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师考试难点讲解(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剔除不合理的数值时候,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㈣直接比较法(用于仅某个或者几个基本特征 的有差异下,运用关键在于因素调整) ( KP34 页) 资产评估价值=参照物成交价格 ( 1-价格折扣率)( 2- 3) 注意: 从公式的含义可以推知:本公式假设被评估对象享受的价格折扣比参照物大。 而实际评估工作中,并不能够这么肯定,我将教材例 2- 1 修改一下,大家看看解法 【修改后例 2- 1】评估某拟正常变现的资产,参照物是快速变现资产,在评估基准日与其完全相同的快速变现价为 10 万元,经评估师综合分析,认为快速变现的折扣率应为40%,则被评估资产价值接近于 万元。 10=资 产评估价值 ( 1- 40%),所以资产评估价值= 10247。 ( 1- 40%)= 万元 ( KP35 和 58 页) ( 1)生产能力比例法 数学表达式一般表述为: 所以:被评估资产评估价值 =参照物成交价格 ( 2)资产价值与其功能呈指数关系的情况,通常被称作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数学表达式一般表述为: (参见下面的内容) ( KP38 页,成新率价格调整法) 资产评估价值 =参照物成交价格 评估对象成新率 /参照物成新率 资产的成新率=资产的尚可使用年限 /(资产的已使用年限 +资产的尚可使用年限) ㈤直接比较法使用频率高的方法( KP39- 43 页) 方法一:市场售价类比法 (主要因素有): ⑴ 时间(交易日期)因素( KP36- 、 98- 100、 175) ⑵ 容积率因素 ( KP176 页) ⑶ 交易情况因素( KP 175 页) ⑷ 土地使用年限因素( 页) ⑸ 区域因素( KP41 页) ⑹ 个别因素(包含功能、实体特征和质量等)( KP133 页 实体状态因素) : 在这方面,语言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对系数的计算结果的差异,下面归纳出一般的方法和技巧。 大家考试以此为准。 ( 1)时间因素(就是物价因素,实质上这和成本法中的物价指数调整法基本相似) 注意: “平均每月或者每年价格上涨 X%”和 “每月或者每年价格上涨 X%”两种说法使得时间因素对调整因素的影响的不同 说法一:当说明是 “平均每月或者每年价格上涨 X%” 评估对象的价值 /参照物的价值 =100( 1+ X%n) /100 说法二:当说明是 “每月或者每 年价格上涨 X%” 评估对象的价值 /参照物的价值 =100( 1+ X%) ^n/100 说法三:当说明是 “从参照物交易日到评估基准日价格上涨 X%” 评估对象的价值 /参照物的价值 =100( 1+ X%) /100 说法四:价格指数法告诉物价变化情况 ① 物价指数法的有关定义: Ⅰ 、定基物价指数: 是以固定时期为基期的指数,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以 100%为基础,当物价指数大于 100%,表明物价上涨;物价指数在 100%以下,表明物价下跌。 例如某类设备的定基物价指数计算过程如下,经过统计得到了第二列的该 类设备的市价平均价格。 实际运用中往往省略百分号。 表 4- 1(教材 98 页) 年 份 该类设备实际 均价 定基物价指数 =当年实际物价 /基年物价 定基价格变动指数 =(当年实际物价 基年物价)/基年物价 1999 (基年) 50 100% 20xx 103%=*100% 3%=( ) /50*100% 20xx 53 106%=53/50*100% 6%=( 5350) /50*100% 20xx 54 108%=54/50*100% 8%=( 5450) /50*100% 20xx 55 110%=55/50*100% 10%=( 5550) /50*100% 20xx 56 112%=56/50*100% 12%=( 5650) /50*100% 20xx 