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紊乱及血气分析临床应用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四 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临床应用 五 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的关系 六 代偿作用 七 单纯性酸碱失衡的类型、判断、处理 八 混合型酸碱失衡类型、诊断、处理 四 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临床应用 原发 原发 代偿 完全代偿 预计代偿公式 代偿极限 失衡 变化 反应 时间 代酸 HCO3— ↓ PaCO2↓ 1224h PaCO2=— +8177。 2 10mmHg 代碱 HCO3— ↑ PaCO2↑ 2436h △ PaCO2=△ HCO3177。 5 55mmH 呼酸 PaCO2↑ HCO3— ↑ 急性 :510分 HCO3— 升高 34mmol/L 30mmol/L 慢性 :7296h △ HCO3— =△ PaCO2177。 4245mmol/L 呼碱 PaCO2↓ HCO3— ↓ 急性 :510分 △ HCO3— =△ PaCO2177。 18mmol/L 慢性 :4872h △ HCO3— =△ PaCO2177。 1215mmol/L 注: 1:有 “ △ ” 者为变化值 , 无 “ △ ” 为绝对值。 2:代偿极限:指单纯性酸碱失衡代偿所能达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1 首先通过动脉血气确定 pH、 PaCO HCO3— 三个参数 , 结合临床确定原发失衡; 2 根据原发失衡确定合适公式; 3 将计算结果与实测 PaCO2或 HCO3— 相比较做出判断 , 凡落在代偿范围内的为单纯性酸碱失衡 , 落在范围之外的为混合型酸碱失衡。 4 若为并发高 AG代酸的混合型酸碱失衡 , 则应计算潜在的 HCO3— 与计算的预计值相比。 内容 一 基本概念 二 常用指标 三 阴离子隙( Anion Gap, AG) 四 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临床应用 五 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的关系 六 代偿作用 七 单纯性酸碱失衡的类型、判断、处理 八 混合型酸碱失衡类型、诊断、处理 五 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的关系 1 酸中毒与电解质 二者可互为因果。 钾 :升高。 原因: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 肾小管 H+Na+交换增加 , K+Na+交换减少。 钠 :一般在正常范围。 氯 :见于高氯性酸中毒 , HCO3— 下降 , Cl— 增高。 钙 :结合钙转为游离钙 , 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总之 , 酸中毒与钾 、 氯关系密切 , 与钠 、 钙 、 镁关系不大。 2 碱中毒与电解质 钾 :降低。 原因: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 肾小管 H+Na+交换减少 , K+Na+交换增加。 钠 :一般在正常范围 , 关系不恒定。 氯 :下降 , 可为原因 , 又可为结果。 与 HCO3— ( 二者互为消长 ) 、 K+( 二者常同时存在 ) 关系密切。 钙 :游离钙减少 , 可产生手足搐搦。 内容 一 基本概念 二 常用指标 三 阴离子隙( Anion Gap, AG) 四 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临床应用 五 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的关系 六 代偿作用 七 单纯性酸碱失衡的类型、判断、处理 八 混合型酸碱失衡类型、诊断、处理 六 代偿作用 代偿 :指决定酸碱平衡的代谢或呼吸分量改变时 , 另一个量继发变化进行调节的过程。 肺代偿由 CO2排出量实现 , 肾代偿由肾小管排出或保留 H+、 回收或排出HCO3— 来实现。 六 代偿作用 (一)代偿规律是 : 1 原发 HCO3— 升高,必有代偿的 PaCO2升高;原发 HCO3— 下降,必有代偿的 PaCO2下降; 反之也相同,原发 PaCO2升高,必有代偿的HCO3— 升高,原发 PaCO2下降,必有代偿的HCO3— 下降。 2 原发失衡变化必 大于 代偿变化。 六 代偿作用 代偿规律的结论 : 1 原发失衡决定 pH的走向; 2 二者呈相反变化 , 必有混合型酸碱失衡存在。 如:PaCO2升高同时伴有 HCO3— 下降 , 肯定为呼酸合并代酸; PaCO2下降同时伴有 HCO3— 上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