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2)狼山港区:外贸综合性港区,是南通市及其腹地内大宗散杂货、集装箱运输的重要港区。 ( 3)通海港区:是南通港 2020 年以后重点开发建设的外贸综合性港区,其发展方向将是以港口为枢纽的物流中心。 ( 4)江海港区:南通市油气品及液体化工港区,同时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 工业类港区 ( 1)如皋港区:为如皋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和工业开发服务,发展精细化工、冶金、船舶修造等产业,同时兼顾油品、液体化工及部分公共货物的仓储运输功能。 ( 2)天生港区:为后方电厂以及港闸开发区临江工 业发展服务。 ( 3)任港港区:主要为船舶修造服务。 ( 4)富民港区: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开发服务,同时兼顾部分公共货物的运输服务。 第 24条 港口建设 港口:充分利用狼山港区、如皋通海任江汇丰码头下游 800米等处已有的深水岸线,加快码头建设。 到 2020 年,新增万吨级泊位 7 座,总数达到 36 座,其中 5 万吨级泊位 11 座,年吞吐量 6000 万吨;到 2020 年,再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 14 座,总数达到 50 座,其中 5 万吨级泊位达到 16 座以上,港口年吞吐量达到 8000 万吨 ~1 亿吨,集装箱吞 吐量达到 150 万标箱。 近期主要建设已批准立项的狼山港区三期工程( 1 座 万吨级集装箱泊位、 1 座 5 万吨级通用泊位、 1 座 7 万吨级散货泊位)、如皋港阳鸿石化码头( 1 座 5 万吨级泊位)、海门港通光光缆专用码头、南通港区四期第一个(任港河口) 5 万吨级通用泊位、华能电厂码头搬迁和姚港油库、燃料公司搬迁等项目;远期主要有南通港区四期第二个 5 万吨级泊位、狼山港区四期、如皋港区海轮泊位(包括泓北沙海轮中转泊位)以及通海港区泊位等项目。 利用南通港形成的重量级泊位集群优势,扩大吞吐量,发展集装箱运输,争取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大 小洋山港的集装箱内支线中转基地。 长江航道及锚地:针对目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连续实施以及进船舶大型化趋势不断增强等情况,争取将长江南通段设标水深由目前的 米提高至 12 米;在实施将南通港海轮临时锚地扩大面积,并改为正式锚地工程的同时,积极争取增设南通港新的海轮锚地(十一圩下游)和大型危险品锚地(华阳液化气码头下游)。 第三节 沿江产业规划 第 25条 工业 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梯度转移的机遇,加快传统产业特别是集中在城区的传统制造业的整合重组,向沿江地区转移,在产业园区实现新的集聚和扩张。 立足沿江现有的淡水资源、岸线资源、土地资源、产业资源和科教资源,加快引进石化、船舶、造纸、冶金等制造业项目,合理布局,创造新的产业优势。 建设电力能源、食品加工、船舶制造、精细化工、现代纺织五大基地,重点发展“八大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 1600~1800 亿元。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10 电力能源工业,建成江苏最大的能源基地。 船舶修造,建成亚洲一流的远洋船舶修造基地。 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含生物制药),建成江苏重要的石化、精细化工基地。 冶金工业,建成全省重要的冶金基地之一。 新材料和造纸产业,建成江苏沿江地区 重要的新材料基地。 食品饲料加工业,建成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中转和仓储基地华东区面粉地。 现代纺织服装业,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纺织服装基地,实现纺织大市场向纺织强市的跨越。 电子信息及高新技术制造业,建成上海、苏南 IT 产业的配套基地之一。 第 26条 现代物流业 把南通建成上海组合港北翼的区域性物流枢纽中心和江苏省重要城市,第三方物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20%的水平,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重降低到 14%以下。 重点建设一个园区(南通港口综合物流园区), 8 个中心(港闸 物流中心、开发区物流中心、如皋港物流中心、洋口港物流中心、吕四港物流中心、兴东机场物流中心、海门叠石桥物流中心和海安物流中心),推进 EDI 信息工程。 