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金牛奶牛养殖园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奶供应损失一大块,而乳品消费却又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牛奶供应与消费需求的予盾日益突出,客观上需要奶牛养殖不断跟进,尤其是规模化的牧场。 为了解决原奶供应问题,蒙牛、伊利等大型乳企不惜投巨资发展奶源,据了解,蒙牛集团每年计划投资 5 亿元,专门用于发展奶源建设,伊利则是通过提高奶价抢夺优质牧场牛奶,同时,国家及各地政府也在不断投入资金用于发展奶牛养殖。 为 了 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民 脱 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同时 解决龙头加工企业 原料危机,提高奶牛单产水平,由散养向集中化模式过渡,使奶质全程受控, 由此 内蒙古金牛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实施 千头牛牧场项目, 其 建设必要性如下: 内蒙古 乳业总体 发展规划。 内蒙古 荷斯坦奶牛存栏、鲜奶产量和乳制品产量均居全国 前列 ,在我国制定的奶牛优势区域范围内。 规划到 2020年,规模养殖的奶牛占全省奶牛存栏的 60%以上 ,现代化奶牛场(园区)奶牛单产水平达到 7 吨以上, 鲜奶年产量 1200 万吨,国内乳品市场占有率 30%。 杭锦旗 乳业总体发展规划。 杭锦旗 政府 以发展奶牛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升奶牛生产标准化水平为核心,为不断壮大奶源生产,推进“主辅换位”步伐,促进奶牛产业化进程,根据奶牛发展实际,制定了 杭锦旗 乳业总体发展目标,到 2020年奶牛存栏达到 2 万头,日交售鲜奶平均 200吨,年交售鲜奶 6 万吨。 ,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农业的需要。 发展奶牛养殖业实现了牛多、肥多、粮多、收入多。 为发展循环生态奶牛养殖园区 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5 农业提供了途径。 为生产绿色食品,优化畜牧业内部生产结构,实现农业的综合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前存在的良种奶牛数量不足,单产较低,饲养规模小而分散,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的有效途径。 ,解决粮食与饲草饲料的就地转化, 加快农牧民致富步伐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转移 农村 剩余 劳动力 , 增加农民收入的 需要。 杭锦旗 户均人口 4人,户均劳动力 人,户均拥有土地一般在 20亩左右,按现有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效率计算,每户只需要 个劳动力, 而 有。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 杭锦旗 政府 转移农村 剩余 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的 有效措施。 , 促进人们改善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增强人民体质,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需要。 自治区 情特点,是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需要。 五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202020 年)》 《我国牛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 内蒙古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 内蒙古 畜牧业“十一五”规划及 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 《 内蒙古 奶业振兴工程方案》 《 内蒙古 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 杭锦旗 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 杭锦旗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家发改委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 2020~ 2020 年财年备选项目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奶牛养殖园区 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6 《 内蒙古 统计年鉴》 世界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蒙古 奶牛项目评估报告》 六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奶牛存栏 5000 头,其中成母牛 3000头,后备母牛 2020头; 年产鲜奶 20730吨; 总投资 10630 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 %; 静态投资回收期 年; 世 行贷款 5000 万元; 贷款偿还期 8 年(含宽限期 3年)。 奶牛养殖园区 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7 第二章 行业规划及 市场 发展 一 、 国家对 内蒙 作为奶牛优势区的规划 我国将奶牛养殖划了三大优势区,分别为牧 区、农区和城市郊区。 牧区的内蒙古、新疆奶牛头数占全国总数的 %。 农区和农牧结合地区饲养数量超过全国饲养量的一半,其中饲养数量较大的有 内蒙古 、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 大中城市郊区以北京、上海、天津饲养量较大。 从奶类产量看,年产量在 100 万吨以上的有河北、内蒙古,占全国总量的 %,其中 内蒙古 是我国奶类生产第一大省,产量占全国的 %。 为此国家制定了相关的发展目标的措施: 以市场为导向,以良种为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基地规模经营水平,加快产业科技进步,率先实现生产集约 化、产品优质化、产业现代化,带动全国奶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对集中原则。 综合考虑优势产区的基础情况、资源状况等因素,围绕龙头企业、消费市场建设集中连片的奶源基地,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区域整体推进的格局。 龙头带动原则。 瞄准市场需求,树立名牌企业,创立名牌产品,健全市场网络,通过产业化带动奶业现代化。 效益并重原则。 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 通过奶业发展,加快农牧民致富步伐,并统筹考虑资源开发与保护、奶牛增长与环境治理等因素。 杭锦旗 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正处于世界奶牛带,通过引进、扩繁和选育,全面 提高高产核心奶牛群和种公牛质量及生产水平;加强区域内配种站点的建设,通过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提高良种覆盖率。 重奶牛养殖园区 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8 点完善北京、上海和 天津 3 个种公牛站;建设和完善饲养高产奶牛 500 头以上的奶牛育种基地 80 处;完善基地县配种站点 400 处;建设 10 处 DHI测定系统。 重点是发展“规模饲养、集中挤奶、统一服务”的生产模式,建立奶农合作组织,加强奶农与加工企业的紧密联系,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建设 500头以上规模的高产奶牛小区 400处;发展 10 头以上的奶牛饲养专业户 12 万户;建设机械化挤奶站 1200个;建设配套环保设施 400处。 