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论语中考真题文档(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反映出墨家主张 “ 兼爱 ”“ 非攻 ”。 请你先简要解释 “ 兼爱 ” 或 “ 非攻 ” 的意思,然后简答:重视 “ 修身 ” 和主张 “ 兼爱 ”“ 非攻 ” 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 4 分) ( 1) ( 2) 参考答案: (3 分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 忠 “ 与 “ 信 ” 是老师谆谆教诲、反复传授的修身之道,我是不是经常对照它来做呢。 (4 分 )解释兼爱:却 “ 兼相爱 ”。 也就是 “ 爱他人 ” ,博爱之意。 非攻:不发动战争,不攻伐侵略。 简答:示例:既要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又要关爱他人(或不侵害他人)。 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提高全民道德水准,才能消除对立,和睦共处。 这两者对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积 极意义。 八、 20xx 山东临沂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 6— 9 题。 [甲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乙 ] 子贡问政。 子曰 :“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 子贡曰 :“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 ?”曰 :“ 去兵。 ” 子贡曰 :“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 ?” 曰 :“ 去食。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用心 爱心 专心 7 立 ”。 (选自《论语》)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 2 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_________________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 _________________ ③ 足兵 兵 :: _________________ ④ 民信之矣 信 : _________________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8. [甲 ]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乙 ]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 3 分) 9.你认为 [甲 ] [乙 ]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 3 分) 参考答案: 6.①兵器 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③军备(军队) ④信任,信用 7.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 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9. [甲 ]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 [乙 ]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 “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20xx: 20xx 年云南曲靖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14 题。 《论语》十则 (一 ) 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 ——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二)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三 ) 子 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四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五 )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六) 于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用心 爱心 专心 8 (七)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八)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九 )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 )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 分 ) (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___________ (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 ___________ (3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之: ___________ ( 4)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而: ____________ 12。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 (4 分 ) (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 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 3 分 ) 14。 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 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 11。 (2 分 )答案:( 1)信:诚实。 (2)图:料想。 (3)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4)而:然后,表顺接。 12。 (4 分 )( 1)译文: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 2)译文: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 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 (对照着 )检查自己。 13。 ( 3 分 )见贤思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成人之美 (答题要点:写出一个给 1 分,增字减字不得分 ) 14。 (3 分 )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题示例:“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说的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强人所难。 20xx 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思而不学则怠 24( 20xx北京市燕山, 1114, 12 分) (二 )( 12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14 题。 《论语》十则 (一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用心 爱心 专心 9 (二)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三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四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五 )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六) 于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 后从之。 ” (七)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八)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九 )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 )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