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吨花生油及花生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① 混合油 1 万 吨 /年,包装: 1L/桶; ② 花生粕 万 吨 /年,包装: 50Kg/袋; ③ 磷脂 2700 吨 /年,包装: 50Kg/桶; ④ 皂角 950 吨 /年,包装: 50Kg/桶。 ⑶ 厂(场)址选择 项目拟建地点位于 山东省曹县磐石办事处八里湾路东侧。 ⑷ 技术方案、设备选择和工程方案 ① 采用 花生油 纯物理 压榨工艺技术,通过蒸炒、压榨等工艺,使花生米 95%以上的油脂被榨出,生产技术成熟先进,工艺简单易操作。 ② 国内植物油生产设备成熟可靠,本项目优先选择国内先进、可靠的生产设备,尽可能选用节能、自动化程度高的成套设备。 部分关键检测设备 拟从 国外进口。 ③ 主要工程方案: 建设压榨车间、滤油车间、浸出车间、精炼车间、保质车间、饼粕车间、包装车间、 吹塑车间、 花生油储藏库以及污水处理等配套 公用工程。 ⑸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供应方案 本项目原料供应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形式,即企业通过预先与农户签定要约一定条件的保护价收购协议来固定花生供应基地,由企业向农户提供基础投入资金、种子、化肥、种植指导服务等,通过指导农民种植,实现标准化栽培,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严格控制花生的无公害种植。 曹县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 35 万亩,花生产量 9 万吨,曹县有鲁西南最大的花生交易市场一处,年交易额达 50 万吨,加上菏泽其 他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常年在 90 万亩左右,能够满足本项目原料供应。 本项目新增生产用汽为 9t/h(平均 ),全年 用汽量 万 t,由厂区锅炉房供给;新增 装机容量为 ,全年耗电 104kWh,由当地供电部门供给;新增用水 (不含消防),全年耗水 万吨,由 厂区自备井供给。 ⑹ 节能节水、劳动安全、工业卫生与消防 本项目采用 油渣直榨工艺,比 传统 花生油 压榨 工艺减少电、汽消耗量 %; 10t/h 蒸汽锅炉采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 DCS),使锅炉处于最佳运行 工 况,节能率可达 8%, 年节标准煤 465tce/a; 新增系统节电装置,消除内部电网的谐波 及涌流,节电率 5%。 过滤降温冷却采用循环冷却水,蒸汽冷凝水全部收集回收至 锅炉房。 压榨后的油渣需用溶剂提取剩余油脂, 6溶剂油易燃,具有刺激性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配备好专业防护器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较高的设备设计符合相应规范要求的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和维栏等,设备吊装孔设置盖板。 对机械转动装置的运转部分,在人员可能靠近的部位设计可靠的防护措施。 厂区 消防系统采取独立的供水系统,厂区消防水管网采取低压环状管网,管网压力为 ,由消防水泵从消防池取水,并为消防 管网提供消防水压,厂区内设置了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120米,每个建筑物均处于消火栓防护范围内。 ⑺ 环境影响与综合利用评价 本项目污水产生量 , 污水采用“物化 +厌氧 +好氧”三级处理工艺 达到 《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599- 2020)一般保护区标准 后排放。 对噪声大的设备均分别装设消音和防振设施,减少噪声对其它生产部位的干扰。 锅炉炉渣协议外运用作建筑材料, 锅炉排放的烟尘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以 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⑻ 实施进度 该项目建设期为 1 年。 ⑼ 项目投入总资金及资金筹措 ① 项目总投资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万元,建设期利息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② 项目建设投资 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 3000 万元,其余 万元及建设期利息 万元作为项目资本金由企业自筹解决。 ③ 项目流动资金年需要额 万元,其中申请银行短期贷款 万元,自筹资金 万元。 