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D.无论怎样改变 F 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1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 14 原子核,它放 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 7: 1,如图所示,那么碳 14 的衰变方程为 ( ) A. BeC 14501146 B. BeHeC 10442146 C. BHC 14521146 D. NeC 14701146 1 如 下 图所示的水平传送带静止时,一个小物块 A 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传送带左端冲上传送带,然后从传送带右 端 以一个较小的速度 v 滑出传送带;若传送带在皮 带轮带动下运动时, A物块仍 以 相同的水平速度冲上传送带,且传送带的速度小于 A 的初速度,则( ) 750 F θ O (物理试题)第 4 页 共 8 页 A.若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 A 物块仍以速度 v 离开传动带 B.若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 A 物块不可能到达传送带的右端 C.若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 A 物块离开传送带的速度仍可能为 v D.若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 A 物块离开传送带右端的速度一定大于 v 二、实验题( 13 题 14 题每空 3 分,共 12 分) 1如图所示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_______________ mm。 图中游标卡尺 (游标尺上有 50 个等分刻度 )读数为 _____cm.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OB 和 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右图甲,当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必须记录下两弹簧秤读数,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乙中的 F 与 F′中, _ __(填 F 或 F′ ) 一定与 AO 共线. 三、计算题(共 40 分) 1( 8 分)如图所示,细而轻的绳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 mA、 mB的球, mA静止在光滑半球形 表面 P 点,已知过 P 点的半径与水平面夹角为 60176。 ,则 BA mm : 的大小。 1( 10 分)如图所示,物体由静止从 A 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随后在水平面上作匀减速运动,。20xx-20xx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骑着自行车从她边上经过时,想对她说:我载你走吧。 可是每一次这句 话 都不曾说出口。 因为陈小米从未在意过我的存在。 她急过之后,要么推着单车走,要么干脆将车子 锁 在保卫处边上,走路回家。 这个时候,总会有人大声喊道: “陈小米,我载你回家吧。 ” 开始的时候,一听见这句 话 我心里就会紧上一紧,慢慢地就不再介意了。 因为我知道:陈小米不会搭任何人的单 车。 她低着头谁也不理,她宁愿走路回去。
; ( 1)求 t 关于 x 的函数表达式 . ( 2)求 应该派多少消防队员前去救火,才能使总损失最少。 20.(本小题满分 13 分) 2211 , l og ,1123 1 , 1 1 1 0 ,a aa f x xaxfx fxx f m f m m M 已 知求 ;判 断 的
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现发现 α、 b 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 保持 静止不动, 则 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 力等于 ( ) A. Mg + 2mg B. Mg + mg C. Mg + mg(sinα + sinβ) D. Mg + mg(cosα + cosβ) 14.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 0< μ < 1)。 现对木箱施加一个拉力 F
x 72y =1,焦点分别为 F1 ,F2 ,若抛物线 y2 =16x 以 F2 为焦点, 则离心率 e 的值为( ) A 3 B 34 C 423 D 34或 423 11. 已知复数 Z=x+yi( x,y R ) ,分别从集合 P= 0,2,3,4 ,Q= 0,2,1 中随机取出一个元素作为 x、 y,则复数 Z恰好为实数、 纯虚数的概率分别为( ) A 32 ,12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分 13. a= 0 )cos(s in dxxx,则二项式 6)1(xxa 展开式中 x2的系数为 _____. 14.复数 z=3+ai,满足 |z- 2|2,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 15.高一年级下学期进行文理分班,为研究选报文科与性别的关系,对抽取的 50 名同学调查得到列联表如下,已知 P )( 2 k ,
23 11. 已知复数 Z=x+yi( x,y R ) 分别从集合 P= 0,2,3,4 ,Q= 0,2,1 中随机取出一个元素作为 x、 y,则复数 Z恰好为实数、 纯虚数的概率分别为( ) A 32 ,121 B 32 ,61 C 31 ,121 D 31 ,61 12. 已知函数 y=f( x)是偶函数,当 x> 0 时, 2)1()( xxf ;若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