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风机安全规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 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应用干砂灭火。 16 扑救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 (如电 缆着火等 )时,扑救人员应使用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使用砂轮研磨时应戴防护眼镜或装设防护玻璃,用砂轮磨工具时应使火星向下,不准用砂轮的侧面研磨。 电气工具和用具应由专人保管,每六个月须由电气试验单位进行定期检查。 使用时应按有关规定接好漏电保护器和接地线。 发电厂油区的一切电气设施均应为防爆型,电力线路必须是暗线或电缆,不准有架空线。 油区周围必须设置围墙,其高度不低于 2m ,并挂有严禁烟火等明显的警告标示牌。 检修行灯电压不准超过 36V。 化验人员应穿工作服,化验室应有自来水,通风设备,消防器材,急救箱,急 救酸碱伤害时中和用的溶液以及毛巾肥皂等物品。 禁止使用没有标签的药品。 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高度不准超过烧杯的三分之二。 配制稀酸时,禁止将水倒入酸内。 焊工应穿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口袋须有遮盖,脚面应有鞋罩,以免焊接时被烧伤。 在风力超过 5 级时禁止露天进行焊接或气割。 电焊工作所用的导线,必须使用绝缘良好的皮线。 连接到电焊钳上的一端至少有 5m 为绝缘软导线。 储存气瓶的仓库内不准有取暖设备。 仓库内应设架子,使气瓶垂直立放,空的气瓶可以平放堆叠,但每一层都应垫有木制或金属制的型板,堆 叠高度不准超过。 氧气瓶应涂天蓝色,用黑颜色标明“氧气”字样; 乙炔气瓶应涂白色,并用红色标明“乙炔”字样; 氮气瓶应涂黑色,并用黄色标明“氮气”字样; 二氧化碳气瓶应涂铝白色并用黑色标明“二氧化碳”字样。 在工作地点,最多只许有两个氧气瓶。 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 8m。 严禁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 17 凡在离地面 2m 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 时必须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在使用前 应进行检查,并应定期 (每隔 6 个月 )进行静荷重试验;试验荷重为 225kg, 试验时间为 5min。 高处作业应一律使用工具袋。 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拴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以防止从高空坠落发生事故。 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要用绳系牢后往下或往上吊送,以免打伤下方工作人员或击毁脚手架。 脚手板和脚手架相互间应连接牢固。 脚手板的两头均应放在横杆上,固定牢固。 脚手板不准在跨度间有接头。 梯子的支柱须能承受工作人员携带工具攀登时的总重量。 梯子的横木须嵌在支柱上,不准使用钉子钉成的梯子。 梯阶的距离不应大于 40cm。 人在梯子上时禁止移动梯子。 起重搬运时只能由一人指挥,挥人员应由经专业技术培训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担任。 环绳及绳索必须经过 倍容许工作荷重的静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丝绳在切断前每边需要扎结的道数:麻心钢丝绳, 3 道;钢心钢丝绳, 4 道。 在操作盘、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还必须设有事故照明。 电缆及管道不应敷设在经常有人通行的地板上,以免妨碍通行。 地板上临时放有容易使人绊跌的物件 (如钢丝绳等 )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 生产厂房及仓库应备有必要的消防设备,消防设备应定期检查和试 验,保证随时可用。 不准将消防工具移作它用。 生产厂房内外的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闭。 清除钻床钻孔内金属碎屑时,必须先停止钻头的转动。 不准用手直接清除铁屑,使用钻床不准戴手套。 使用电气工具时,不准提着电气工具的导线或转动部分。 油区内一切电气设备的维修都必须停电进行。 在卸油中,如油区上空遇雷击或附近发生火警,应立即停止卸油作业。 不准把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其他容易互相起反应的化学药品,储放在相邻 18 近的地方。 化验药品的使用和报废,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酸、碱罐的玻璃液位管,应装金属防护罩。 氩弧焊所用的铈、钍、钨极应放在铅制盒内。 在坝顶、陡坡、屋顶、悬崖、杆塔、吊桥以及其他危险的边沿进行工作,临空一面应装设安全网或防护栏杆,否则工作人员须使用安全带。 在工作过程中,不准随意改变脚手架的结构,有必要时,必须经过技术负责人员的同意。 上面有人工作的脚手架,禁止移动。 悬吊式脚手架或吊篮应经过设计和验收。 悬吊式脚手架和吊篮所用的钢丝绳及大绳的直径,应根据计算决定。 吊物的安全系数不小于 6 ,吊人的安全系数不小于 14。 斜道坡度如大于 1 比 3 ,板面应架成台阶 ,每阶的高度以 15cm 为宜。 斜道的宽度,如系单方向通行,不应小于 1m ,如系双向通行不应小于。 靠在管子上使用的梯子,其上端须有挂钩或用绳索缚住。 软梯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 10。 软梯应挂在可靠的支持物上。 在准备拆除脚手架的周围设围栏,并在通向拆除地区的路口悬挂警告牌。 拆除高层脚手架时应设专人监护。 在脚手架拆除区域内,禁止与该项工作无关的人员逗留。 禁止将千斤顶放在长期无人照料的荷重下面。 禁止在起重机吊着的重物下边停留或通过。 每个装有药品的瓶子上均应贴上明显的标签,并分类存放。 严禁采用挖 空底脚的方法挖掘土石,防止坍塌事故。 在基坑、井坑、地槽边缘堆置土方时,且堆置土方的高度不准超过。 生产厂房及仓库应备有必要的消防设备例如消防栓水龙带灭火器砂箱石棉布和其他消防工具等消防设备应定期检查和试验,保证随时可用。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 对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发电机电动机等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 1211 灭火器灭火; 对油开关变压器 (已隔绝电源 )可使用干式灭火器、 1211 灭火器等灭火,不 19 能扑灭时再用泡沫式灭火器灭火,不得已时可用干砂灭火 ; 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应用干砂灭火。 用凿子凿坚硬或脆性物体时 (如生铁生铜水泥等 ) 须戴防护眼镜,必要时装设安全遮栏以防碎片打伤旁人。 使用电钻等电气工具时须戴绝缘手套。 不熟悉风动工具使用方法和修理方法的工作人员不准擅自使用或修理风动工具。 