研究结论 该 项目针对目前国内食用油现状,增加花生油产量,提高食用油自给率,成为保障居民食用油安全的 重要 企业; 项目 建设花生油储藏库 万吨, 可承担国家的粮油储备任务,根据国家给定的指标保持储存量,并实现花生油的定期吞吐轮换,从而提高国家食用油安全系数,成为承担国家宏观调控的载体;通过增加相应检测设备来提高花生油的质量安 全程度,积极引导食用油消费,改变居民传统膳食结构; 带动 花生无公害种植基地 100 万亩, 年产花 生 25 万吨,实现农业收入 15 亿元, 基地花生米采取保护价收购比市场价每斤高 5 分钱, 可带动 20 多万 户农民 增收 2500万元 , 花生种植与传统小麦种植相比可增加农业收入 75000万元,对 推动农业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效果明显。 该项目产品方案合理,建设规模经济,工艺技术先进。 经考察论证分析,项目切实可行。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花生油产能 万 吨 2 产品方案 花生油 万 吨 混 合 油 万 吨 1 花生粕 万 吨 3 项目投入总资金 万元 建设投资 万元 建设期利息 万元 流动资金 万元 其中:铺底流动资金 4 项目总投资 万元 5 投资指标 主产品单位产品占用建设投资 元 /吨 百元销售收入占用总资金 元 /百元销售 百元销售收入占用建设投资 元 /百元销售 3 百元销售收入占用流动资金 元 /百元销售 6 工作制度 三班 四班三运转 年工作日 d 200 日工作时 h 24 7 新增 定员 人 366 8 建筑面积 m2 27117 一期 9 新增 原材物料、动力用量 花生 吨 250000 其他辅料 吨 2375 包材 吨 1800 原煤 吨 7501 5000 大卡 /吨 水 万 吨 电 万度 10 年运输量 t/a 509376 其中:运入量 261676 运出量 247700 11 年总成本( 100%负荷) 万元 12 年销售收入 万元 183595 正常年 13 销售税金 万元 14 利润总额 万元 15 利税总额 万元 含增值税 万元 16 静态投资回收期( Pt):税前 年 含建设期 17 税后 年 含建设期 18 投资利润率 % 19 投资利税率 % 19 贷款偿还期 年 2 含建设期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 税后 资本金收益率:税后 % 22 以生产能力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 85 第二章 项目 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提出的背景 我国面临的食用油安全问题 1. 中国食用油内在需求与对外依存度呈高危态势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类所需的三大营养素,植物油富含高脂肪和多种营 养素,占人体所需 营养比例 的 1/3 以上。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中国的人均粮食消耗量呈下降态势,从 1978 年的 公斤降为 2020 年 公斤;而同期的食用植物油人均年消费量则从 , 并仍呈增长态势。 与食用植物油上升需求相反,中国食用植物油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生产自给率越来越低, 60%以上依赖进口原料或直接进口食用原油, 2020年中国食用油总消耗 2300 万吨,总供给 2380 万吨,其中直接进口食用油 800 万吨以上,大豆进口 3000 万吨以上。 2020 年 中国进口了 816 万吨食用油,比上年减少 %,但是油用大豆进口年比增长了 22%,达到了3744 万吨。 2020 年中国还进口了 130 万吨油菜籽,用于菜籽油生产加工。 由于需求提高,中国将面临着维持食用油供需平衡的压力。 2020 年中国食用油总消耗 2400 万吨,食用油供应缺口达到了 1300 万吨。 中国食用油自给率早已超出国际安全警界线,已无战略安全可言,并战略储备极低。 2. 我国油料作物品种及其种植结构性失衡是我国食用油战略安全根本隐患 世界三大植物油品种 —— 棕榈油、大豆、菜籽已占我国食用油 75%以上市场份额,其中 :棕榈油 100%进口,大豆及其大豆油 2/3 以上进口,菜籽虽全部自给,年产仅 1500 万吨油料约生产 230 万吨食用油,其他 25%为花生、葵花和芝麻、棉籽等油种。 目前,棕榈油已广泛用于中国食品加工;中国传统油料作物大豆在西方巨头转基因大豆冲击下节节败退不断萎缩,从 1995年以前净出口国,到 2020 年成为最大进口国。 2020 年我国国产大豆产量仅为 1400 万吨,同比下降 %, 2020 年大豆产量恢复到 1650 万吨 ;近年花生种植和花生油产量略有增长,年产 1500 万吨原料约生产 300 万吨食用油;菜籽在我国南方广泛 种植,但市场波动很大,总量不高并近年一直徘徊不前。 因此, 近几年 中国食用油进口依存度仍将进一步加大。 大豆危机与中国食用油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因中国油料作物品种及其种植结构性失衡所引起的,是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根本隐患。 