115%=*100% 15%=( ) /50*100% Ⅱ 、定基价格变动指数与定基价格指数的关系 某年的定基价格指数= 1+该年的定基价格变动指数 Ⅲ 、物价指数与定基价格指数关系 物价指数 =评估基准日的定基物价指数 /参照物成交日的定基物价指数 比如上表中, 20xx 年相对于 20xx 年的价格指数= 112/106= % Ⅳ 、物价变动指数与物价指数关系 物价指数= 1+物价变动指数 比如上表中, 20xx 年相对于 20xx 年的价格变动指数= 112/106- 1= % Ⅴ 、环比物价指数(记作 等,教材 37 页公式 2- 7- 2, 99 页公式 4- 3): 本年的定基物价指数与上年定基物价指数的商 Ⅵ 、环比物价变动指数(记做 a1,a2……,an 教材 36 页公式 2- 6- 2 和 57 页) 本年的定基物价指数比上年定基物价高出的部分与上年定基物价指 数的商 环比物价指数= 1+环比物价变动指数 年 份 定基物价指数( %) 环比物价指数( %) 环比变动物价指数 1999 100 20xx 103 103=103/100 3%=( 103100) /100 20xx 106 =106/103 %=( 106103) /103 20xx 108 =108/106 %=( 108106) /106 20xx 110 =110/108 %=( 110108) /108 20xx 112 =112/110 %=( 112110) /110 20xx 115 =115/112 %=( 115112) /112 ② 价格指数法在评估中运用的计算公式为: =参照物资产交易价格 评估基准日资产定基价格指数 /参照物交易日资产定基价格指数 =参照物资产交易价格 [( 1+评估基准日同类资产定基价格变动指数) /( 1+参照物交易期日同类资产定基价格变动指数) =参照物成交价格 价格指数 ( 2-- 7) =参照物成交价格 ( 1+物价变动指数) ( 2-- 6) =参照物成交价格 ( 2- 7- 2)( 4- 3) =参照物成交价格 ( 1+a1) ( 1+ a2) …… ( 1+ an)( 2- 6- 2) ③ 适用条件 评估对象与参照物之间仅仅有时间因素存在差异的情况,且时间差异不能过长 ( 2)容积率因素 在正常情况下应首先搜集城市关于容积率标准的规定,测定容积率与地价的相关系数。 然后,用比较案例容积率的相关系数与待估土地容积率相关系数进行对比,求得容积率修正系数。 计算公式为 例题:某城市土地容积率修正系数见下表 容积率 相关系数 如果确定比较案例宗地地价每平方米是 800 元,容积率为 ,被估宗地规划容积率是,则待估宗地容积率修正系数计算如下: 容积率修正系数= = ,以待估宗地为 100,比较实例及待估宗地容积率与其相比,每上升或下降 ,地价往上或往下修正 %。 (这和教材 178 页的例题相似) A B C 待估 宗地 容积率 参照物 A 修正系数= 100/100{1+[( - ) /]*%}= 100/ 参照物 B 修正系数= 100/100{1+[( - ) /]*%}= 100/106 参照物 C 修正系数= 100/100{1+[( - ) /]*%}= 100/ ( 3)交易行为(情况)因素 ① 原因 市场一般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 价格的形成往往具有个别性,需要将交易中由于非市场的原因引起的价 格偏差予以剔除,使其成为正常的交易价格 ② 公式 评估对象的价值 /参照物的价值 =100/100( 1177。 X%) 要注意理解什么情况下使用- X%(参照物价格由于各种原因价格较正常价格偏低),什么情况下使用 +X%(参照物价格由于各种原因价格较正常价格偏高)。 ③ 需要修正的情形 Ⅰ 、有特殊利害关系的经济主体间的交易; Ⅱ 、交易时有特别的动机,这以急于脱售(价格交正常价格低,需要比正常值 100 低,这个时候公式中为- X%)或急于购买(价格交正常价格高,需要比正常值 100 高,这个时候公式中为 +X%)最为典型 Ⅲ 、买方或卖方不了解市场行情,往往使房地产交易价格偏高( +X%)或偏低(- X%) Ⅳ 、其他特殊交易的情形。 如契税本应由买方负担,却转嫁给了卖方( +X%)。 Ⅴ 、特殊的交易方式。 