风动工具的锤子、钻头等工作部件应安装牢固,以防在工作时脱落,工作部件停止转动前不准拆换。 喷灯的加油放油以及拆卸喷火嘴或其他零件等工作必须待喷火嘴冷却泄压后再进行。 运行班长必须在得到值长许可并做好安全措施之后才可允许检修人员进行工作。 所有转动机械在开始检修工作前, 检修工作负责人应按要求检查防止转动的措施。 在沟道或井下进行工作时,地面上须有一人担任监护,进入沟道或井下的工作人员须戴安全帽,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的绳子应绑在地面牢固物体上由监护人经常监视。 浓酸倾撒在室内时,应先用碱中和,再用水冲洗或先用泥土吸收扫除后再用水冲洗。 开启苛性碱桶及溶解苛性碱均须戴橡胶手套、口罩和眼镜并使用专用工具。 当浓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以 %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当强碱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 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 1%的醋酸清 洗皮肤,经过上述紧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务所急救。 当浓酸溅到衣服上时应先用水冲洗,然后用 2%稀碱液中和最后再用水清洗。 氯气室屋顶应设有足够的淋水设施 (水门应装在室外 )和排气风扇,加液氯工作应由两人进行。 在用酒精擦洗加氯机零件时应严禁烟火。 加氯机检修工作结束后应由专人对所有接头逐个检查,防止漏装错装并用 20 氨水检漏。 水银仪表修理场所的墙壁须涂刷油漆,油漆的高度应占墙壁高度的 2/3。 在潮湿地方进行电焊工作焊工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穿橡胶绝缘鞋。 固定或移动的电焊机的外壳以及工作台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电焊工在 合上或拉开电源刀闸时应戴干燥的手套,另一只手不得按在电焊机的外壳上。 电焊工更换焊条时必须戴电焊手套以防触电。 储存气瓶仓库周围 10m 距离以内不准堆置可燃物品,不准进行锻造焊接等明火工作,也不准吸烟。 扑灭电石火灾应用干砂和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准用水灭火。 乙炔发生器距离明火及焊接工作场所至少 10m 发生器附近严禁吸烟以免发生爆炸。 氧气瓶内的压力降到 不准再使用,用过的瓶上应写明空瓶。 焊枪在点火前应检查其连接处的严密性及其嘴子有无堵塞现象。 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 作高度超过 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脚手架接近带电体时应做好防止触电的措施。 当移动脚手架时脚手架上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下来,上面有人工作的脚手架禁止移动。 悬吊式脚手架或吊篮每天使用前应由工作负责人进行挂钩并对一切绳索进行检查。 人字梯须具有坚固的绞链和限制开度的拉链。 在软梯上只准一个人工作,在软梯上工作的人员衣着必须灵便,并应使用安全带,戴安全帽,带工具袋。 用来专作固定安全带的绳索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每六个月作一次定期试验,是以静荷重 225kg 悬吊 5min 如有损坏或变 形则不许使用。 起重机械只限于熟悉使用方法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的人员使用。 起重机械和起重工具的工作负荷不准超过铭牌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如必须超铭牌使用时,应经过计算和试验并经厂 (局 )主管生产的领导 (总工程师 )批准。 21 一切重大物件的起重搬运工作须由有经验的专人负责领导进行,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熟悉起重搬运方案和安全措施。 各式起重机的齿轮转轴对轮等露出的转动部分均应安设保护装置。 电动起重机的金属结构以及所有电气设备的外壳均应可靠地予以接地。 汽车和畜力车必须严格执行公安部门制定的交通规则,司机必须有驾驶执照, 非驾驶人员一律不准开车。 在楼板和结构上打孔或在规定地点以外安装起重滑车或堆放重物等必须事先经过本单位有关技术部门的审核,许可规定放置重物及安装滑车的地点应标以明显的标记,标出界限和荷重限度。 2 附录 紧急救护法 紧急救护法 M1 通则 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的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救治。 急救成功的关键是动作快,操作正确。 任何拖延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 ,防止伤情恶化。 发现伤员意识不清、瞳孔扩大无反应、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 心脏停止跳动后,只有分秒必争地迅速抢救,救活的可能才较大。 现场工作人员都应定期接受培训,学会紧急救护法,会正确解脱电源,会心肺复苏法,会止血、会包扎,会转移搬运伤员,会处理急救外伤或中毒等。 生产现场和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M2 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一经明确心跳 、呼吸停止的,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 与医务人员接替时,应提醒医务人员在触电者转移到医院的过程中不得间断抢救。 迅速脱离电源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 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 一部分带电设备的所有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开。 在脱离电源过程中,救护人员也要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 低压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断开电源。 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或墙壁开关等只控制一根线的开关,有可能因安装问题只能切断中性线而没有断开电源的相线。 ( 2)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头),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 ( 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皮带、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 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 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