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导与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伯特爱因斯坦( 1879~ 1955),美籍德国物理学家。 1879 年 3 月 14 日诞生在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中。 1900 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 1901 年入瑞士国籍。 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 年,因受纳粹迫害,移居美国。 1940 年入美国国籍。 1955 年 4月 18 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 遵照他的遗嘱,不发讣告,不举行公开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 火化时按照他的书面遗嘱:免除所有花卉布置以及所有音乐典礼。 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他的主治医生贺维博士认为如此伟大的大脑,应该进行研究,所以他便把爱因斯坦的大脑保留了下来,并切成 200 片带走。 但至今没有结论„„ 【 同步训练 】 1.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过程。 下图是意大利某著名物理学家及其发明的望远镜,其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是基于他 A.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强调严密逻辑体系 B.研究行星运动取得重大成果 C.用数学方法和逻 辑体系描述宇宙运动 D.对宇宙的认识动摇宗教神学的基础 2.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正是站在那些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才建立起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这座大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基督教原理》发表 B.《物种起源》发表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 D.《纯粹理性批判》发表 3. 20xx 年 8 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 26 届大会投票决定,冥王星不再是行星,太阳系将只有八个行星。 当时冥王星的发现是依据 A.偶然的天文观测 B.伽利略的“日心说” C.牛顿经典力学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4.英国著名学者罗素写道:“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纪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在 17 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 ”这一“辉煌科学”的重大意义在于 A.改变了 19 世纪的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位置的看法 B.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C.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 系的近代科学 D.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5. 1945 年,当爱因斯坦得知美国的原子弹给广岛、长崎人民带来的灾难后,痛心疾首,悔恨自己当初的一大理论研究。 这一理论是 A.落体定律 B.量子假说的提出 C.经典力学的创立 D. 相对论中质能转换的原理 6.从 17 世纪初的经典力学到 20 世纪初的相对论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 ①任何科学成就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发现 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 ③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 ④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