第 27条 现代旅游和产业 充分利用沿江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加快特色旅游开发重点推进“一水”(濠河风区)、“两岛”(长青沙、开沙岛和兴隆沙)、“三园”(江海风情园、启东湿地公园、狼山森林公园)、“五山”(狼山风景区)项目建设,构建江海休闲、生态旅游走廊,形成集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和都市旅游为一体的沿江旅游风光带。 利用沿江地区土地肥沃 、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发展优质高效、富有特色的现代农业。 建设100 万亩沿江优质无公害大米、优质小麦、“双低”油菜基地;沿江建设 20 万亩如皋特色园艺基地;建设 30 万亩优质瓜果、出口蔬菜基地;建设以如皋黄鸡、海门山羊为代表的特色畜禽产品基地;建设20 万亩河蟹、河豚、虾类等特种优质水产品养殖基地。 第四节 沿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第 28条 调整区域布局,凸显地区产业特色 南通沿江产业带,西起如皋港,东至启东圆陀角,南濒长江,北依宁启高速公路,面积约 平方公里。 按照最大程度地发挥地域优势和合理配置要 素资源的原则,安排好区域生产力布局。 沿江产业带在地域空间上的布局:突出南通市区在产业主体作用,工地要集中在沿江三区。 主城区沿江以港口、物流仓储、船舶修造业为主;崇川开发区南区以一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东区以化工、纺织业为主;观音山地区以轻纺、织染为主体。 港闸区重点发展钢铁、电力、制造业、精细化工、电子、加工工业等高新技术。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港口、石化、仓储、精细化工、电子等高新技术为主体,重点开发建设出口加工区、长江国际纤维工业园区、电子及模具工业园区、长江国际化学材料工业园区。 如皋市(长江镇)以港口、仓储(原油贮备)、钢铁、化工、加工业及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为主体。 通州开发区以发展电子、轻纺、加工业为主导,沿江着重发展休闲、水上运动、度假、养殖业、观光农业。 海门市(海门市区)以轻纺、机械、化工为主,沿江以工业、高新技术研发、休闲、健身、度假、生态农业开发、养殖业为主体。 启东市(启东市区)重点发展纺织、食品、五金机电、化学医药、电子等产业。 第 29条 合理布局用地功能,促进产业集聚 在产业地区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着力建设以国家级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各类产业园区,逐步形成 布局合理的沿江产业带。 扩大产业发展空间,增加工业用地规模 扩大产业区域范围,在 平方公里范围内结合沿江沿海的资源优势条件进行合理布局,扩大工业、物流业等产业用地面积,从原来规划的 90 平方公里,增加到 200 平方公里,并规划发展用地 60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11 平方公里。 推进各开发区向沿江发展,提升经济极核作用 建设大园区。 沿江的启东、海门、港闸、如皋港及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沿江产业带发展的主动力,尽快向沿江集聚发展。 重点是进一步规划建设好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崇川、港闸经济开发区、启东经济开发区、海门经济开发区, 通州沿江工业区、如皋、如皋港开发区八大园区。 海门、启东两开发区重点发展临港产业,如皋港尽快争取成为省级开发区,崇川开发区、南通港闸开发区及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适应引进大项目要求,加大临港腹地。 崇川开发区东区结合观音山片区规划,扩大用地范围。 近期临江八个开发区工业用地从 平方公里扩大到 110 平方公里,远期达到 160 平方公里。 沿江规划如皋、通州、海门、启东四个跨江联动发展园区,总用地 60 平方公里。 2020 年,沿江 29 个城镇规划工业园区用地 60 平方公里; 2020 年,沿江 23 个城镇工业园区用地80 平方公里。 在园区带动上“突出中部主体,挑起东西两头”,即突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江产业带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加快建设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园区、精细化工区等八个功能区域,向东带动辐射海门、启东开发区,向西带动辐射港闸、崇川、如皋港开发区。 