欧美工业发达国家早已立法加大生物能源的开发,棕榈、大豆、玉米等高油料品种是首选对象,此为世界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其发展势头很难扭转。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石油价格高位运行与更多粮食转能源是大趋势,这对过度依存国际市场的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是长远威胁。 西方转基因大豆是中国食用油质量安全的潜在隐患 国外转基因大豆 具有 高产值、高出油率 的特点, 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出油率为 17%,而 国外转基因大豆 出油率 为 22%。 国外转基因大豆 低生产成本是国产大豆不断萎缩的重要原因。 目前,有关部门仅在标识中要求注明“转基因”与“非转基因” , 以此提供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但事实上,很多中国消费者对此专业提示并不知情,而受价格因素影响又难以有实质性选择。 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食用油结构性失衡导致供不应求,政府更难从健康角度积极宣传倡导。 可以预见,国外转基因原料对中国人 体和环保的危害将是潜在并长期的。 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安全重中之重。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其中有10 个中央“一号”文件专文着力农业发展,尤其近五年中央连续五个“一号”文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国家连续 五 年粮食增产, 粮食总产达到 10570 亿斤 , 粮食自给率达到 95%以上,已基本实现国家粮食的战略安全。 但在对粮食的定义与认识上,我国目前仍存在很大误区。 首先,应改变对粮食与油料作物认识与政策的偏差。 粮食一般被认为是稻谷、小麦和玉米,我国国家统计局粮食的定义还包括豆类和薯类。 世界 上关于粮食 (food)的定义更为广泛,包括一切能够提供营养的可食用物品。 我国将大豆归为粮食范围,但对其他油料作物却归为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可获得国家诸多政策支持,但对经济作物主要依据市场调节,此为中国油料作物与食用油一直未能象粮食一样稳步发展并每况愈下的 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应该像重视粮食、大豆一样重视油料作物,特别是重视花生、葵花等高等油料品种。 其次,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根本出路在于立足国内油料作物多元化种植,重点扶持并培育高产量、高产值、高出油率油料品种,扶持国内龙头生产企业,打破或抑制国际巨头垄断格局,改变 油料品种种植与国际巨头行业垄断双重结构性失衡。 结构性失衡是安全的最根本隐患也是最大威胁。 中国粮食安全应包括食用植物油的安全,当前粮食需求总体平衡与基本自给,以及食用植物油需求激增与过度依赖进口,不可偏废食用植物油的战略安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从 2020 年 %增加到 2020 年的 %,而大豆的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态势。 在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并在不与粮食争耕地的情况下,食用植物油的发展方向只能是在选择能有效利用非耕地并选择高产量、高产值、高出油率油料品种上突破,花生、葵花作物完全符合 此选择方向,因此,“像重视粮食一样重视花生产业”,将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和实用价值。 发展花生产业,保障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 我国花生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广泛,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与南美皆为花生原产地,花生俗称“长生果”,有极高营养价值,属可再生固氮豆科作物,耐贫瘠和干旱,对土地和水分等条件要求低,广泛生长于长江以北、黄淮海流域至我国西部新疆,我国花生过去多用于零食和出口,近十年因花生油龙头企业产业化带动,年产量已达 1500 万吨,与国产大豆、菜籽产量已基本持平,并呈逐年增长态势,花生油已成为 中国三大食用油品牌之一,并因非转基因原料和压榨工艺深受消费者欢迎。 另外,花生在国际上种植很少,不易受国际价格市场波动。 花生亩产量最高 在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中,花生亩产 250 公斤,葵花亩产 200 公斤,菜籽亩产 150 公斤,大豆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