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导与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 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 热点追踪 】 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开展 为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由民革中央、中国文联、中央文史馆、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及全国政协书画室联 合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及由民革中央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中国同盟会会员墨迹、民革全国书法作品展览” 20xx 年 7月 27 日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为期一周,两个展览共展出作品近 450 幅。 该展览作品既有辛亥革命前辈的珍贵遗墨,又有当代书画名家的新作,也有社会人士、民革党员热情参与的作品。 展览艺术地再现辛亥革命这一伟大运动中的英雄人物事件,激发人民大众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其中也不乏描绘祖国山河雄伟、壮阔之作,以赞颂祖国繁荣富强和抒发爱国之情。 【 同步训练 】 1. 广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发祥地,也是孙中山革命活动的主要基地。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 A.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 B.明确提出了民族 .民主 .反帝思想 C.是比较完整的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 D.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的土地纲领 2. 1906 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绝无寻仇之理。 „„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使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表明孙中山 ①正确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 ②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③认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④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A .①②③ B . ② ③ 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 1905 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 ”这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清 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B.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 D.已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 4.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符合 5.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是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在美国的 支持下建立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6.“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