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复习(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2) NH3(氨) 有机物 ( 3)异养微生物大量繁殖,抑制了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 ( 4)检查该洗衣粉是否含有蛋白酶。 ( 5)胶片上蛋白膜消失时间的长短 45℃。 ( 6)丝质和羊毛衣料中含有蛋白质,使用该洗衣粉会损坏衣物。 ( 7)酶无毒,含量少,又能被微生物分解,不会引起水质富营养化( 2 分);而普通洗衣粉中含有大量的磷元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环境( 2 分)。 7.( 1)在无氧条件下培养 ( 2)错误: ② 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 10min; 改正: ② 在 98kPa 高压蒸气锅中灭菌 20min(答出 高压蒸汽灭菌 即可) 错误: ① 测定每管中谷氨酸的产量 改正: ① 测定菌体的细胞数目或测重量后再计算出细胞总重量 B.不同 pH 下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数量(或细胞总重量)统计表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Ⅰ1 Ⅰ2 Ⅰ3 Ⅱ1 Ⅱ2 Ⅱ3 Ⅲ1 Ⅲ2 Ⅲ3 Ⅳ1 Ⅳ2 Ⅳ3 Ⅴ1 Ⅴ2 Ⅴ3 细胞数目 (或细胞总重) 平均值 C.如图 高三生物强化训练 (8) 1.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 其中甲、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 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pH 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 编号 指标项 计 数 量 8 A B C D A.甲和丁 B.丁和甲 C.丙和乙 D.乙和丙 2.下图表示正常情 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情况。 若在 X 点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下列曲线中将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 3.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在体外可培养成细胞系 ②由中胚层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④癌变是细胞原癌基因从激活状态转为抑制状态的过程 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用的“语言”和“文字” ⑥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 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A. ①③⑤⑥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⑥ 4. 植物细胞膜对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表示某物质的浓度。 该物质可能是 ( ) A.叶绿素 B.生长素 C.纤维素 D.胡萝卜素 O2 的吸收量和 CO2 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 XY=YZ。 则在氧浓度为 a 时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 ) A.消耗的有机物相等 B.释放的能量相等 C.释放的二氧 化碳相等 D.消耗的氧相等 6.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 9 ( 1)在图二乙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 ATP 移动的方向是。 ( 2)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 (用图中字母 abcdeftgh 表示)。 图二中乙 — 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3)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 C3 化合物的含量。 ( 4)写出图一细胞中可能形成 CO2 的反应式: ( 5)某同学为研究某些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下面的(一)、(二)两个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测定的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如下(三)所示(种子呼吸作用 [实线 ]及植物光合作用 [虚线 ]的强度变化) 如图(一)和(二)所示,由漏斗向种子瓶内加入少量水(对应(三)图中 a 点) 后, ①曲线 ab 上升的原因是 ;曲线 cd 上升的原因是。 ②曲线 d 点后趋平说明。 ,回答下列Ⅰ和Ⅱ问题: Ⅰ、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探究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提出了甲、乙、丙三种设计方案, 请判断 是否都合理。 说明理由 ,并说出该实验的原理。 其主要步骤如下: 甲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 1014mol/L 的浓度溶液,剪取三种植株大小相似的枝条若干,随机分为 A、 B、 C 三组,浸泡一定时间,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 乙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 1014 mol/L、 1010 mol/L、 106 mol/L 三种浓度溶液,剪取某种植株大小相似的枝条若干,分为 A、 B、 C 三组, A 组枝条浸泡在 1014 mol/L 溶液中 10 min, 10 B 组 枝条浸泡在 1010 mol/L 溶液中 20 min, C 组枝条浸泡在 106 mol/L 溶液中 30 min,然后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 丙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 1014 mol/L、 1010 mol/L、 106 mol/L 三种浓度溶液,剪取某种植株大小相似的枝条若干,分为 A、 B、 C、三组,浸泡一定时间,然后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 上述三种方案是否都合理。 请说明理由 ,并说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1)甲方案: (2)乙方案: (3)丙方案: ( 4)实验原理 : Ⅱ、 下图是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关系的实验示意图,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 性研究实验 ( 1)如果选择 1 号和 2 号作为一组实验,实验中控制的可变因素是 ________。 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 2)若要了解玉米幼苗的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的关系,应选择实验 ___________。 ( 3) 2 号的实验结果是胚芽鞘生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