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江西教师招考考试全真模拟试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美纽斯)说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 (乌伸斯基 )说 :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 (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 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 9月 10日为教师节。 5《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6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 17 6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 范教育)两级。 分(中考、专科、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 6教师职后教育有(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岗位锻炼)。 6脱产学习包括(读研、读博、访学、进修) 6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建立教师资格考核) 1986年颁布的。 6 1995年 12月 12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6经济的发展与下列那些因素有依存关系:(教育人口数量)(教育程度、教育年限)(教育资金支付)(学科专业设置)。 70、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7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7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7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 7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的发展)(社会适应性) 7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发燕尾服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 7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 7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78实践活动在作童身 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7教育在儿童发燕尾服起(主导作用) 80、广义上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81作为人们在观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 8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因果关系)后因前果 8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由(教育价值)决定的 8教育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85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18 86在西方教育历史上(尔干)(孔德)(凯乐斯仄德纳)等人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 8(个人与社会发展统 一性)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 8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教劳结合) 8德育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90、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教育 9乳儿期(出生至一岁)婴儿期(一至三岁)幼和期( )童年期( 6,711, 12)少年期( 11, 2214, 15)青年期( 14, 1517, 18) 9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 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9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9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 9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 9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 9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一癸丑学制) 9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 100、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 10近代颁的两个学制是(癸卯学制)(壬子 癸丑学制) 10我国现代阶段初中毕业后,进入高一般采用的是(统一考试)制度。 10我国学制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学前教育系统)(初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 10学前教育的任务是(根据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向幼儿进行粗浅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发展他们的思想,想象和言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俗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0幼儿园一般分为(一年)(二年)或(三年)制。 10初等教育又称(小学教育) 19 10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小学)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入学的年龄是( 67岁) 10 中等教育分为二级(初级中等教育)(高级中等教育) 1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 11普通中等教育包括(初中)(高中) 11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术)(持工学校) 11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 11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阶段。 11现已开办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种类有(工商管理硕士 MBA)(公共行政管理硕士 MPA)(教育硕士)(在职攻读同学学历硕士研究生教育 )等 第八章 课程和教学管理 11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分析课程分(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感知课程)(动作课程)(体验课程) 11学科课程有(科目本位课程)(综合学科课程)(学术性学科课程) 11我国课程改革未来的走向是(以学生为本) 11我国在教学研究上二种理论观点是(认识教学理论)(系统论教学理论) 1系统论教学理论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及时反馈原则)(教学民主原则)(主体性原则) 12结构主义教学论的代表人是美国心理学者(布鲁纳) 12什么是学 校中心工作(教学工作) 12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环节。 12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卡尔罗杰期) 12合作教育学派,数学理论以(雷先科娃)(沙塔洛夫)(阿莫纳什维利)为代表 12教师直接备课要写好三个计划是(单元教学进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12(上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 20 12(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2三项工作(了解和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准备各种教学用具和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语言性教学法有(讲授法)(讹诈法)(读书指导法) 13学生学习结果检查与评价方法(观察)(调查)(考查)(考试) 13参观与讲解相合我们称其为(现场教学) 13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是人(目标)(过程)(效果)三个方面 13课堂教学检查与评价的基本内容(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的形式和结构)(教态自主)(教学基本功) 13现代儿童观与近代相比有新发展,表现在(儿童权利观念)(儿童至上观念)(儿童智能开发观念) 13最早的学前机构的出现在(英国空想社会主 义者欧文在工厂建立幼儿学校) 13德国教育家(福禄内尔)被称为 幼儿园之父 1中学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具有承上启下特点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部分,它的任务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实施教育。 2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不要过早定向)。 3中学教育一般具有双重任务: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后备力量。 4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阶段的三年属于义务教育 5在 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成为小学德育最重要的政策法规文件。 6在 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 》)。 7中学生品德评定依据为:(《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8中学智育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9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10体育课教学包括(体育基础知识、身体锻炼)两部分。 21 11中学卫生保健工作包括(教学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疾病防治)四部分。 12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 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13智育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14智、德、美三育提出在( 1906)年(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五育提出在(民国时期)。 1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之上,对(六到十一二)岁的儿童实施的学校教育。 2小学学习的技能主要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人际交往技能)。 论述 二、简述题 简述教育学功能。 答: 1)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现象。 2)可以使教师上有完备的知识结构 3) 可以为进一上学习教育学理论打下基础 4)可以形成规范化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实践工作的理性水平。 教育学的研究经历那些阶段。 答: 1)古代:教育学的萌芽 2)近代,教育学的形成 3)现代,教育学的繁荣发展 4) 20世纪 50年代后教育走向成熟。 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答: 1)了解教育学的知识特点 2)一功夫读书 3)善于独立思考 4)坚持用于实践。 简述原始教育的特点。 答:主要是教劳结合 1)是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教育 2)是普及平等的教育 3)教育的内容是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要适应的 4)教育的形式,方法 和手段极为简单。 简述中外古代教育的特点。 答: 1)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等级性 2)与生产劳动要脱离 3)个别施教与师 22 生关系的不平等。 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答: 1)反映生产发展的需要 2)与生产劳动日益结合 3)教育得到普及和发燕尾服 4)教育形式多样化 简述教师职业的功能。 答: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2)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3)教师是社会所需人才的造就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引路人。 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能力。 答: 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对教材、大纲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 2)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 3课堂监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 4)板书能力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6)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的能力。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教师的劳动具有师范性、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和迟效性。 简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创造性 2)教育改革中的 3)思想品德教育中拭)教师的劳动虽然是创造性的,但教师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1简述我国教师的职后教育。 答:是指已 经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或因某种原因承担了教师工作任务的教师,但没有达到新的岗位要求,因工作或进一步发展需要而必须进行的教育与训练,又称教师培训,又三种形式,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和岗位锻炼。 1简述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 1)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2)经济决定着教育权利,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 3)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 1简述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答: 1)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保障 2)教育推动经济增长 3)教育通过与人口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 1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3 答: 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决定着教育目的性质和德育的内容。 1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作用。 76页 一、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二、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借古舆论,影响政治的稳定发展。 1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 78790页 1)、儿童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要求工作必须注意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开展和谐的全面的教育。 2)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 和阶段性要求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上的年龄特征开展教育工作。 3)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身心的阶段,顺序和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及速度大体相同但又是可变的,它表现在同一年龄的儿童,其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同时又是可为的,另外,教育还应该重视儿童身心迅速,健康地发展。 4)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必须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以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 5)发展内容和程度的差异性: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者 必须学生实示,观察,了解其身心方面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倾向,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开展教育工作 1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 94页 1)环境因素是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一一的方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