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绿色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产业,将为油料基地扩大提供了广阔空间。 XX市是“西菜东调”的主产区, 20xx年全市瓜菜总播面积 40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蔬菜 5万亩,精细蔬菜 15万亩,总产值 10亿元以上。 20xx年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品达到 20个,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近 70万亩,市内建成了屯河、天森、高台番茄制品、甘绿脱水蔬菜等一大批蔬菜加工企业,生产的蔬菜除满足本地消费市场、加工龙头企业需要外,大部分外销周边省市。 目前全市围 绕提质增效这个中心,抓好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鲜菜粗放经营内销向加工包装出口创汇转变,加快产、加、销一体化的蔬菜产业化步伐,力争把全市建成西北最大的设施蔬菜基地,高原夏菜基地及出口创汇蔬菜基地。 使全市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达到 10万亩,蔬菜总播面积达到 50万亩。 果树。 我市是葡萄和梨的适生区,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优良的光质特别适合经济林的发展。 地处北纬 38 度左右,最适合葡萄发展。 临泽小枣是特有树种,维生素 E 含量是 11 个 枣类品种含量最高的,临泽县被命名为“红枣之乡”。 苹果梨在上世纪 80 年代被评为金 奖,获得了中国一代梨王的称号。 经过近 10 年的发展,经济林实际面积和品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苹果、梨面积大幅度减少,红枣、葡萄和杏树面积增加。 截止20xx年底,全市经济林面积 20万亩。 已建成各类家庭小果窖 3200座,普通中小型果窖 40多处,建成 1200吨果品气调库 1 座,年果品贮存能力 4000 万公斤,贮藏增值达 1000 万元左右。 现有年加工 1500 万公斤酿酒葡萄鲜果生产能力的葡萄酒厂 1 处;建成滨河集团 100万公斤国风葡萄酒生产线等加工企业,年加工果品2710万公斤。 生产的祁连牌干红、冰白等酿酒葡萄打出了品牌,滨河 集团生产的国风牌葡萄酒在 XX 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临泽县生产的红枣杏仁露、枣酒、阿胶枣密、空心焦枣、公主枣、太子枣,红枣枸杞汁、红枣保健醋等产品市场销路较好。 在我市发展绿色红枣、葡萄、梨等果品产业最具潜力。 全市有草原 3257 万亩,可开发利用的荒地 420 万亩。 有各种农作物秸秆资源 150 多万吨,优质牧草 60 多万亩。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草畜产业发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草畜产业的决定》,各县(区)政府也相应的出台了扶持草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草畜产业工作,按照“两稳定、两加快” (即稳定猪、鸡生产,加快肉牛、肉羊规模扩张)的发展思 路,以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和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为根本出发点,坚持走猪产业集中繁育分散育肥、牛产业分散繁育集中育肥、羊产业山区繁育农区育肥的路子,狠抓项目建设、畜种改良、疫病防治、规模养殖及小区建设等重点任务的落实,草畜产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据统计,止 20xx 年上半年。 全市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 52 万头、 325万头、 110万只和 830万只,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 11%、 13%、 9%和 7%;出栏分别达到了 万头、 57 万头、 44 万只和 310 万只 ,同比分别增长 10%、 11%、 10%和 9%;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 、 万吨和 1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13%、 7%和 18%;水产品产量达到 700 吨,同比增长 42%。 新建成 15 个。 配混合饲料及秸秆青贮氨化利用技术得到普及,全市形成年生产配混合饲料 20 万吨,粗饲料加工 30 万吨,秸秆青贮氨化 40 万吨的生产能力;各类种畜禽场、牛改冻配点、瘦肉型猪繁育点、绵羊人工授精点、鸡孵化点等设施建设,可基本满足畜禽改良的需要,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由点到面全面展开,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生产的肉、蛋、奶在满足本地消费需求的同 时,还供应周边的兰州、西宁等地区。 第四章 项目所在区域的基本情况 社会经济概况 XX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北靠合黎山,东临武威,西接酒泉。 地理坐标为东径 97 20′至 102 12′,北纬 37 28′ 至 39 57′。 东西长 465公里,南北宽 148公里,海拔高度 1200米至 5565米。 XX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灌溉农业发达,素有“金 XX”之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基地,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被列为全国粮棉生产大县和平原绿化达标县。 全市土地总面积 ,占全省的 %。 