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阳国际旅游城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建设用地结构松散,公建用地布局分散。 ( 3)居民住宅布局紧凑但杂乱,道路分级不清。 ( 4)村庄内部无绿化,公共绿地建设落后,缺少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和绿化,人居环境差。 ( 5)缺乏市政设施配套,文体娱乐设施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 村庄性质和建设规模 (一)村庄性质 根据南丁村地理位置、主导产业和综合条件分析,本次规划确定南丁村是以居住和商贸为主的镇区村。 (二)村庄规模 13 ( 1)人口规模 2020 年底南丁村共有 3383 人,近几年来,村庄人口增长变化比较稳定,规划人口增长率按 %计算,规划到 2020 年本村人口约为 人,为村庄远期需要安置的居民。 ( 2)用地规模 为节约建设用地、保护农田,规划建设多、进行生态家园规划,改善居住环境,节约土地。 规划建设用地,遵循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先规划建设新区,然后逐步改造旧村。 村庄用地布局 鉴于南丁村建设现状,本次规划本着节约建设用地的原则,综合分析确定南丁村建设规划应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近期在建成区的基础上先在西南角一般农田发开建设住宅小区,缓解住房紧张状况,远期以新农村建设为主。 远期将村庄东部旧村庄复垦或开发其他经济建设用地。 规划原则 ( 1)准确分析用地条件,科学确定村庄用地发展方向; ( 2)正确处理对外交通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合理布局; ( 3)改善村庄景观环境、生态环境及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村庄环境; ( 4)节约土地,合理确定村庄各类用地布局及各项建设用地指标; ( 5)远近期结合, 提出远景设想以确保规划的连续性。 规划结构 14 根据建设现状及规划要求,规划布局结构为“井”字均衡分布各项用地,其中公共绿地为居住核心、新村的绿肺,为整个居住区带来新鲜的活力。 主要用地布局规划 ( 1)村民居住用地规划 居住功能是中心村的核心功能,为提高住宅档次,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景观,规划在南丁村中东部建设高标准住宅小区。 设计本着美观、实用、方便、舒适的原则,注重形式新颖、功能合理、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以求创造美观实用的现代化农村住宅。 ( 2)村庄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中心村具有一定的服务功能,因此需要配备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针对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实际情况,作如下规划: ①行政管理用地:村委会、物业管理和其他管理机构在新村公共设施中心。 ②文体科技用地:规划在公共服务设施中心的南部。 并结合体育场设置居民健身场地,体育场中部可放置一些体育健身器材,形成村庄的综合中心,树立村庄形象,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品位。 ③医疗保健用地:规划在公共设施中心的西南侧设置卫生院一处,配备完善的医疗设施,提高医务水平,加强管理,方便居民就医,满足村民看病就医的需要。 同时,在医疗保健用 地的南侧规划体育健身房,为村民室内体育健身、保健提供一个方便的场所。 15 ④商业金融用地:配套服务商业设施中心设置有综合商业金融服务楼。 布置超市、银行、社会保险、展销厅、蔬菜店等,主要服务于本村和工业区外来打工人口,满足流动人口的餐饮、食宿等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带动全村服务业,增加农民收入。 公共建筑应造型丰富,体现村庄建设的风格及水平。 规划要求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应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既追求村庄景观的整体性,又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创造良好的村庄形象。 ⑤集贸市场用地 主要是为全村集贸活动服务,规划固定摊位、临 时租用。 形成管理方便的市场。 ( 4)道路交通规划 ①现状:现状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道路等级不明确,部分道路路面狭窄,居民出行不便。 ②布局原则:充分利用现状地形条件,结合功能分区,创造便捷的交通环境和完善的道路网络。 ③ 路网结构:规划主次干路形成“三横三纵一环”的路网结构。 ④ 道路等级:规划严格控制道路红线,分期建设,没条件一次建成时先建车行道,其余可做绿化或保留现状。 村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生态绿地、道路绿化,以形成点 — 线 — 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16 ( 1)生态绿地 村庄周边的果园、耕地、林地为村庄天然的生态绿化环境。 ( 2)公共绿地 绿化讲究园林式绿化景观,最求自然,注重趣味,文化味,努力营造形态丰富,亲切生动的绿色健康环境。 ( 3)道路绿化 街道绿化作为绿化的补充,可通过种植乔木、灌木、草皮,形成高低错落、绿树红花相间的街道空间,既能净化空气、乘凉,又能美化环境。 市政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村庄现状给水为集中给水,水源取地下水,水源未经处理直接利用,水质不能保证。 ( 1)用水量标准 居民生活用水标准:采用 120 升 /人 •日。 公共建筑绿化用水标准:取居民生活用水的 50%,为 60 升 /人 •日。 管网漏失量及未预见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 15%计算。 ( 2)用水量预测 远期规划人口 5600 人,供水普及率 100%。 村庄全天用水量为 立方米,平均每小时用水量 立方米。 ( 3)管网布置 17 规划给水管网形式为环状和树状相结合,主管管径为 200~150 毫米,支管为 50~100 毫米。 (二)排水工程规划 村内及周边村庄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与污水按专项规划接市政管网就近排入城市管网。 (三)供电工程规划 ( 1)电源 根据田独镇规划,可满足镇域远期用电需求,不再增设变电站。 ( 2)用电量 预期规划期末,居民生活用电量达到中等水平,人均年用电量标准采用 800KWh/人,则年总用电量为 960KWh/年。 (四)邮政、通信规划 电信 村庄电信线路由市电信局接入,按规划近期村庄要维护现有的线路,保证通讯安全。 远期新村全部使用地下光(电)缆,做到安全可靠,不影响村容。 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系统:建立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实现以电信网为基础以 Inter 为手段的“信息高速路”。 使传统的电信网向智能网转变,实现通信的全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和宽带化。 (五)燃气工程规划 18 以液化石油气、沼气为主要能源。 (六)管线综合规划 平面布置 本次规划共涉及七种管线,分别为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燃气管线、热力管线,全部采用地下管线敷设。 地下工程管线避让原则 ( 1)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 ( 2)可弯曲管线让不可弯曲管线; ( 3)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 4)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抗震减灾规划 村庄内缺少避震疏散地,尤其是居住区,建筑密集道路狭窄不利于疏散减灾。 规划抗震设防标准为 VII 度,主要设施如:电力、通讯、交通、医院等提高一度设防,综合道路、广场、绿化建立疏散场地和通道,尤其绿化用地,严禁侵占。 (1)新农村建设规划作为南丁村实施新农村建设的知道行文件,一经政府批准,就应严格执行,必须按照规划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