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旅游度假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面积 平方公里,沿河有小型水库 10座。 漳河城区段从柏山碣至倩村碣全长 2500米,宽度 2570米不等。 黟县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县年平均径流量 万立方米,其中城区为 3129 万立方米。 地下水主要由雨水补给,城区盆地地层为强风化花岗岩,含水层厚仅 米。 全县现有中、小型水库 240座,东方红水库最大,蓄水量为 2950 万立方米。 建址地下水为上层滞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表山泉水补给,对砼天腐蚀作用。 气象条件 本项目区域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爽冬寒,春秋季短,冬夏季长,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21 年平均气温 1517℃ 一月份最低平均气温 34℃ 极端最低气温 13℃ 七月份最高平均气温 2728℃ 极端最 高气温 4041℃ 平均无霜期 235天 年平均气压 1014毫巴 最低气压(夏季) 994毫巴 最高气压(冬季) 1056毫巴 年平均相对湿度 70% 年最大降雨量 2460mm 年最小降雨量 1400mm 年平均降雨量 2019mm 日最大降雨量 320mm 最大积雪厚度 常年主导风向 西南风 交通条件 西递镇位于黟县东南部,黟黄公路从建址前通过,交通便捷,距黟县县城 7 公里,距黄山火车站(位于黄山市政府所在地屯溪) 50公里,距黄山机场 50公里,距杭州 200余公里,距黄山南大门 43公里。 随着徽杭(黄山 — 杭州)、合黄(合肥 — 黄山)、黄景(黄山 — 景德镇) 22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通车,入境旅游更加便捷,与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南昌、合肥等主要客源中心城市公路车程均在 4 小时以内。 长 江三角洲和沿海发达地区及海外游客现正以 20%年增幅上升。 社会经济状况 2020 年黟县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财政收入 4816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2218元, 2020年一、二、三产比重为 ::. 黟县农业以粮油种植为主,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蚕桑、果蔬、木竹三大特色产业,成为黟县的优势产品,在省内小有名气。 此外,名优茶和深冲高产高效茶园、泗溪的香榧、柯村的皖南花猪也已名扬省内外,正逐步形成黟县的名优茶、经果林和皖南花猪保种基地。 工业主要有丝织、食品、机电、玩具、旅游 工艺品、木竹六大支柱产业,主要的工业产品有白厂丝、糖水板栗、箬叶、薇菜干、捻线、旅游商品、轴承、长毛绒玩具、高性能磁材、小型茶机、竹胶板、精制植物油等。 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全省都具有很高知名度的企业;如桃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其糖水板栗产量在全国同行中名列第一,产品 95%以上出口海外;华盛丝绸集团的白厂丝加工量名列全省第二,捻线加工量名列全省第一;金星工艺厂、旅游产品开发中心为全国旅游商品定点企业。 黟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西递、宏村为徽文化之精品。 旅游产业的主体地位在不断增强, 2020年旅游接待 人次, 2020年接待 万人次, 2020 年接待 万人次,直接收入分别为 1700 万元, 万元和 万元和 万元。 成为居黄山风景区之后的全省第二旅 23 游景区。 场址所在的西递镇辖 7 个村, 53个村民组,共有人口 7327 人(至 2020年底),耕地面积 5672 亩,桑园 6753 亩,山场面积 98990 亩,其中有林面积 82750 亩,森林覆盖率达 71%。 当地教育文化发达,学龄儿童入学率 100%。 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始建于 1047 年,已有 950余年历史。 西递古村落的整体布局、环境建筑风格 等方面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古朴风貌。 现有1419世纪祠堂 3 幢、牌坊 1 座,古民居 300幢。 公共设施条件 ( 1)供电 10KV 高压线路在场址附近通过,本项目自建变配电站,安装 800KVA变压器 2 台,以满足本项目用电需要。 ( 2)供水 本项目用水由黟县自来水厂供给,水质优,水量能满足本项目需要。 黟县自来水厂供水主管在本项目建址附近通过。 ( 3)排水 场区内辅设排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无名小溪,各类生活污水经地埋式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排放。 ( 4)空调及供热 本项目设置 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夏天制冷,同时回收废热、加热洗浴用水。 冬天利用蓄热电锅炉供暖。 24 5. 建筑方案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 1)以“桃花源里人家”为设计目的,营造一个现代“桃花源”香溪谷旅游度假村。 ( 2)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体察“人的场所”之多元性要求,追求“布局合理、用地经济、设施完备、生活方便、便于管理、环境优美”的设计效果,通过多样化的场景、绿化、满足居民健身、交往、娱乐等不同的日常生活的要求,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底蕴的现代高 级酒店。 ( 3)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生活品质作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 4)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尽可能动态整合所有要素,结合土地状况,依据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进行合理调整,尽可能避免不良因素,强化最佳特点。 ( 5)以“夹溪筑屋”为择地特点,以环境为基础,以景观为导向,以水为背景,强调“水”与居民生活活动的融合,将酒店与环境、景观、水溪融为一体。 ( 6)沿袭地方文化,体现现代文明,创造内函丰富的徽州文化环 境。 ( 7)建筑风格上采用中式与徽派结合的手法,以粉墙、黛瓦、马头墙 25 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点,以高宅、深巷、大厅为居家特点。 ( 8)以人的休闲、度假行为作为中心事件,试图通过对酒店空间的组织,酒店周围环境的塑造,来探讨适合容纳各种不同人群的各种休闲度假娱乐事件的综合空间,营造既温馨、浪漫、又优雅迷人的度假酒店氛围。 ( 9)保护环境,作好绿化、生态,做到“三同时”。 ( 10)本项目建筑按四星级饭店标准建设和装修。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 本项目地处黄山市黟县 西递村株林下的香溪谷,占地 20亩,地势平坦,其形状为不等腰梯形,南宽北窄。 该项目由 6 个功能区组成。 ( 1)入口广场区,入口广场区位于本项目场区的南端,南临黟黄公路。 占地 2500 平方米,酒店后退道路红线 47m,可减少建筑对山体环境及道路的影响。 广场既作为度假村人流的集散空间,又结合酒店入口牌坊、酒店门厅、山庄旗杆、卧碑、停车位、绿地及水系,可形成山庄的入口广场景观,铺地采用仿石地砖。 ( 2)酒店区,酒店区由 A 楼、 B 楼、 C 楼、 D 楼四个单体建筑通过连廊组成一整体,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布置在场区的中 部,并沿山坳中小溪的西侧向北依次排列。 a) A 楼为酒店主楼,内设大堂、超市、银行、商务中心、西餐咖啡厅、 26 茶吧、美容美发、足浴、酒店网吧、办公室、客房、会议室等,面积为 平方米(含夹层)。 b)B 楼为餐饮中心楼,内设大餐厅,厨房、豪华包厢、普通包厢、会议室,贵宾休息厅等,面积为。 c)C 楼为客房楼,内设标准客房 115 间, 2 间式套房 16 套, 3 间式豪华套房 3 套,建筑面积。 d)D 楼为客房楼,内设标准客房 101 间, 2 间式套房 7 套,建筑面积。 酒 店建筑前后地形高差近 3 米,设计中将酒店分成五个平台,用坡道相连,方便客房服务。 结合水系改道东侧绕酒店从门厅下穿过,在咖啡厅及超市东侧设置亲水水质平台,摆设露天咖啡茶座。 厨房从西侧设单独车辆运输通道。 ( 3)休闲娱乐会所, F 楼为休闲娱乐会所、建筑面积 2968 平方米,位于本项目场地北端。 会所作为酒店及山庄的服务用房,功能尽可能布置齐全,会所设有桑拿、按摩、浴脚中心、健身房、 KTV 包厢、大型演艺吧等。 会所建筑层数 3 层,局部 4 层。 ( 4)办公区, E 楼为办公楼,布置在休闲会所区与酒店区中间,便于服务人员服务。 并使动 力设备靠近负荷中心,缩短运输管线。 建筑面积 2410平方米,内设动力用房,办公用房,工作人员宿舍。 道路、绿化及水系 本项目场区的东侧为小溪和主干道。 