小坡 长 :250m (14)最大坡长 :如 表 2— 3 表 2— 3 纵坡最大坡长表 纵坡坡度( %) 3 4 5 最大坡长( m) 1000 800 600 连续上坡(或下坡)时 , 应在不大于上面所规定的纵坡长度范围内设置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 3%, 其长度应符合纵坡长度的规定。 (15)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如表 24) (16)限最小半径 :250m (17)停车视距 :110m (18)计算荷载 :公路 Ⅰ 级 5 表 2— 4 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表 凸形竖曲线半径( m) 一般值 10000 极限值 6500 凹形竖曲线半径( m) 一般值 4500 极限值 3000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一般值 210 极限值 85 6 第 3 章 路线设计 由于设计的是高速公路因此应采用 纸上 定 线。 可见路线平面设计图 L1。 一条道路路线的选定是经过由浅入深、由轮廓到局部、由总体到具体、由面到带进而到线的过程来实现的 , 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 (1) 全面布局 (2) 逐段安排 (3) 具体定线 [7] 线形 (如图 31 所示) 图 31 线形 图 由量角器在图上量出 : 1259。 35 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计算 段 已知 1 59取圆曲线半径 1 750Rm , 如图 32 7 图 32 ABC 段曲线图 1 — 路线转角 L1— 曲线长( m) T1— 切线长( m) E1— 外矩( m) J1— 校正数( m) R1— 曲线半径( m) yl — 缓和曲线( m) hl — 圆曲线( m) (1) 计算缓和曲线长度 : 设 : : 1:1:1h y hl l l 则有公式 1 0 12 2 3180 hhL R l l 111180 180hhllRR 取 300mhl 为了满足线形舒顺和美观的要求 , 回旋曲线参数 A 应满足 : 113R AR 8 即 1113 hR l R R 11 8 3 . 3 3 m 7 5 0 m9 hhR l R l 。 所以 取 300mhl 满足要求。 缓和曲线上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为 : 3 47s hVa Rl (2) 曲线几何元素的计算 : 321 1 4 9 .8 m2 2 4 0hhllq R 24311 5 .0 m2 4 2 3 8 4hhllR RR 0 190 1 1 .4 7hlR 11 ta n 5 7 7 . 1 3 m2T R R 1 1 1 1 0 7 1 . 7 9 m180 hL R l 2 4 7 1 .7 9 myhL L l 11 1 1se c 1 1 7 . 5 m2E R R R 112 8 2 .4 7 mJ T L (3) 曲线主点桩号计算 : 在地形图上用直尺量得 835mABl , 即得 1 24 335JD K 则 1 1 1 K 2 3 + 7 5 7 .8 7ZH J D T 11 K 2 4 + 5 7 .8 7hH Y ZH l 9 11 K 2 4 + 5 2 9 .6 6yY H H Y l 11 K 2 4 + 8 2 9 .6 6hH Z Y H l 1 1 1 / 2 K 2 4 + 2 9 3 .7 7Q Z H Z L 1 1 1 / 2 24 335J D Q Z J K 段 图 33 BCD 段曲线图 2 — 路线转角 L2— 曲线长( m) T2— 切线长( m) E2— 外矩( m) J2— 校正数( m) R2— 曲线半径( m) yl — 缓和曲线( m) hl — 圆曲线( m) (1) 计算缓和曲线长度 : 10 设 : : 1:1:1h y hl l l 则有公式 2 0 22 2 3180 hhL R l l 222180 180hhllRR 274mhl 取 270mhl 为了满足线形舒顺和美观的要求 , 回旋曲线参数 A 应满足 : 2 23R AR , 即 2 223 hR l R R 2 2 1 0 0 m 9 0 0 m9 hhR l R l 。 所以 取 270mhl 满足要求。 缓和曲线上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为 : 32 hVa Rl (2)曲线几何元素的计算 : 322 1 3 4 .9m2 2 4 0hhllq R 24322 3 .3 7 m2 4 2 3 8 4hhllR RR 0 290 222 ta n 4 1 9 . 7 3 m2T R R 2 2 2 8 1 9 .4 6 m180 hL R l 1 2 2 7 9 .4 6 myhL L l 11 22 2 2se c 4 8 . 5 4 m2E R R R 2 2 22 20 mJ T L (3)曲线主点桩号计算 : 在地形图上用直尺量得 1795mBCl , 即得 : 2 1 1 26 13 0BCJ D J D l J K 则 2 2 2 K 25+ H J D T 22 K 25+ Y Z H l 22 K 2 6 + 2 5 9 .7 3yY H H Y l 22 K 2 6 + 5 2 9 .7 3hH Z Y H l 2 2 2 / 2 K 26 + 12 0Q Z H Z L 2 2 2 / 2 26 13 0J D Q Z J K 根据道路的等级、沿线自然条件和构造物控制标高,确定路线合适 的标高、各坡段的纵坡度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 具体路段设计 可见纵断面设计图 L- 2。 纵断面设计 原则 , 线形设计应平顺、圆滑、视觉连续 , 保证行驶安全。 、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当、以及填挖平衡。 : , 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12 纵坡设计 要求 《标准》的各项规范。 , 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 , 应避免反复设置反坡段。 、 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 , 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 , 以减少借方和废方 ,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 竖曲线设计 竖曲线是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 , 为了便于行车而设置的一段缓和曲线。 设计时充分结合纵断面设计原则和要求 , 并依据规范的规定合理的选择了半径。 竖曲线元素可见图 34。 《标准》规定 :如 表 3— 1 和表 3— 2。 图 34 竖曲线几何元素 表 3— 1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计算行车速度(km/h) 视距要求 缓和冲击 《标准》规定值 Lmin=V2w/(m) 极限最小半径Rmin(m) 一般最小半径值 (m)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100 6450 2780 6500 10000 85 (1)根据设计得知 : 1 21 0 . 9 % ( 2 . 0 7 % ) 2 . 1 6。东深高速公路k23500~k27000段施工图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