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口区城市总体规划补充规划说明(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98 年,旅顺口区辖区内有五个街道、一个开发区,八个镇,两个国营农场, 97 个行政村,全区总人口 万人,城市化水平 %。 旅顺口区现有 7 个镇,小城镇遍布全区,已形成以旅顺口区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的城乡一体化网络。 龙王塘街道远离城区 公里,其间崇山峻岭,城区基础设施所够不及,因此,可做为一个独立小城镇 考虑。 旅顺口区小城镇发展基础好,特点突出。 其中三涧堡、龙头、长城等镇已成为工业镇和高效农业镇;龙王塘、北海、江西、双岛已发展成水产、旅游镇。 小城镇经济占全区总产值 80%以上,成为旅顺口区经济主要增长点。 二、存在问题 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不完善,整个体系缺乏次级中心,削弱了城区中心对腹地的辐射和扶持作用。 水资源贫乏,区内地下水开采资源量约 1286 万吨 /年,现实际开采程度达 112%,超量开采导致沿海海水严重倒灌。 城市水源不足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结构布局不平衡,造成北部山区城镇数量少、规模小 ,经济实力薄弱。 区内小型企业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 三产发展比重不合理,第二产业偏高,第三产业十分弱,反映出区内产业调整优化还有相当潜力。 三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化水平预测 根据人口发展预测结果,到 2020 年旅顺口区总人口发展到 25 万人,其中暂住人口 3 万人,常住人口 22 万人。 常住人口中城镇非农人口 1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 55%; 2020 年,旅顺口区总人口达到 万人,其中暂住人口 万人,常住人口 25 万人。 常住人口中城镇非农人口 万人,预测城市化水平在 70%左右。 城市体系规划布局 旅顺城镇体系发展模式:旅顺口城区――核心镇――城镇的三级梯状结构模式,以城区为中心,核心镇(三涧堡镇)为承接点形成繁荣的经济、信息、文化交流网络,实现城乡一体化。 旅顺口区城镇体系规划一览表 表 4 序号 城镇名称 规划人口(万人 ) 规划城镇性质 地域功能 1 龙王塘镇 水产、旅游、度假 水产加工、海滨旅游、度假 2 三涧堡镇 高效农业、建材加工 都市农业、建材加工基地 3 长城镇 工业、高效农业 乡镇工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区 4 龙头镇 高效农业 农产品加工区 5 双岛镇 水产、旅游 水产加工、海滨旅游度假 6 北海镇 水产、旅游 水产加工、旅游、度假 注:龙王塘镇于 1999 年末划转为街道,由于其远离旅顺城区,城 旅顺口区总体规划补充规划 说明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 第 10 页 市基础设施难于涉及,故在规划中仍以小城镇存在。 第七章 新城区用地评价 用地评价是在调查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基础上,按照规划与建设的需要,以及整备用地在工程技术上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的环境条件进行质量评价,以确定用地适用程度。 通过用地的评定,将为城市用地选择与用地组织提供科学依据。 规划区地处两条山脉之间,周边地区坡度较陡,高 差变化大。 针对本区的自然地形特征,在用地评价上,从高程和坡度两个方面着手,对整个地区进行综合评定。 在对高程的评定标准上,考虑城市用地选择应尽可能满足城市各项设施的经济、合理性,以及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确定以高程 70 米等高线为界, 70 米以下为宜建区, 70 米以上为不宜建设区。 另外,在山区,地面坡度的大小往往影响着土地的使用,因此,坡度也是用地评定的主要因素。 一般按适用程度划分为﹤10%, 10%25%,﹥ 25%三类。 综合上述因素,根据规划与建设的需要,我们把整个规划用地分成了三类: 一类用地:是指 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本次规划此类用地面积为 平方公里。 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 本次规划此类用地面积为 平方公里。 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一般工程技术绝对难建的用地,所谓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是指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做建设的用地。 本规划此类用地面积为 平方公里。 第八章 用地规划布局 一、居住用 地规划 (一 )现状 规划区范围内的现状居住用地主要为居民点用地,共涉及水师营街道、龙头镇、龙王塘街道的 9 个村庄,用地面积 公顷。 (二 )规划原则 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前提下,根据人口发展规模和人口分布原则,合理安排居住用地。 结合老城区风貌与环境保护,贯彻“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思想,创造有文化内涵和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现代居住区。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遵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三 )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改善居住环境,超过同期大连市 平均水平,达到富裕型小康标准,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 平方米。 