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提供实验的知识支持。 实验过程中哪些物质具有氧化性,充当氧化剂;哪些物质具有还原性,充当还原剂。 O2 是氧化剂, Fe2+是还原剂;在维生素 C与 Fe3+的反应中, Fe3+是氧化剂,维生素 C 是还原剂。 实 验 物 质 准 备 【板书】在黑板上将亚铁离子和维生素 C 归为还原剂一类;将三价铁离子和氧气归为氧化剂一类。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想一想还有哪些物质具有氧化性,哪些物质具有还原性。 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来,并说明你的理论依据。 【板书】板书总结,将学生提到的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分类写在黑板上。 思考和小组讨论、回答 学生 5: Cl2 具有 氧化性,可以作氧化剂。 其理论依据有:第一、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来说, Cl2 能与还原剂金属钠反应生成氯化钠,说明 Cl2 具有氧化性。 第二、从化合价的角度来说,氯元素从能零价降低到一 1 价,所以具有氧化性。 第三、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来说,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很容易得到 1 个电子达到 8 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 Cl2 具有氧化性。 学生 6:金属具有还原性,可以作还原剂。 在置换反应中一些金属阳离子和酸中的 H+作氧化剂,体现氧化性。 学生 7:一些分解反应,如 KMnO KClO H2O2分解制 O2,说明它们具有氧化性,可作氧化 剂。 学生 8:还可以从化合 通过对已学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分类和总结,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之前初步了解和掌握所要研究物质的种类和性质。 为实验探究的进行打下基础和提供思路。 价上判断,有些物质中含有高价态元素,例如高锰酸钾中的锰元素其化合价为 +7价,氯酸钾中的氯元素其化合价为 +5 价,都有降低的趋势所以具有氧化性。 学生 9:硫具有多种价态,硫酸中的硫元素为 +6价,应该具有氧化性。 初中老师提过浓硫酸和硝酸具有氧化性。 学生 10:一些非金属单质据有还原性,例如氢气、碳等。 初中学过氢气还原氧化铜,碳还原氧化铜。 学生 11:还有一些非金属化合物也具有还原性,例如初中学过的一氧化碳,它也能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工业炼铁也是用它还原三氧化二铁的。 实验 探究 的 方案 【布置任务】我们可以从化合价、原子结构、已知的化学性质和反应三个围度来考虑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还原性。 下面进行今天的实验探究活动,验证托各小组讨论、汇报实验设计思路: 学生 12:先进行假设,预测出托盘中的物质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对物质进行分类。 再从中选出一种具有氧化性的通过前面知识与方法的准备,让学生自行思考设计出实验探设计 与 活动 开展 盘里的物质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 在进行实验之前,请同学们两人一组,讨论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探究方案。 【引导提问】刚才同学说的思路非常好,请同学们在思考一下具体的实验方案,怎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性质实验。 【实验要求】两人为一组,在点滴板中进行实验。 只有用到铜片的实验在带胶塞的小试管中进行。 注意:实验之前,先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物质和一种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进行反应,看看他们的反应结果怎样,能不能进行反应。 从而验证这两种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讨论 ,汇报具体实验方案: 学生 13:先对盘中物质进行分类,我们预测其中的氯水、高锰酸钾、浓硝酸、三氯化铁溶液是氧化剂;而铜片、氯化亚铁、碘化钾是还原剂。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先确定一种还原剂,让它与所有的氧化剂进行反应,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再选出另一种还原剂,让他再与所有的氧化剂进行反应,这样依次类推,既不会落下任何一个实验,又能提高实验速度。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有的组实验非常有序,有的组没有优化试剂滴加的顺序,速度较慢。 究的思路与方案。 通过对实验方案和思路的 汇报总结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实 验 探 【组织汇报】下面我请几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实验情况。 各小组同学派代表汇报。 学生 8:① KMnO4 与 KI实验探究的总结分为多究 的 总 结 与 反 思 【板书】老师对每一组同学汇报的结果进行板书,并进行分类。 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补充,归类总结出以下实验方案。 碘化钾与高锰酸钾、浓硝酸、氯水的反应;。高中化学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加深。 答案: C 5. 下列分子中的 14 个碳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 解析: B项中 — CH2CH3基团可以通过旋转而位于萘环所处的平面上。 D项中,同时连在两个苯环上的那个碳原子,如果它和苯环共平面,则它连接的 — CH3和 H,必然一个在环前,一个在环后,因此甲基碳原子不可能再在苯环平面上。 答案: D 6. 始祖鸟烯
的一个小店里做事, 20 岁起在纱厂里当职员,从小目睹了资产阶级对广大工人和劳动人民所进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并亲身经受了资本主义带来的苦难,所以他对被压迫者非常同情,他曾说,世界充满财富,但到处笼罩着贫困。 因此,他总想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财产公有的社会。 1800 年,欧文与苏格兰一个工厂主的女儿结婚,并被任命为这个厂的经理,管理着 2500 多个工人。 这样
议等史料,在学习“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基础上,了解并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 2.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前后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伟大历史意义。 3.比较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异同,认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4.国共两党若干原则的一致性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但是二者的阶级利益不同,又最终导致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区分胶体和溶液;制备 Fe(OH)3胶体,应将 FeCl3的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并加热煮沸而得到;胶体微粒不能通过半透膜,而小分子和离子可以通过半透膜,即利用渗析法可以分离提纯胶体; D 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 % 答案 : C 点拨: 正确把握胶体、溶液等分散系的概念以及其性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如胶体和溶液都是均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能通过半透膜,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
79── 20 世纪 80 年代── 1992── 1995── 20xx──20xx)。 3.认识“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4.台湾统一的进程要注意从积极方面分析两岸关系的发展,同时不能忽视阻碍两岸统一的两大因素。 5.可联系德国分裂和统一的问题以及朝鲜的分裂问题。 学习时要注意两岸交流 的扩大,“三通”的实现,祭祖
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贵 ”、“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华民族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会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 20xx年 12月 12日《人民日报》) 6. 下列关于 “和合”思想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礼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