充分利用山坳中小溪,结合道路 27 进行整治,形成宽窄不一的水面效果,并将小溪岸坝采用石料及草皮铺设,增添自然气息,并在多处地方砌筑拦水坝,抬高水位。 山庄主要道路宽度6m,次要道路宽 4m。 全场地进行绿化,绿化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 40%。 本项目道路设计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布局原则。 场区的东侧为主干道,作为车流通道,场区的西侧小道为次干道,作为消防及人流通道。 出入口 本项目设有两个出入口,布置在场区东西南端,面临黟黄公路,主出入口布置在酒店东方,作为游客及车辆大门。 次出入口布置酒店西侧,作为消防及工作人员出入口。 建筑方案 建筑方案描述 ( 1)建筑艺术与风格 建筑的形式美首先体现在对内部空间的合理组织上,也蕴含于完美比例的推敲和细部的雕琢上,各类建筑均力求在此三个方面达到完美的结合。 从当地特有的徽派建筑中提取典型的建筑语汇和符号。 在典雅的比例,装饰物品,色彩的控制,屋顶的尺度中创造一种基本的建筑意象。 整体造型力求简洁统一,含蓄而 不张扬。 努力把建筑风格与徽文化结合起来。 创造一种真正富有感染力的建筑形象。 设计采用中式别墅与徽派建筑相结合,互为补充,互相融合的设计手 28 法,把中式别墅内敛的院落式布局要素与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马头墙相揉合,形成乍新还旧的独具特色的新风格。 设计的酒店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昂首云天,起伏交错;墙线错落有致,粉墙青瓦,鳞次栉比,色彩典雅大方。 在装饰方面,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 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使建筑保持独有艺术风采。 度假村整体建筑风格为徽派建筑形式,着重处理好酒店主楼的建筑立面效果。 将西递古村落最精华的敬爱堂及秀楼建筑形式移植于酒店建筑正立面;结合水池孤线,用弧形的马头墙,创造出特有的、活泼的平面弧形马头墙,将徽派建筑传统继承发扬光大,展现在每位游客眼中。 建筑特征与结构 酒店地处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古村落”,是集旅游度假、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涉外四星级度假酒店。 本项目有六座单体建筑,通过连廊组成一整体。 A 楼:钢混结构,三层建筑,为酒店主楼; B 楼:框混结构,三层建筑,为餐饮会议中心楼; C 楼: 框混结构,五层建筑,为客房楼; D 楼:框混结构,五层建筑,为客房楼; E 楼:框混结构,四层建筑,为办公楼,底层为动力间; F 楼:框混结构,三层建筑,为休闲会所; 29 建筑装饰:整个建筑按四星级宾馆标准装饰。 铝合金窗、高级木门,吊顶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室内古建式装饰, A 楼一层地面贴高档大理石,墙面乳胶漆,大门为高级大理石贴面,大堂柱面为高级木雕装饰;二、三层和夹层地面铺地毯,墙面贴墙纸, B 楼一层大餐厅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古式装饰、地面铺地毯,操作间、厨房瓷砖贴面,不锈钢吊顶,二层、三层均为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 墙面贴墙纸、古建式装饰、铺地毯;C、 D 楼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墙面贴墙纸、室内古建式装饰,铺地毯。 F 楼为休闲会所楼,均为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墙面乳胶漆,古建式装饰,地板砖铺地。 E 楼为办公楼,二、三、四层楼均为铝合金窗,木门、墙面乳胶漆、地板砖铺地。 (构)筑物工程表 表 51 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面积( m2) 层数 结构类型 层 高( m) 备注 1 A楼 三 钢混 底层 , 二、三层 ,夹层 不含夹层 735m2 2 B楼 三 框混 ,二层 3 C楼 五 框混 4 D楼 五 框混 5 E楼 2410 四 框混 底层 4层 6 F楼 2968 三 框混 底层 4层 小计 主要设备 30 表 52 主要设备明细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用电量 ( KW) 用水量 ( t/h) 用汽量 ( t/h) 单价 (万元 ) 总额 (万元 ) 备注 一 中央空调及电锅炉系统均采用环保蓄能产品 1 基载风冷热泵 机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