弹性规划沿江工业布局,引导现有产业调整重组 提升大工业。 沿江产业重点发展化工、船舶、电力、钢铁、纺织、新材料等产业。 依据现有沿江产业布局基础,按石油化工、船舶修造、电力、食品加工、冶金、纺织、精细化工、新材料(造纸)、电子八大特色产业进行弹性规划,充分预留各类产业的发展空间和调 整的可能性。 充分发挥地方招商引资的积极性,重点抓好 35 个千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形成南通未来沿江沿海产业带布局的重要支撑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极核之一。 近期大力扶持具有良好基础的船舶工业、精细化工、食品加工业、电力工业的规模扩张,以及纺织服装业的重组整合,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基地,抓紧研制论证石化工业、电子工业、冶金工业的发展规划,加大招商力度,争取重大项目尽快实施。 同时,因地制宜地对现有产业进行调整重组,引导化工、电力、冶金等向沿江沿海地区集中,轻污染的纺织、加工业等向沿江腹地发展。 培育大物流。 沿江以港 口为枢纽,重点推进南通港口矿石配送,大宗物品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集装箱货源配套基地、港闸仓储中转园区等三个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先期发展液体化工、钢材、油品三大配送中心,重点推进美国吉斯达物流国际港项目。 刚性控制生态空间,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 沿江规划风景区、生态湿地、水源保护、生活等岸线 78 公里,总用地 120 平方公里,既作为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用地,又作为生态保护控制用地,严格禁止进行工业性开发。 形成大特色,整体推进“一水、两岛、三园、五山”项目建设和招商,建设沿江休闲、生态旅游走廊,使之成为江海 联动开发的闪光点。 第 30条 2020 年沿江前沿地带规划产业用地 200 平方公里, 2020 年沿江前沿地带规划产业用地300 平方公里。 第五节 沿江、沿海城镇结构与空间布局 第 31条 城镇形态与布局 加快建设“北上海”, 2020 年基本形成百万人口大城市新框架和沿江带状城市、滨江新城、沿海港城聚合型发展新格局。 南通市域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最终形成以南通市为中心,金沙、海门、长江镇为次中心的沿江城镇组群,以掘港、汇龙为中心的沿海城镇组群,以如城、海安为中心的沿线城镇组群。 沿江地区主要以宁通启高速公路、沿江港口等 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据,加快各类生产要素向港口集聚,形成港工贸一体的港口经济,大力发展沿江电力、船舶、石化、精细化工,搞好沿江创新火炬带建设。 沿江重点建设南通市区、金沙镇、海门镇、汇龙镇及长江镇。 沿江城镇地带人口规模中期达到 230 万人,远期规划超过 330 万人。 为了加快沿江地区城市化进程,引导产业向城镇集聚,为沿江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沿江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12 两岸跨江联动开发,做大做强南通市区,加快建成百万人口大市,市区按照上海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定位,高起点进行新一轮“北上海”规划,将市区规划区范围从 446 平方公里调整为 528 平 方公里并扩展至整个沿江地带,推进“大南通”城市组群形态的形成。 近期,在沿江及三大过江通道北岸桥头堡,依托原有城镇,分别规划长江港城(含长江镇、如皋港开发区共 30 平方公里, 10 万人),开发区滨江新城( 20平方公里, 5 万人,作为开发区新的城市组团),海门港滨江新城( 15 平方公里, 5 万人,近期与海门镇形成哑铃型城市形态,远期与青龙港形成“一城三区”格局),大兴滨江新城( 15 平方公里, 5 万人,近期与汇龙镇形成哑铃型城市形态,远期融为一体),强化掘港 —— 长沙、汇龙、吕四,两大临海城镇发展轴,通过全方位,多层面、大力度 的城市建设,形成中心城市,县(市)城、港城“一主两轴三副”沿江沿海城市梯次分布组群。 2020 年沿江前沿地带城镇规划总用地 230 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 230 万,城市化水平达到 60%。 第 32条 沿江地区主要城镇人口规模 2020年达到 230万, 2020年达到 336万,城镇 用地分别达到 230平方公里和 370平方公里。 