旅顺口区总体规划补充规划 说明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 第 11 页 远期目标:新城区总体居住水平达到同期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 平方米。 (四 )布局结构 根据新城区内地形、地貌及现状发展特点,规划居住用地将以居住区为主、居住小区为辅的布局结构,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 公顷,占总用地 %。 规划远期将形成一个居住中心和四个居住组团。 即行政办公区居住中心,五间房居住组团、小孤山居住组团、郭家沟居住组团和盐场新村居住组团。 住宅建设分类 根据规划住宅等级,将住 宅建设分为以下几类:度假别墅、高级多层住宅和一般多层住宅。 ( 1)行政办公区居住中心以建设小高层住宅和 4~7 层住宅为主,主要是住宅开发及安置小南村、三八里村和大八里村的部分居民,还有由老城区、外市区迁入的居民。 ( 2)五间房居住组团和小孤山居住组团以一般多层住宅为主,层数为 4~7 层。 五间房居住组团除安排本村居民外,还安置因开发高科技园而被占用宅基地的邻村居民。 小孤山居住组团除安排本村居民外,还安排因建设学苑区被占地而动迁的居民,以及为学苑区的部分教职员工提供居住用地。 ( 3)郭家沟居住组团以度假别墅为主、高 级多层住宅为辅,别墅区层数为 23 层,多层住宅层数为 46 层,主要安置当地居民和为来此旅游度假的游客提供住宿。 ( 4)盐场新村居住组团以高级多层住宅为主,层数为 46 层,主要安排本地区居民和学苑区的部分教职员工。 (五 )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生态型花园式的生活社区,同时要体现新城区本土特色,保护其历史风貌。 二、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为保证新城区各项公共设施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 ,在规划过程中 ,应遵守以下原则: ( 1)远期控制与近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 2)整体服务与单体效益相结合的 原则。 ( 3)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新城区内的公共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业、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医疗卫生和教育科研等六类用地,总用地面积为 公顷,占总用地 %。 (一 )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在龙引泉公园的北侧建设新的区行政办公中心,占地面积为 公顷(不含市民广场及绿化广场)。 行政办公中心的机构进驻以区委、区政府、人大、政协、公、检、法等主要委办局为主。 一些特殊职能部门,如工商、税务、物价、土地管理等职能部门可以分布在周边 旅顺口区总体规划补充规划 说明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 第 12 页 地块。 结合行政办公中心设置市民文 化广场,供文化活动、消夏晚会和其他演出活动使用,要求形式美观,与周边环境协调,成为新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 )商业金融业用地 商业金融业的建设要以大型化、群体化、法制化和功能多样化为原则,重点建设有一定辐射能力的生活资料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商业金融包括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该项用地面积为 公顷。 区级商业中心 规划行政办公中心及其周边地区是新城区政治、金融、商业中心,是新城区今后开发的主导方向。 目前这一 地区没有商业金融设施,规划在行政办公中心的东北部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区级零售批发商业贸易中心,内设置大型综合性的公共建筑。 在七号路与十号街交叉口的西南角,设一农贸批发市场。 至 2020 年,这一地区将成为旅顺口区最大、最完善、最具吸引力的区级公共中心。 学苑区生活服务设施 由于学苑区的开发建设,其配套的服务设施不可缺少。 规划在学苑区的中东部设置主要为学生服务、也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中心,内设有银行、保险、商场、宾馆、餐饮、咨询机构等用地。 旅游商贸中心 在郭水路东段利用海岸线结合塔河湾浴场,布置塔河湾旅 游度假区,在度假区内设置大中型饭店、酒店及其它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形成新城区旅游商贸中心,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为旅顺口区的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 )文化娱乐用地 为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抓好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规划文化娱乐设施用地面积为 公顷。 在行政办公中心东侧设置文化娱乐中心,用地面积为 公顷,内设有图书馆、科技馆、文化活动站、影剧院等用地,其中图书馆规模约 5000 平方米,影剧院规模约 5000 平方米。 在十六 号街西侧结合东鸡冠山风景区布置部分文化娱乐设施,内设置游乐场、俱乐部、健身房等项目,以满足游客及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四 )体育体育中心用地 为促进新城区体育运动事业的健康发展,规划在新城区内设置一块体育用地,面积为 公顷。 