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师】 同学们还记得地球上有哪些全球性的盛行风。 请同学们看到学案,图中椭圆内表示均一的海洋,椭圆表示海岸线。 请在左边全球风带模式图中,填写六个风带的名称。 【师】 好。 谁来说说全球风带分布情况。 【生】 风带 【师】 好,请坐。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风带的方向,在右边的洋流模式图中推测画出箭头,表示洋流方向。 ( 复习风带分布,温故知新,并让 学生思考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将如何运动,进而引入下一个问题 —— 大洋环流的形成。 ) 【师】 好了没。 好。 同桌之间相互交换看看。 一致吗。 【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画大洋环流分布图的。 【生】 „„ 【师】 对不对呢。 我们一起来看,赤道南北两侧附近的海水受哪个风带的影响。 【生】 信风带 【师】 对,信风带。 在信风的吹拂下,同时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促使海水自东向西流。 由于它们分别位于赤道南、北两侧附近,所以我们称之为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师】 赤道洋流会这样一直向西运动吗。 洋流向西遇到陆地阻挡,会怎么样。 【 生】 „„ 【师】 对,方向会发生改变。 好,自东向西的南、北赤道暖流受地形阻挡,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大部分向高纬地区流动。 还有一小股自西向东回流。 由于它的方向正好与南、北赤道暖流的方向相反,所以我们称之为赤道逆流。 【师】 而向高纬地区运动的洋流到达北纬 40 度附近后,“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 这里有什么风带。 【生】 盛行西风 【师】 好。 盛行西风和地转偏向力挟持洋流向东流动。 由于这股洋流主要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形成,所以我们称之为西风漂流。 【师】 西风漂流继续向东,又会遇到陆地阻挡,其中大部分海水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低纬度海区流动,补偿了南、北赤道暖流。 这样在赤道和南北纬 40 度之间的海区,也就是中低纬海区分别形成一个闭合的大洋环流。 【师】 西风漂流还有一部分海水向高纬地区流动,受高纬地区的极地东风吹拂,又向南流动,汇入西风漂流。 这样在中高纬海区也形成一个大洋环流,构成全球的洋流分布模式。 (简单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洋流的形成,为后面归纳分布规律奠定基础。 ) 【师】 同学们画的也是这样的吗。 【生】 是。 【师】 好,我们总结一下,影响洋流方向 的因素有哪些。 【生】 盛行风向,地形轮廓,地转偏向力。 【师】 好。 我们知道根据性质,洋流可划分为暖流和寒流。 现在根据洋流模式图,请你分析哪些是暖流,哪些是寒流。 你来说。 【生】 „„ 【师】 好,请坐。 我们课本上是怎么描述洋流性质的。 好,下一位同。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 ( 9 分) (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 11 分) 13.( 20 分)( 20xx 年全国文综卷 I, 3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 1)判断 G 河自 N 点至 M 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8 分) ( 2)指出 G 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 1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具有某些性质 ,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性质的推理 ,叫做归纳推理 ,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简称归纳) 从部分到整体,个别推出一般 2 类比推理的概念: 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性,推测其中一类事物具有与另一类事物类似的性质的推理,叫做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从特殊到特殊,个别推出个别 学生分小组讨论: 结合学案内容,分组组讨论下列问题: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通过讨论
a a a a 1 1 1( ) 02 2 1 1a a a a ∴ f(a)g(a)。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解析式、函数图象、识图能力、图形的组合等,充分借助图象信息,利用面积问题的拆拼以及等价变形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解题思路:图形面积不第 14 页 共 32 页 会拆拼、数形结合 、等价转化。 例 16. 设曲线 C 的方程是 3y x
内容: a 官职向男性公民开放; b 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c 500 人会议通过抽签组成并“轮值”执政; d 陪审法庭形成,主司法、监督; e 十将军委员会权力扩大:(军政大权); f 公职津贴制度、观剧津贴。 意义: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罗马法形成过程:产生-发展―形成 A.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标志:《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五世纪中期 B.发展阶段:公民法:前 3 世纪之前
学习与探究,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 3.探究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探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和基本情况。 4.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组织一些再现历史情境的活动,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对本课的史实可联系必修 1 专题去学习。 5. 掌握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学会辩证思维
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 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学法导航 】 1.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 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2.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