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批复。 此外,规划还注意与有关规划和政策的协调。 包括: 1999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三亚风景旅游区域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 1988 年)、《三亚市社会经济发展大纲》(三亚市人民政府编, 1994 年)、《三亚市 “八五 ”计划和十年规划》(三亚市人民政府编, 1990 年)、《三亚市第四次人大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三亚市人民政府, 1994 年)、省政 府批复的《三亚市政府 “关于申请批准修编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 ”的报告》、三亚市总规修编大纲的评审意见和座谈会纪要等。 此外,还参考和吸纳了由专业部门编制的有关 水资源 评价和供水规划、排水工程规划、环境及 生态 保护规划、燃气工程规划、 消防规划、防洪工程规划、旅游规划的有关成果内容。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基本 认识 三亚处于传统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三亚产业目标是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 这两个特征决定了三亚与其它城市不同的开发思路和开发特征。 三亚的目标是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 投入大、风险大、对软环境要求高是其产业选择带来的必然特征。 三亚独特的投 资特征使三亚必须走一条不同于传统城市开发模式的新思路,这一思路应紧紧围绕旅游业的特殊需要,创造出不同于一般城市的适合旅游生长的社会经济 生态 ( 包括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政策法规等软环境 )。 三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不能完全靠自身滚动实现其原始资本积累。 而没有最小批量的投入,三亚就无法跨越发展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所需的最低门槛。 这同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开发区的建设思路完全不同。 这也决定了国家等外部力量介入的必要。  本次总体规划调整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三亚的发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划分,帮助决策部门确定不同项目和地区在不同阶段投资的重点和优先。 指导思想 三亚市城市建设必须从国家和三亚的长远利益出发。 三亚城市发展的目标要从国际性城市的高度,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利益服务。 在这一前提下,逐步发展三亚经济使之适应国家对三亚的高度期待。 城市总体规划必须适应城市发展的目标,城市发展中要突出国际热带海滨旅游城市,要服从国际海滨旅游城市这一国家层次对三亚定位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遵循以下原则: 从国家利益出发确定三亚市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国际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 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城市用地空间功能布局。 逐步将资源配置协调到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方向上来。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配合消除经济过热的影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重视总体规划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继承和保留原有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合理原则和主体构思,从实际出发,有重点地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协调好近远期发展规划,合理调整用地功能、布局及规模,完善城市对外 交通 系统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布局,使城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重视城市 生态 环境的保护、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国家风景 名胜区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的关系,合理开发和保护风景旅游资源,避免城市建设对其造成的破坏。 借鉴国内外滨海旅游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成功经验,三亚市的城市规划应突出其国际性、现代性、地方性和热带滨海等方面的特色。 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此次调整主要目的应是从规划的角度消除泡沫经济带来的影响,因此调整的技术路线将以收缩为主。 换句话说本规划与以前工作最大的不同是采用 “减法 ”,而不是 “加法 ”。 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贯彻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深刻认识三亚市的特殊地位,突出三亚市热带海滨旅游城市特征,逐步向专业化城市的方向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 景观 ,提高环境质量。 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提高城市各项建设的品位和水平。 按照建设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的要求,塑造一流的美好的城市形象。 优化城市功能,调整用地布局, 整治无序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明确近期不得建设和未来长期控制建设的区域。 优质环境,优质利用。 为后人更好的发展留下余地。 明确近期整治与建设任务,提高环境设施水平,使城市环境有显著改善。 1990 年批准的总体规划实施概况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1990 年批准总体规划要点 1988 年版《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在三亚市的 1984 年制定的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海南建省后三亚面临的新的发展形势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