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学校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四章 办学规模及建设规模 一、办学规模 XXxxxx学校新校园的建设将按国家级重点中专要求规划,重点 专业按一流重点中专的标准来建设。 办学总规模为 4000 人以上,一期确定为 2800 人,教职工 400 人,主要专业:铁道施工与养护、工程施工机械运用与维修、公路与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测量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汽车维修、计算机及应用、物质经营与管理等十余个专业。 二、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国家对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建设的要求,并结合 XXxxxx学校的发展规划,确定 XXxxxx学校一期新校占地面积 188亩,总建筑面积为65000m2,一期建筑面积为 28000m2。 三、主要建设内容 校园规划分为:教学活动区(含生产实习基地区)、学生生活区、行政办公区、教师宿舍区。 主要建设内容为: (一)教学活动区规划 教学楼 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 6600m2,学生人均建筑面积约为 3平方米。 试验楼 试验楼总建筑面积为 3200m2。 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为 1800m2。 图书馆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 3100m2。 艺体中心 艺体中心总建筑面积为 2200m2。 现代教育中心 现代教育中心总建筑面积为 3700m2。 (二)生活区规划 学生宿舍楼 学生宿舍楼 总建筑面积为 20200m2。 教职工及学生食堂 教职工及学生食堂总建筑面积为 2400m2。 浴室 浴室总建筑面积为 360m2。 校内商业供应点 校内商业供应点 1000m2。 校医务室 校医务室总建筑面积为 200m2。 辅助用房(锅炉、配电室等) 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为 1000m2。 (三)行政办公区规划 行政办公楼 行政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 3200m2。 招待所 招待所总建筑面积为 2020m2。 (四)其它用房 其它用房总建筑面积为 1200m2。 (五)教师住宅(未计 入总建筑面积) 教师住宅 33000m2,共约 300户,由教师集资建设,故未列入后述方案。 综上所述, XXxxxx 学校新校址的占地规模及建筑规模相对于 2800人的办学规模是适合的,完全符合国家级重点中专的条件和标准。 第五章 规划设计方案 一、平面布置 (一)基地位置 XXxxxx学校新校区位于 XX西北 XX县城南 600米,距 XX市三环路 13 公里,基地地块南侧紧靠 XX大道,东邻 XXX公路。 地块平面成铲形,占地约 188 亩。 (二)规划指导思想 学校本着“科学、文化、艺术、园林”的规划指导思想,使新校具有现代科技 的氛围,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缩影,艺术与哲学的表现;有人工湖面和园林式的绿化衬托,在总体规划结构上把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之体现新时代社会思想,保持环境的整体性。 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内一流中专学校建校特点,以高雅、独特、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园空间序列来定位总的格调,创造与人亲和、富有韵律,供师生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的主次不同、大小各异的空间环境,其总体规划布局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利用自然景观,创造人文景观,倡导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新文化。 以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作为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并注重运用技术化与智能 化设计,以清新典雅的校园环境和别具一格的建筑群来设计一流的学校校区。 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以现有的地形设计池塘水泊,把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大的生态循环圈,并在单体设计中注重生态技术的运用。 (三)总平面规划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环境特征,本方案采用了单元组团式的规划方式,将校园规划分为:教学活动区、学生生活区、行政办公区、住宅区、生产实习基地区。 各个功能区围绕中心绿地布置,相互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教学活动区布置于场地中心相对右侧,以获得优良的景观和相对安静的教学环境。 紧靠一侧规划 为学生生活区,生活 区设置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洗澡堂、开水房、小卖部等设施。 生产实习基地设置在学校南侧靠南北大道,可方便今后开展对外服务,同时又不影响教学环境。 文化活动区采用集中布置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将大型的体育活动设施和场地(如配置看台的体育场、游泳池、篮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集中布置于校区西侧,这样既便于整体校园动静区域的明确划分,又使大型的体育设施便于养护、维修和管理,同时还便于这些设施和场地社会化使用要求。 另外将篮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安排在学 校行政办公区和运动区之间,与绿化相结合,可对各区域作划分。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用地平衡表 总 称一期(亩) 总用地面积 188 (一)建筑用地 其中: 教学活动用地 学生生活区用地 教职工生活区用地 行政办公区用地 实习实训基地用地 (二)道路广场用地 道路用地 广场用地 停车场用地 运动活动场用地 (三)绿化用地 集中绿化用地 庭院用地 . 湖塘水泊用地 12 (四)其他预留用地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见附表一) 二、建筑设计 (一)主体教学楼 教学楼为单廊式,围绕一个庭院布置,让整个教学楼沐浴在绿色与阳光之中,庭院的尽端为一充满雕塑感的圆柱体,设计为庭院中的一个景观,合班教室就设在这一圆柱体中,庭院中有一游廊贯穿而过 ,为整个庭院增添了一份动趣,临近入口的教室设计以新校区的主脉络为建筑群的主轴线,各栋教学楼均匀布置,以规模布局的几何构图来体现教学楼布置的形体美,并以其显著的造型特点形成自身在总体规划的中心地位。 教学楼平面布局结合 XX地区的气候特点,教室均为南北向布置,各栋教学楼以边廊相互连接,连廊贯通每栋教学楼引入自 然风,并以此而围成若干院落,在每栋建筑端部集中设置大合班教室,其底层架空,即可停放自行车,又由北向南形成又一条斜向轴线,方便交通。 建筑造型采用退台式处理方法,使每栋建筑错落有致,以多重构架形成屋顶活动空间,方 便师生课余活动。 并使建筑增添了川西文化特色,圆形屋面及金属栏杆、构架是展现建筑群体本身高科技特色。 (二)实验楼 实验楼考虑与教学楼相对分开布置,由于实验楼有噪声,对教学楼有干扰,在实验楼的布置上要求与教学楼相对分离又要相互联系。 实验楼按四至五层设计,实验楼设置大实验室两间,每间 260m2,分别设置专业教室一间,底盘实验室一间。 小间实验共计 27间,每间 120m2。 分别设置工程材料实验室两间、土力学实验室一间、地质、内燃机、汽车电学、物理、液压、金工、机械基础、电工、工程机械实验室各一间、电子学两间,机动十间。 设置办公室 120m2,库房 320m2。 (三)实训基地及校办工厂 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的场所,立足学校开办的专业来进行设置,根据学校两个重点专业:铁道工程与机械专业的特点来进行布置,位置可考虑设置在紧临实验楼边,又与教学楼留有一定距离,以避免对教学楼的影响。 校办厂设置位置应尽可能考虑在南北干道旁边,方便今后可开展对外承接维修业务。 机械与铁道工程专业的实训基地应分开设置,机械可设机加工车间、钳工车间共 600m2,并配设库房及办 公用房共计 120m2。 机械加工车间应充分考虑电力及照明的配置。 维修车间门前设置洗 车场,停车场约 1200m2。 (四)图书馆 图书馆藏书按十五万册设计,拟建两个书库:一个社科书库 800m2,容纳 8 万册图书,含半开架图书出纳厅, 12 个阅览位。 一个自然书库 700m2,容纳 7 万册图书,含半开架出纳厅, 12 个阅览位。 根据国家教委规定,中专学生阅览座位占在校生人数的 16%,按我校在校生人数为 2400人,应设 384个座位。 单个座位按 计,图书馆阅览室面积应为 578m2,设学生报刊阅览室 300m2,学生自习室300m2,教师阅览室 180m2;工具书室 150m2;电子阅览室 100m2;编目室 40m2,馆长室 40m2,教材室 150m2,库房 50m2。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 2800m2。 (五)食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