第 33条 沿江前沿地带人口 2020年达到 380万,规划用地 2020年达到 430平方公里, 2020年达到 650平方公里。 城市化水平 2020年为 60%, 2020年为 70%。 城镇个数 2020年为 35 个, 2020 年为 29个。 第六节 江海联动规划 第 34条 确立“面向海洋、江海联动”的开发思路 南通沿海拥有 203 公里海岸线、 200 万亩滩涂的天然资源, 40 公里的洋口烂沙洋水道和吕四的小庙洪水道是江苏沿江唯一的深水港资源,可建 10~20 万吨级深水泊位。 利用海港的优势,形成江海联动的“大南通港”,支撑和放大沿江优势,在沿江开发的协调竞争中,创造比较优势,为南通下一个机遇期从“江河时代”走向“江海时代”,创造先发优势。 第 35条 沿海岸线利用与港口布局规划 沿海岸线利用 南通沿海岸线北起海安老坝港, 南至圆陀角,全长 203 公里,其中港口岸线 公里,工业岸线24 公里,生态旅游与其它岸线 公里。 港口布局 沿海规划形成洋口、吕四两大海港港区。 洋口港岸线 公里,可建设 40 余座。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七年谈判未谈下一分钱 原冶金工业部钢铁司司长刘勇昌: 谁谈结果都一样;安内也攘不了外 钢铁企业阵营中的宝钢、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制铁、欧洲安赛乐 .米塔尔公司 三十河东,三十年河西 ——从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 “时过境迁,原本送上门来求着买的矿石,现在竟要靠贿赂才能买到,而且价格还不菲。 ” 十年前,国外矿商曾希望中国钢铁企业入股,但遭到拒绝。 为什么日韩钢铁企业能接受较小的降幅(
年主导风向 东北偏北风( NNE, 18%) 夏季主导 风向 偏南风( S, 16%) 平均风速 瞬间风速在 17m/s 以上大风日数 年降雨量 年最大降雨量 (1954 年 ) 年最少降雨量 (1968 年 ) 日最大降雨量 (1954 年 6 月 16 日 ) 年平均初雪日 12月 13日 年平均终雪日 3月 6日 岳阳县 卫生局 卫生监督所 业务用房改扩建工程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气,但所占能耗比重有限。 从每个企业单体来说能源消耗不大,但从行业整体来讲,由于企业数量多,行业整体能耗总量较大。 2020 年上半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 %,而纺织 仅下降了 %。 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的产污强度还在增加, 上世纪 90年代生产万米印染布产生的 COD 不到 200 公斤,现在不少企业达到了600 公斤。 纺织印染节能减排面临越来越严峻的 形势。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正
公里。 全 市 目前已形成一个公路、航空、水路、铁路等齐全的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四通八达,105、316、320国道、温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京九铁路 与浙赣铁路 在 向塘镇 交汇,使南昌 市 成为真正的 16 黄金十字铁路枢纽,向塘铁路编组站成为仅次于郑州的全国第二大货运编组站;赣江、抚河在境内交汇,航道可通长江各口岸; 市 城离昌北机场 25 公里。 南昌 市 交通便利,京九、浙赣
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图”,读图完成 9~ 11 题: 甲 乙 9.图甲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从 1980 年至 2020 年,发展 中国家乡村人口数量 13 亿 3 亿 13 亿 3 亿 11.下列各类人口,当前机械增长率最高的是 A.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 B. 发达国家乡村人口 C.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 D. 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 第 Ⅱ 卷( 非
理的古城保护和利用方式,我市根据 “双东 ”历史街区整治规划,将原市规 划局办公楼和李长乐故居、逸圃、华氏园等地块 “三点 ”连成一片,打造成具有扬州特色的民居式精品文化主题酒店 ——长乐客栈。 刚才我们参观的逸圃就是长乐客栈的一部分,五谷巷 40 号的普通民居就是和客栈配套的咖啡室。 整个民居式的长乐客栈占地约 公顷,拥有近百间客房,将成为扬州开发古城资源、拓展旅游服务功能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