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分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格的。 (重点。 ) P156★★★ 1)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卖。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 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 pp = K + p。 其中 pp 表示生产价格, K表示生产成本, p表示平均利润; 2)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 在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只 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在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 3)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4)资本有机构成不同 —— 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 —— 竞争(部门内和部门间) —— 部门内同一类商品形成统一的社会价值,部门间资本转移 —— P’平均利润的形成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的本质是什么。 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其中商业利润的本质是重点。 ) 1)商业利润 P158★★ ① 商业利润是指商业资本家经营商业获得的利润; ② 商业利 润的本质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 体现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 ③ 商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是:产业资本家把商品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进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 2)借贷利息 P159★★ ① 借贷利息的本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② 借贷利息的形 成过程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采取了借贷利息的形式;另一部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 3)地租 P161 含义: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地租形式,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 ① 绝对地租的本质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体现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关系;级差地租 的本质是超额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② 不同地租的形成有所不同: ⑴ 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是极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按照不同极差地租形成的条件不同, 级差地租 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 II 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 I 是级差地租 II 的基础; ⑵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而农业中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自由转移,从而使农产品价值不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而是按高于社会生产价 格的价值出售,这部分超额利润就形成了绝对地租。 ⑶ 特殊状况: 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超过工业部门的条件下,地租的形成会有所不同。 它或者是来自对农业利润和农业工人工资的扣除,或者是来自农产品市场的垄断价格。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 P153( 00 年简答, 10分) ① 定义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 m’ =m/v。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p’ =m/c+v。 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m’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② 不同的范畴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主要体现在: ⑴ 两者表示关系不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