全市所辖 58个乡(镇), 880个村委会, 565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 20xx年,全市 GDP达到 ,平均每年增加 ;人均 GDP达到 9821元,年均增长率 %。 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大口径财政收入 79048万元,农业总产值达 62167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7995元,农民人均收入达 3934元。 XX市作为国家重点产粮大市之一,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已初步确立。 已初步建成了年加工能力超过 50万吨的面粉加工业, 20万吨的玉米淀粉加工业, 19万吨的啤酒麦芽加工业, 2万吨葡萄酒的酒类酿造业,年制种能力达 4万吨的制种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农业生产资源 气象条件 : XX市地处西北内陆,属寒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夏季最高温度℃,冬季最低温度零下 ℃,年无霜期 156天,日照时数3085小时,气候宜人。 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长,光照资源丰富, 粮食蔬菜果品品质优良,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瓜果、蔬菜生产基地。 水利资源 :域内有黑河等大小河流 26条,天然径流量达 ,水资源量达 ,灌溉面积 万亩。 现有中水型水库 40余座,总库容量达。 建成干支渠 868条、 4395公里,其中高标准衬砌 639条、 2868公里,斗渠 4205条、 5086公里;田间配套面积 17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95万亩,形成了以中小型水库为 骨干,井灌、提灌为补充,渠道条田相配套的水利格局。 近年来, XX市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灌溉,在井灌区推广低压管灌、 U型渠配套,膜上灌 Jwe、温室滴灌、果树滴灌、喷灌、推广“旱地龙”保水吸水剂等,节水新措施得到推广应用。 土地资源 : XX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380万亩,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 境内地势平坦、集中连片、农田多属灌漠土,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属栽培各类农作物的理想土壤。 近几年通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建设,采用多施有机肥、秸秆还田、高茬收割、绿肥种植、配方施肥、深耕深翻、平田整地等生 物工程措施,一大批低产田得到改造,使土壤肥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全市建成高产高效示范田 ,地力的提高对优质粮食、蔬菜和其它农作物生长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机械、劳动力资源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有耕地、播种、收割、镇压机具配套的大中小型动力机械 ( 件 ),农产品加工机械。 全市现有农业劳动力 ,占农村总人口 %。 农业环境质量现状及分析 :市内无大型工业污染企业,空气新鲜,土地、水资源洁净,环境植被良好。 地下水水质良 好,适宜于发展绿色农业。 市内全年无霜期 156天,农业生产两季不足,一季有余,辅以合理结构茬口安排,完全可以一年两茬生产。 入世以来市上加大了对绿色农业发展的指导与扶持,化学品投入逐年降低,特别是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完全按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严格按标准使用,生产的面粉、玉米淀粉、啤酒大麦、无公害瓜菜、牛羊肉及以葡萄酿造业为主的部分产品得到国家绿色产品认证。 项目实施单位的基本情况。 项目实施单位 XX市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是我市农、林、畜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市县乡三级服务体系健全,农、林、牧业技 术推广基本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农民技术员、组有科技示范户的服务网络。 全市农业系统有市级农业科技推广单位 6个(农技、植保、土肥、园艺、种子、灌溉中心),现有职工 58人;县级农技推广机构 10个,现有职工 178人,其中技术干部 106 人,乡(镇)农技推广站 65 个,现有职工总数 269人,其中技术干部 238 人。 全市农业系统具有 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 31人,中级职称专业人员 110人。 林业系统现有 2个林业科学研究院, 7个林业科技推广站, 65个乡镇林业站,林业系统共有干部职工 16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333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技术人员 2人,硕士 10人,本科生 211人。 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4人,副高级技术职称的 27人、中级 156人。 畜牧系统有市县(区)两级畜牧管理及服务机构 31个,其中畜牧管理机构 7个,畜牧技术推广服务机构 24个;市县(区)两级有畜牧工作人员 48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232人,其中高级职称 18人,中级职称 109人,初级职称 85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