大力推行“公司 +农户”模式,采取有效组织手段,协调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通过服务机制、契约机制以及股份合作机制等方式,实现利益对接,加快奶业产业化进程。 二 、 内蒙古 乳业现状及规划 1. 内蒙古 乳业现状 内蒙古 地处世界优质奶牛带上,拥有比较丰富的奶业生产资源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奶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乳及乳制品生产 基地,奶牛存栏量、鲜奶产量和乳制品加工量3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2020 年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奶牛存栏和鲜奶产量要达到两位数增长;实现牧业产值 620亿元,牧业产值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43%左右;规模化饲养比重突破 70%;转化粮食 160 亿公斤,实现转化增值效益 80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新增 80元以上。 乳业规划 到 2020年,规模养殖的奶牛占全省奶牛存栏的 60%以上 ,养殖小区和专业大户奶牛单产水平达到 吨以上,现代化奶牛场(园区)奶牛单产水平达到 7 吨以上; 优质高产奶牛达到 60%以上 ,全省平均单产达到 6 吨; 全省奶牛存栏 320 万头,鲜奶年产量 1200万吨,国内乳品市场占有率 30% ;奶牛养殖园区 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9 全省成年乳用和肉用种公牛存栏分别达到 170 头和 380 头 , 年生产冻精分别 达到 300 万剂和 500 万剂 ; 全省 专业养殖村屯、养殖专业小 区和现代化养殖场(园区)全部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全省 乡镇畜牧兽医站达标率为 100%,村村都有畜牧兽医服务室。 三、 杭锦旗 乳业现状及规划 到 2020年末全 旗 奶牛存栏 计划 到 2万头,年鲜奶产量达到 6万吨,牧业收入达到 900 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比重达到 %,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发展布局按照 旗 建园区、乡建小区、发展专业村和培育示范户的路子,着力提高奶牛的标准化和规模化饲养水平。 利用三年时间培育高产优质万头奶牛镇 2 个,其奶牛存栏超 500 头的村都要 发展成奶牛标准化养殖村;南部乡镇奶牛存栏 300 头以上的村都要发展成奶牛标准化养殖村。 每个村都要培育 2个养殖数量在 50头以上的规范化、标准化奶牛示范养殖小区;每个村培育 3个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屯;每个村培育 4 个养殖数量在 10 头以上的标准化奶牛示范养殖户,初步建立“ 4”示范带动工程。 四、乳业市场 发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逐步发生改变,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注重乳制品的消费,人均占有牛奶将会大幅度增长,这就要求奶牛养殖业应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发展奶牛养殖业不仅能够直接满 足我省人们的需要,而且也会为国内、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乳制品所需的奶源。 由于中国乳制品消费市场巨大,乳业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产业,已被公认为“朝阳产业”。 杭锦旗 把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措施来抓,通过发展乳业,加快粮食过腹转化增值,快速拉动农民增收。 同时,推进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力争把粮食主产区尽快建成奶牛养殖园区 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020 年 内蒙古 启动实施了奶业振兴计划。 全省各地积极发挥粮食、饲草、秸秆丰富的优势,突出发展奶牛养殖,使奶业在畜牧业和农业经济中 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 目前,随着青贮饲料种植和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全省畜牧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高产奶牛的比例也进一步增加。 奶牛业的发展不能只注重数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量的发展。 发达国家的奶业发展采用减少牛饲养头数,提高奶牛单产水平,保持奶牛产量稳定增长的战略。 美国从 1984~ 1994 年,奶牛总头数从 万头,减少%,而头均年头号数增长 %,而同期奶牛单产水平提高了 %。 目前,美国奶牛平均 7 300 kg,而我国目前奶牛平均单产水平仅为 3 500 kg,差距十分明显。 因此, 奶业发 展要走质量型道路。 首先 ,要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改造与建设并重的原则,加快乳品企业的公司化、集团化和现代化步伐。 其次 ,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开发高品质、强竞争力的新产品。 第三 ,要着眼于产业长远发展,通过经济、技术、服务等手段完善奶源基地建设。 五 、 本项目 养殖规模 依据世界银行扶持 内蒙古 奶源基地建设项目 的要求及项目区的条件,本园区选择 荷斯坦 奶牛, 拟订最终达到奶牛存栏 5000头的规模,其中成母牛 3000 头,后备母牛 2020 头。 根据 每头牛年平均 产牛奶 7500kg,年总受胎率 97%,产犊率 95%,估算本项目 年产鲜 牛奶为 20730 吨。 奶牛养殖园区 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第 三 章 奶牛饲养 一、 奶牛养殖工艺流程图 二、奶牛品种的选择 本 园区 选择 荷斯坦 奶牛。 荷斯坦牛(又名黑白花牛),属于奶用型的品种,原产于荷兰,是世界上产奶最高的品种。 其特点是体格高大,乳房庞大,后躯发达。 泌乳母牛年产奶量 7000Kg左右,乳脂率 %。 具有生产性能高,适应性强、遗传稳定、利用年限长等特点,还具备喜粗饲料、耐严寒、抗病力强等地域特点。 本 园区 选育目标为:生产牛群单产 7500Kg,乳脂率 %。 三 、牛群周转计划 本项目根据奶牛年总受胎率 97%,产犊率 95%,年平均胎间距≤ 420d,成活率 92%,母牛机率 50%,每头母牛利用年限为 5胎,正常年成母牛群淘汰率 10%,牛群周转计划表如下: 奶牛养殖园区 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牛群周转计划表 年度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购入成母牛 3000 成年母牛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受胎率 95% 97% 97% 97% 97% 产犊率 92% 95% 95% 95% 95% 成活率 90% 90% 90% 90% 90% 年产犊 2360 2480 2480 2480 2480 后备母牛 1180 2020 2020 2020 2020 青年牛 320 320 320 320 育成牛 820 1050 1050 1050 1050 母犊牛 360 630 630 630 630 出售公犊 1180 1240 1240 1240 1240 出售母牛 420 1240 1240 1240 母犊牛 420 400 400 400 成母牛 540 540 540 淘汰牛 300 300 300 总存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