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导与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参议院的限制;德国皇帝任命帝国政府的宰相,宰相不由选举产生,所以不对议会负责帝国议会虽是立法机构,但所有法案都须经过皇帝和联邦议会批准。 ( 3)官员和代表产生方式方面:法国总统和参议院议员由选民间接选出 ,众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德国皇帝世袭,宰相由皇帝任命,联邦议会代表不经选举,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 总之,法国的代议制比较完善,德国的代议制不够完善和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四、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权力之比较 德国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 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不由议会选举,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任期长短完全取决于皇帝。 而英国立宪制下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 相负责。 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外交上代表国家,作为英联邦首脑维系英联邦,国王游离于政党政治之外,无权废止法律。 【 学法导航 】 综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人类为了享有真正的民主自由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 学习民主政治在法国和德国确立的艰难历程,体会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与历史作用。 我认为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第一,通过线索图,再现法兰西共和国之路的艰难,例如:法国近代政体的演变。 法兰西第一共国( 17921804 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4 年)→波旁王朝复辟( 18151830) →七月王朝( 18301848)→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9481852 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2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1940 年) 第二,对法、德民主政治特点的学习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即结合德国和法国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当时欧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的因素去探寻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从而对知识的掌握由浅显到深刻,学习的过程也由简单的记忆到主动的探究。 第三,通过史论结合分析方法,比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 帝国宪法》的特点,归纳出两部宪法的异同。 同时以这两部宪法为参照,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 第四,注意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不要把本课的法、德政治制度与当今这两国的政治制度 【 小资料 】 法治的宣言:波茨坦郊外的老磨坊 130 多年前德国波茨坦发生过的一起“磨坊主告国王”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但轰动了当时德国,也成为世界法制史的一个经典案例。 1866 年,德国普鲁士大公国(德国的前身)的国王威廉一世想修建自己的行宫,但被一座又残又旧的大风车磨坊挡住了,因此他下令拆掉它。 可是,旧磨坊的犟老头软硬不吃,连国王给的钱也不要。 于是威廉一世命令御林军强行拆除,老磨坊顿时被夷为平地。 老头子在废墟上。高中历史必修1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导与练(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间的关系,并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的观点”等政治原理去分析不同时期近代化思想形成的原因,理解在近代各派别的政治主张及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 【 小资料 】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林则徐 (1785~ 1850 年 ),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人。 累官至湖广总督,道光时奉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办禁烟事。 清道光年间
伯特爱因斯坦( 1879~ 1955),美籍德国物理学家。 1879 年 3 月 14 日诞生在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中。 1900 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 1901 年入瑞士国籍。 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 年,因受纳粹迫害,移居美国。 1940 年入美国国籍。 1955 年 4月 18 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 遵照他的遗嘱,不发讣告,不举行公开葬礼,不建坟墓
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 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学法导航 】 1.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 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2.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 3)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3.京剧的主要艺术特色 ( 1)虚拟化:中国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 戏曲表演受限于舞台,表现手法上体现虚拟性或写意性,超越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具体表现在舞台布置、人物化妆、人物服饰和舞台行动等方面。 ( 2)综合性:京剧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与内容,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都有所体现,并且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
的至高无上。 1793 年,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亲自为它奠基,于 1800 年落成并开始使用。 以后又经不断修缮扩建,才达到目前的规模。 这座长达 751 英尺,宽 350 英尺的大厦,正中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可容纳二三千人,大厅四周的墙壁和圆穹形的天花板上满是记述美国独立战争和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巨幅油画和壁画。 大厦的北厢为参议院,大会场内悬挂着一面硕大的美国国旗,旗前面是议长的席位
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 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 热点追踪 】 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开展 为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由民革中央、中国文联、中央文史馆、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及全国政协书画室联 合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