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导与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将在 20xx 年纪念甲午海战 118 周年时上映。 20xx 年 9 月 8 日 15: 00,冯小宁将独家做客腾讯微访谈,与你畅聊《甲午大海战》。 20 年前,冯小宁曾导演讲述甲午海战的《北洋水师》; 20 年后,冯导重新选择了这个历史题材,是因为“愧对这个题材”,觉得当时没有足够的技术条件去真实地还原历史。 冯导也曾严肃地表示,“这部电影是有精神追求的,是通过感人的故事让人去思考,对年轻人产生触动和影响。 ” 【 学法导航 】 1.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认识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 2.结合侵华条约的内容,探 究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掌握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评价历史事件。 3.通过分析比较《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加深对列强侵华战争危害的理解,掌握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并确立的过程,理解列强的侵华把中国一步一步推向灾难的深渊而中国的战败源于社会制度的腐朽。 5.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明确爱国要有理性,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化必须兼顾。 【 小资料 】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指的是 19 世纪末俄、德、法为了各自的侵略利益,联合干涉日本,要求归还中国的辽东半岛的事件。 19 世纪末,沙俄为争霸远东,开始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 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 4月 17 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中有关割占中国的辽东半岛给日本的规定,损害了俄国扩张中国东北的既定目标。 条约签字当日,俄国即联合德法两国进行干涉,要求日本退出辽东半岛,否则在海上将采取共同军事行动,迫使日本答应让出辽东半岛。 1895 年11 月 8 日,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驻华公使林董在北京签订〈中日辽南条约〉,规定中 国将库平银 3000 万交与日本后,日军三个月内从辽东半岛撤走。 随后三国以干涉还辽有功,强迫清政府给予租借军港、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的特权,沙俄则逼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逐步使中国东北成为沙俄势力范围。 【 同步训练 】 1.《马关条约》中对小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的是 A.赔款两亿两白银 B.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增开通商品岸 D.割让台湾 2.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