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东古城里坊游解说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理的古城保护和利用方式,我市根据 “双东 ”历史街区整治规划,将原市规 划局办公楼和李长乐故居、逸圃、华氏园等地块 “三点 ”连成一片,打造成具有扬州特色的民居式精品文化主题酒店 ——长乐客栈。 刚才我们参观的逸圃就是长乐客栈的一部分,五谷巷 40 号的普通民居就是和客栈配套的咖啡室。 整个民居式的长乐客栈占地约 公顷,拥有近百间客房,将成为扬州开发古城资源、拓展旅游服务功能的一大亮点。 坐落在扬州大街小巷的名人故居大多为文人大贾、达官贵人,现在为大家介绍一位声名显赫的将军,他就是李长乐。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或就前往)李长乐故居。 李长乐( 1837~ 1889)是清代道光年间出生的江苏淮安盱 眙人,出生第三年鸦片战争爆发,列强入侵的刺激使得他自幼便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清同治元年( 1862)入淮军任营官,后提升为千总。 因作战骁勇,三次被授予 “巴图鲁 ”(勇士)称号,同治四年( 1865)年赐黄马褂,历任湖北、湖南、直隶提督,光绪十五年( 1889)卒于任上,被封为 “勤勇大将军 ”,奉光绪皇帝谕旨归葬于扬州七里甸附近的二道山。 李长乐故居位于东关街南侧,原占地 2020 平方米左右,整个建筑分为三条轴线,房屋 70 余间。 大门在五谷巷内,坐西朝东,为八字形砖砌门楼。 大门里有一大院,这里有二道门,二道门向北是火巷,和扬州 其他盐商家的火巷不同的是,李家火巷是有顶棚的。 穿过火巷就到了后面的院子;进入二道门,是一个豁然开朗的天井,天井南侧是花厅;天井北面是一组平房。 李长乐故居饱经沧桑,建筑物在解放前就先后遭受不少损坏,目前已经得到全面修复。 现设有李长乐生平及轶事展示馆,主要介绍李长乐生平,陈列李长乐曾经使用过的实物,展示李长乐的图像,以及中国传统的武举文化等。 这里还有几件比较特别的物品: 金砖:紫禁城地砖,光绪年间,是皇帝恩赐。 斛石:四周有凹槽抓手,上刻 “头号 ”“乙西科 ”表明是光绪十二年武举考试用石, “头号 ”又叫 “状元石 ”,李长乐是当年的主考官; 翡翠指环:出土于 1972年,棺葬中,死者为李长乐最喜爱的侄孙。 此环为李长乐所赠送。 同时在这里,我市还举办 “扬州古巷摄影展 ”,大家可以从中领略到古城小巷特有的韵味和魅力。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扬州自古人文荟萃,名流众多,历代名人在这方热土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作为古城的主要街区, “双东 ”街区以其丰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地理位置、繁华的商业基础,成为明贤集聚之地,众多名人或生于斯、或游于斯、或老于斯,在此留下了许多令人追忆的足迹和或神奇、或浪漫的故事。 在“双东 ”, 既有李庭芝、姜才抗元英豪,又有熊成基、江上青等革命烈士;既有何廉舫、华友梅等商业奇才,也有朱自清、刘师培等文人雅士。 小小区域孕育的名人不胜枚举,还留下了隋炀帝来看琼花、董仲舒教化江都、马氏兄弟名重九州、扬州八怪集会街南书屋等众多和 “双东 ”有关的历史故事、旧闻传说。 这些名人、传说在我们即将参观的壶园内有更详细的资料陈列。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壶园。 壶园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是盐商私宅,后于清同治年间被江西吉安前知府何廉舫( 1816~ 1872)买下,并增建精舍三楹,取名 “悔馀庵 ”。 壶园主人何 廉舫道光是 25 年乙巳科的进士,曾在吏部任职,在任江西吉安知府时,因太平军攻破吉安城,被朝廷罢官。 何廉舫曾是曾国藩的门下,在曾国藩及李鸿章的资助下,弃官经商,来扬州卖盐为业,成为了一个富商,以辞章闻名海内。 当年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不仅和何廉舫常有诗赋往来,曾国藩亲笔壶园题过一联:千顷太湖鸥与陶朱共泛室(陶朱指范蠡,曾弃官西施太湖泛舟。 何廉舫境遇与此举吻合);二分明月鹤随何逊共移家(何逊:南朝诗人,任扬州法曹时爱扬州梅花,离扬后因思念扬州梅花转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