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试题练习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面上倾角为 α 的斜面匀速下滑.则 ( ) A. A、 B 间无摩擦力 B.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tanα C. A、 B 间有摩擦力,且 B 对 A 的摩擦力对 A 做负功 D. B 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15. 某同学在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时, ( 1)该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小正方体木块,用实验桌上的一把游标卡尺测出正方体木α m1 m2 第 5 题图 α B A v v m v 1 M O N O t 1 t 2 t 3 t 4 t ( a ) ( b ) 块的边长,如图乙所示,则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为 ▲ cm; ( 2)接着用这个小正方体木块把小车轨道的一端垫高,通过速度传感器发现小车刚好做 匀速直线运动 . 设小车的质量为 M, 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为 a,并用刻度尺量出图中 AB 的距离为 l( a l 且已知 很小时 tan sin ),则小车 向下滑动时受到的 摩擦力为 ▲ ( 3)然后用细线通过定滑轮挂上重物让小车匀加速下滑,不断改变重物的质量 m,测出 对应的加速度 a,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加速度 a 与所挂重物质量 m 的关系的 是 ▲ 1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A=3kg、 mB=1kg 的物块 A、 B 置于足够长的水平面上, F=13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一起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已知 A、 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分别为 μA=、 μB=,取 g=10m/s2.则 ( 1) 物块 A、 B 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 ( 2) 物块 A 对物块 B 的作用力为多大。 ( 3)若物块 A、 B 一起运动的速度 v=10m/s 时,撤去水平力 F,求此后物块 B 滑行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 :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 9 m/s 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 S0= m 处作了标记,并以 V= 9 m/s 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 L= 20 m。 求: ⑴ 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 a。 ⑵ 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m a O m a O m a O m a O A B D C 5 (cm) 图乙 3 4 5 0 10 A B l 图甲 18. 如图所示,用大小为 10N、方向与水平地面成 370 角的拉力 F,拉动静止物体从 A 点运动到相距 15m 的 B 点时速度达到 6m/s。 立即撤去 F,物体沿光滑弧形轨道滑到 C 点,然后返回水平。高三物理试题练习卷(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已知该飞机的质量为 3600kg ,飞机的机翼面积为该鸟翅膀面积的 1000 倍,那么,此飞机水平飞行的速度为多大。 4一颗在赤道平面内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其轨道 半径 r =3R ( R 为地球半径) . 已知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 g . ( 1 )求该卫星的运行周期. ( 2 )若卫星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 0.某时刻该卫星出现在赤道上某建筑物的正上方,问
服中应用了一百三十多种新型材料。 其中多数是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合成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世界上每年合成的近百万个新化合物中约 70%以上是有机化合物。 诺贝尔奖获得者 、学术观看,振奋,自豪 创设前沿科技与有机合成密切关联的情景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界公认的有机合成之父、美国著名化学家伍德沃德说过:在上帝创造的自然界的旁边,化学家又创造了另一个世界。 有 机 合 成 思 路 探 究
/()Sx的图象大致是 二、填空题 11. y=x1,x=1,x=2,y=0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____. 12. 如图 是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及其尺寸,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13. 若多项式 10109910103 )1()1()1( xaxaxaaxx ,则 9a 14. 请阅读下列材料:若两个正实数 a1, a2 满足 a12+
lace where art treasures have been saved for everyone to enjoy. 56. On the whole, . . an art museum called the Louvre . an Italian artist named Leonardo da Vinci . a king of France named Francis I .
装置。 要是有机物充分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此装置是否可行。 【提问】氧气怎样获得。 【讲述】这里提供了两套制氧装置,一种是 2KMnO4 K2MnO4+ MnO2 +O2↑ ;两一种是 2H2O2 === 2H2O +O2↑。 下面分别是对应的装置图: (Ⅰ) (Ⅱ) 【提问】我们的目的是源源不断地得到充足的 O2,用哪套装置更好。 【提问】那此装置得到的是纯氧吗。 【追问】如何排除 H2O
(Ⅰ)求 {}na , {}nb 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 nnab的前 n 项和 nS .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12(cos)( 2 xxf, xxg 2sin211)( . ( 1)求函数 )()()( xgxfxh 的单调递减区间 . x y O 1C 2C 3C 4C ( 2)设 0xx 是函数 )(xfy 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