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区分胶体和溶液;制备 Fe(OH)3胶体,应将 FeCl3的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并加热煮沸而得到;胶体微粒不能通过半透膜,而小分子和离子可以通过半透膜,即利用渗析法可以分离提纯胶体; D 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 % 答案 : C 点拨: 正确把握胶体、溶液等分散系的概念以及其性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如胶体和溶液都是均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能通过半透膜,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而不能通过半透膜,浊液不能通过滤纸和半透膜;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具有;分离提纯胶体可以利用渗析法等。 【例题 4】 “纳米材料”( 1 nm = 10- 9m)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领域及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 “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对所得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定是溶液 ②能全部通过半透膜 ③有丁达尔现象 ④可以全部通过滤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纳米材料”指的是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故“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的分散系是胶体,应具有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粒子可以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等。 答案: D 点拨: 解答该题关键是理解题给信息,获得相关知识,并迁移到胶体的相关性质来分析作答。 掌握了胶体的性质就能顺利解决该题。 【例题 5】 已知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在土壤中施加含氮质量相同的下列化肥,肥效最差的是 A. (NH4)2SO4 B. NH4HCO3 C. NH4NO3 D. NH4Cl 解析: 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所以容易吸附阳离子,如果氮元素全部在阳离子中肥效就不会丢失。 硝酸铵中有一部分氮元素在阴离子硝酸根中,而其它三个答案的氮元素全都在阳离子铵根中,故 C答案肥效最差。 答案: C 点拨: 本题考查里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及其应用。 只有对其原理理解透彻,才能作出正确选择。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电荷,因此 胶粒可以吸附异性电荷。 【例题 6】 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 在这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 ②硫酸镁溶液 ③硅酸胶体 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凝聚的。高中化学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提供实验的知识支持。 实验过程中哪些物质具有氧化性,充当氧化剂;哪些物质具有还原性,充当还原剂。 O2 是氧化剂, Fe2+是还原剂;在维生素 C与 Fe3+的反应中, Fe3+是氧化剂,维生素 C 是还原剂。 实 验 物 质 准 备 【板书】在黑板上将亚铁离子和维生素 C 归为还原剂一类;将三价铁离子和氧气归为氧化剂一类。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
加深。 答案: C 5. 下列分子中的 14 个碳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 解析: B项中 — CH2CH3基团可以通过旋转而位于萘环所处的平面上。 D项中,同时连在两个苯环上的那个碳原子,如果它和苯环共平面,则它连接的 — CH3和 H,必然一个在环前,一个在环后,因此甲基碳原子不可能再在苯环平面上。 答案: D 6. 始祖鸟烯
的一个小店里做事, 20 岁起在纱厂里当职员,从小目睹了资产阶级对广大工人和劳动人民所进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并亲身经受了资本主义带来的苦难,所以他对被压迫者非常同情,他曾说,世界充满财富,但到处笼罩着贫困。 因此,他总想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财产公有的社会。 1800 年,欧文与苏格兰一个工厂主的女儿结婚,并被任命为这个厂的经理,管理着 2500 多个工人。 这样
79── 20 世纪 80 年代── 1992── 1995── 20xx──20xx)。 3.认识“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4.台湾统一的进程要注意从积极方面分析两岸关系的发展,同时不能忽视阻碍两岸统一的两大因素。 5.可联系德国分裂和统一的问题以及朝鲜的分裂问题。 学习时要注意两岸交流 的扩大,“三通”的实现,祭祖
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贵 ”、“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华民族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会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 20xx年 12月 12日《人民日报》) 6. 下列关于 “和合”思想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礼之用
/()Sx的图象大致是 二、填空题 11. y=x1,x=1,x=2,y=0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____. 12. 如图 是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及其尺寸,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13. 若多项式 10109910103 )1()1()1( xaxaxaaxx ,则 9a 14. 请阅读下列材料:若两个正实数 a1, a2 满足 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