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导与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割香港岛;第二次增开 11 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 10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②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 第一次,中国领土、领 海、司法和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 ③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 热点追踪 】 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销烟”重新开放 记者 20xx 年 6 月 24 日从广东东莞鸦片战争博物馆获悉,闭馆 2 年多、重新布展的《虎门销烟》主馆正式完工,对外开放。 数百件真实可贵、鲜为人知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料和历史场景在《虎门销烟》主馆再现。 专家称,《虎门销烟》新馆在目前中国纪念馆的展陈水平中, 至少领先 5 年。 据介绍,作为鸦片战争博物馆的重要展陈,新的《虎门销烟》主馆面积 2300平方米,展线长度 450 米,分为序厅、鸦片由来、鸦片贸易、禁烟历程、虎门销烟、尾声六个部分,通过 280 多幅历史图片、 240 余件套文物、 10 个大小景观、数幅油画和国画,形象地展示了虎门销烟壮举,再现 172 年前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展馆开放后, 200 多件珍贵文物将首次与游客见面,其中包括鸦片战争前期,从英国、美国等国输入中国的一些银器、漆器及象牙雕刻物;还有鸦片战争时,描绘大批中国人吸食鸦片后、显露惨状的外销画卷及外销 瓷器;还有一大批材质各异的鸦片烟枪和吸食鸦片的烟具。 鸦片战争博物馆负责人表示,为了让新的《虎门销烟》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工作人员经过多年努力,一方面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关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文献档案和史料,走访大量的文物专家和收藏家,丰富《虎门销烟》展览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走访国内外的文物收藏家、文物专家,通过他们的帮助,在英国、美国及香港、澳门等地征集到了百余件鲜为人知的、真实反映林则徐销烟及鸦片对国人产生危害的文物。 从事纪念馆展陈工作 40 余年的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前副馆长俞乐滨对《虎门销烟》展馆非常赞赏,他称,《虎门销烟》展陈了大量充实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历史照片等,并恰当发挥利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可以说是中国纪念馆的明珠,她的展陈水平就目前中国纪念馆展陈水平而言,至少领先 5 年。 【 学法导航 】 1.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影响等重要史实,初步理解中国近代历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2.探究鸦片战争爆发及失败的原因,通过总结两次鸦片 战争的内容,分析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 小资料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及其特征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 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 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 半殖民 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帝国主义入侵封建国家后,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发展;国家形式上保持独立和主权,而实际上政治、经济都被帝国主义所控制的社会形态。 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后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社会经济看,封建的自然经济由于资本入侵而开始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仍然是广大农村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城市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占优势的是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