该块体育用地位于文化娱乐中心东侧,主要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各类球场馆等用地,以此形成新城区的体育中心,在体育场内设置 400 米的标准跑道。 旅顺口区总体规划补充规划 说明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 第 13 页 盐场新村东侧的体育用地为高尔夫球场,主要为旅游渡假服务。 (五 )医疗卫生用地 在医疗机构建设上坚持以内涵为主的发展原则,真正 实现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水平和综合效益。 规划在四号街与七号路交叉口的西北角设置一所综合性医院,用地面积为 公顷,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床位 300 床。 根据其相应的职能,开展临床教学、科研和新技术推广,使之成为医、教、研等技术指导中心。 (六 )教育科研用地 本规划区的教育科研主要是高等学校用地,即学苑区。 新城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的交通条件、美丽的海滨风光,她吸引众高校来旅顺投资办学,如能抓住机遇,吸引国内名牌高校到新城区办分校,推动新城区高教事业的发展,既可增加旅游 吸引力,又可促进地方三产服务业的发展。 目前共有三所大学准备迁入学苑区,一所为大连医科大学,另一所为大连外国语学院,还有一所待定,该项用地面积为 公顷。 三、工业用地规划 (一 )现状 新城区用地范围内现有企业 45 家。 占地为 公顷。 其产业结构主要是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经济,行业类别大部分是水产加工、捕捞、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纺织加工等,该区内工业年产值超过 800万元的企业有十余家,各企业分散在各村内。 按 2020 年统计,水师营街道、龙王塘街道、龙头镇的乡镇工业总产值达到 8 亿元左右。 (二 )存 在问题 工业企业中,由于小企业居多,大多零散分布,土地利用率不高,缺乏合理的规划布局。 多数企业规模小,生产组织程度和专业化协作程度低,没有形成生产规模,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不高。 现有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自我积累能力低、消耗高、产出低、效益差,使得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不高。 (三 )规划原则 新城区工业发展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高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益,实现工业生产新的飞跃。 规划中坚持以下几大原则: 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逐步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 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发展重点行业,对影响工业格局的新经济增长点项目要予以倾斜性扶持。 开拓国内外大市场,大力兴办“三资”企业,搞好国内外企业的横向联合,实现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 (四 )规划目标 旅顺口区总体规划补充规划 说明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 第 14 页 依托大连,从旅顺实际情况出发,争取到规划期末,基本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工业结构软性化和工业产品国际化。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临港产业和旅游产品加工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五 )用地规模 规划范围内现状工业用地为 公顷,规划到 2020 年为 公顷。 其中高科技产业用地 公顷,结合学苑区的用地布 局 ,安排在学苑区的西北部。 主要规划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无污染的工业企业,如电子工业、信息产业等用地。 在高科技园区内设置为其服务的物流园区,所以,在规划范围内不再另设仓储用地。 规划在铁路以西、旅顺中路以东的地块内布置工业园区,将新城区内需要搬迁的部分企业安排在该地块内;把学苑区动迁的企业安排在学苑区北部的二个地块内。 另外,结合海岸线在学苑区南部东侧布置一块以海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一类工业,占地面积为 公顷。 四、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市政设施用地面积为 公顷。 现状白玉变电所保留。 规 划在二十号街与十九号路交叉口的东北角设置一所二次变电所;在狮虎园西侧规划一座占地 公顷的一污水处理厂;在行政办公区居住中心、五间房居住组团、小孤山居住组团和郭家沟居住组团内各设一座锅炉房。 另外,在规划区外旅顺北路北段处设一座三级消防站 ,新城区内部就不再另设。 远期将位于水师营城区的旅顺口区液化气供应站改建为燃气厂。 新城区规划用地汇总表 表 5 序号 类别名称 面积(万m2) 比例( %) 1 总规划用地 0 100 2 城市建设用地 0 3 发展备用地 4 水域和其他用地 其 中 水域 林地 园地 备注: 2020 年现状人口 万人 2020 年规划人口 9 万人 旅顺口区总体规划补充规划 说明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 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