如拍卖、招标等( +X%) ( 4)土地使用年限的修正系数 评估对象的价值 /参照物的价值 =( 1-( 1+ r)- m) /( 1-( 1+ r)- n) 这个公式原理就是收益法折现的原理,在 177 页,不需要死记。 m:被评估土地的剩余使用年限 n:参照物的土地剩余使用年限,注意在基准地价调整法中这个值应该 是法定的最高出让年限 ( 5)当分别告诉参照物和被评估对象的因素的数值大小时( KP41 页区域因素修正)。 被评估对象的价值 /参照物的价值 =被评估对象该因素的数值(有时候不一定是 100) /参照物该因素的数值。 ( 6)其他个别因素(个别记忆)。 记住教材的 133 页的实体状态调整内容。 同时参照教材 178 页,表格对土地状况的修正给出条件的表达方式:直接告诉调整百分率,事实上就是假设分子是 100,对分母在 100 的基础上做调整。 方法二:价值比率法( KP42 页)【参见习题班第 10 章综合题第 3 题】。 教材 42 页采用的价值比例为成本市价比例(=市价 /合理成本)以及市盈率(=每股市价 /每股盈利)。 同时教材 377- 382 页的参考企业比较法和并购案例比较法就属于价值比例法的运用,有一定可能考 381 页类型的综合计算题,解题步骤如下: 确定价值比率的关键在于两点: ( 1)对可比企业的选择。 判断企业的可比性存在两个标准 :行业标准和财务标准 当然需要选定 3 个及以上参照物:比如表 10- 5 中,选了 A、 B 和 C 公司 ( 2)对可比指标的选择。 在寻找参照企 业的过程中 ,为了降低单一样本 ,单一参数所带来的误差 , 国际上通用的办法是采用多样本、多参数的综合方法。 比如表 10- 5 中,选定了市价 /销售额、市价 /账面价值、市价 /净现金流量 ,并求出各个指标的平均值: 比如表 10- 5 中,计算出了参照物 A、 B 和 C 公司的市价 /销售额、市价 /账面价值、市价 /净现金流量三个指标的数值,并计算出了三个指标的平均值。 、账面价值和净现金流量。 (被评估企业的 销售额、账面价值和净现金流量),得出根据各个指标计算出的评估价值。 ,剔除异常值,将剩余的评估值平均就得到被评估企业的价值。 ㈥间接比较法( KP43 页) (或者说和前面方法的区别在于)---参照物特殊 参照物是被估价资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市场标准(标准可以是综合标准、分项标准)。 : 不要求参照物与评估对象必须一样或者基本一样。 只要求参照物与评估对象在大的方面基本相同或者相似。 ( 1)基准地价修正法--参照 物是基准地价 注意在修正土地年限的时候,参照物即基准地价的年限是国家法定的最高出让年限。 必须记住国务院确定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 ① 居住用地 70 年; ② 工业用地 50 年; ③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 50 年; ④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 40 年; ⑤ 综合或者其他用地 50 年。 ( 2)路线价法(我认为也可归为此类)--参照物是路线价 ① 划分路线价区段:地价相等、地段相连的带状地段 ② 确定标准宗地 沿主要街道的宗地中选定的深度、宽度和形状标准的宗地。 标准深度是指标准宗地的临街深度。 临街深度是指宗地离开街道的垂直距离 ③ 评估路线价 路线价是标准宗地的单位价格 ④ 深度百分率表 单独深度百分率 大小为标准宗地深度一定比例的各小地块(该地块的深度是确定的)面积价格占路线价的百分率,即为单独深度百分率 单独深度百分比实质上指的是在标准宽度下,各个小的地块的深度不同,则该地块的价格不同,深度越深(距离道路越远),则价格越低 比如:某深度地块的价格是 40[元 /(标准宽度)米 .该地块深度 ] 累计深度百分率 累计深度百分率= ∑各段单独深度百分率 平均深度百分率 平均深度百分率 = 累计深度百分率 247。 宗地深度 标准深度 ⑤ 计算宗地价值 宗地总价=路线价 累计深度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