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探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加工 50~ 70 ~ YG 类 精加工 70~ 100 ~ 切断(宽度< 5mm) 50~ 70 ~ 此外,在安排粗、精车削用量时,应注意机床说明书给定的允许切削用量范围,对于主轴采用交流变频调速的数控车床,由于主轴在低转速时扭矩降低,尤其应注意此时的切削用量选择。 对刀点与换刀点的确定 工件装夹方式确定后,即可通过确定工件原点来确定工件坐标系。 如果要运行这一程序来加工工件,必须确定刀具在工件坐标系开始运动的起点。 程序起始点或起刀点一般通过对刀来确定,所以, 该点又称为对刀点。 在编制程序时,要正确选择对刀点的位置。 对刀点设置原则是:( 1)便于数值处理和简化程序编制;( 2)易于找正并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查找;( 3)引起的加工误差小。 对刀点可以设置在加工零件上,也可以设置在夹具或机床上,尽可能设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换刀点是指加工过程中需要换刀时刀具的相对位置点。 换刀点往往设在工件的外部,以能顺利的换刀、不碰撞工件和其他部件为准。 本零件将对刀点设在装夹后右端面中心,换刀点设在离对刀点 x、 z方向分别为 100, 100 的位置。 第二章 加工工序的设计 经过零件的工 艺分析,确定加工零件时采用调头加工,编程时尺寸公差取中间值。 工序一 确定工件坐标系 装夹毛坯 φ 60mm 外圆,平端面,对刀,将工件原点设在右端面中心(此端面为精加工表面,以后不再加工)。 换刀点选在离对刀点 x、 z方向分别为 100,100 的位置。 工件的装夹方式 对细长轴类零件,轴心线为工艺基准,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 φ58㎜外圆一头,使工件伸出卡盘 175 ㎜,用顶尖顶持另一头,一次装夹完成粗精加工(注:切断时将顶尖退出)。 加工刀具的选择 T0101—— 45176。 端面车刀 ,车端面,刀尖圆弧半径。 T0202—— 90176。 菱形外圆右偏刀,粗车外圆,刀尖圆弧半径。 T0303—— 80176。 菱形外圆右偏刀,精车外圆,刀尖圆弧半径。 T0404—— 3mm 外切槽刀,车槽,刀尖圆弧半径。 T0505—— 60176。 外螺纹刀,车螺纹,刀尖圆弧半径。 切削用量计算 根据《数控车削用量推荐表》 ,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 ( 1) 车端面时选择主轴转速为 500r/min; ( 2) 粗车外圆时,选取 Vc=120m/min, f=, ap=2mm,粗加工时直径为 60mm。 则:主轴转速: n =1000Vc/π d =[( 1000120 ) /( 60 ) ]r/min=636r/min 进给速度: F =fn = ( 636 ) mm/min=127mm/min 考虑刀具强度、机床刚度等实际情况,选择 n=600r/min, F=150mm/min,ap=2mm。 ( 3) 精车外圆时,选取 Vc=150m/min, f=, ap=,精加工时取直径 40mm。 则:主轴转速: n =1000Vc/πd =[( 1000150 ) /( 40 ) ]r/min=1194r/min 进给速度: F =fn=1194mm/min=考虑刀具强度、机床刚度等实际情况,选取 n=1200r/min, F=100r/min,ap=。 ( 4) 车槽时,选择 Vc=70m/min, f=,车槽时直径为 47mm。 则:主轴转速: n =1000Vc/π d =[( 100070 ) /( 47 ) ]r/min=474r/min 进给速度: F =fn= ( 474 ) mm/min=考虑刀具强度、机床刚度等实际情况,选取 n=400r/min, F=30r/min。 ( 5) 车螺纹时,主轴转速 n≤ ( 1200/P)- k, k 为安全系数,一般取 80。 则: n≤[ ( 1200/2) 80]/r/min=520r/min 考虑刀具强度、机床刚度等实际加工情况,选取 n=400r/min. 工序二 尺寸链的计算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基本尺寸减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上偏差减所有减环的下 偏差,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下偏差减所有减环的上偏差。 通过尺寸链的计算,算出零件右端长度为 63177。 确定工件坐标系 测量总长,计算端面车削长度,调头夹 φ 47mm 圆柱面,平端面,对刀,设置工件原点。 换刀点选在离对刀点 x、 z方向分别为 100, 100 的位置。 工件的装夹方式 夹 φ 47mm 圆柱面,加垫铜片,保护已加工表面,探出 80mm 左右,用百分表测量同轴度,并校正。 工艺路线 ① 粗车外圆。 基本采用阶梯切削路线,粗车 Φ56㎜、 SφS50㎜、 φ36㎜、 M30 ㎜各外圆段以及 锥长为 10 ㎜的圆锥段,留 1 ㎜的余量。 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探究(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