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畜类及海产品的深加工项目申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采用详估法计算,参照国内同类项目,考虑企业实际规模,年需流动资金估算为 1000 万元, 18 铺底流动资金按流动资金的 30%估算为 300万元。 (六)规模总投资估算 按照国家对投资规模控制的要求,流动资金总额的 30%作为项目的铺底流动资金,计算投资规模的项目总投资,为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及铺底流动资金之和,即 8950 万元。 详见附表(总投资估算表) (七)项目资本金 按照《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 1996】 35 号文)要求,本项目资本金应不低于规模总投资的 20%,即为 1984万元。 (八)投入总资金 根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项目总投资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全部流动资金组成。 本项目总投资 =8920+0+1000=9920 万元。 九、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入总资金为 9920 万元,所需资金由 ******食品有限公司自筹。 19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第一节 发展规划 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关于东部沿海地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重点发展附加值高、创汇高、技术含量高和能源、原材料消耗低的产业及产品,多利用一些国外资金、资源,求得经济的 持续快速发展和更好效益的政策。 ******市 的城市定位为:面向韩国的门户,以制造业和海洋产业为支柱的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 在市域城镇规划体系上, ******市 将形成 “一城两区,两带三圈 ”的结构。 一城两区即崖头中心城、石岛片区、成山片区。 其中,崖头中心城和石岛片区相向发展,逐步对接,围绕桑沟湾形成 80 万至 100 万人的大 ******;两带即东部沿海蓝色产业带、西部内陆绿色产业带;三圈即形成中部以崖头为中心的城镇圈、南部以石岛为中心的城镇圈、北部以成山为中心的城镇圈。 在产业集群上, ******市 规划提出,借势 联动、海陆并举,环境优先、工业强市,极化中心、协调发展。 即借力半岛城市群,对接日韩协作区,积极参与区域竞争与合作,取得双赢;海上 ******、陆上 ******互动发展,一体化整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生态安全格局,创造和保持优越的生态环境;打造制造业基地,培养产业集群,以工业为龙头 20 实现经济高速高质发展;集中优势,培育壮大中心城市, 2020 年成为中韩交流的重要门户城市,增强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和现代化服务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坚持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 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在市域产业发展策略上, ******市 提出营造地方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重点培育汽车、造船、电子、海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联系,提高企业交易效率。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发展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加大基础设施、有技能的劳动力群体和信息服务三大公共要素的投入。 旅游业以建设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大力发展海洋生态旅游、度假、休闲娱乐服务体系。 本项目主要是海带的加工,属海产品加工产业,符合 ******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本项目主要是禽类、畜类及海产品深加工, 属无污染项目,符合 ******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第二节 产业政策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 不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0年本)》“限制类”和“淘汰类”中,可视为允许建设的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项目的建设是在当地政府规划用地范围之内,符合 ******市城市发展规划。 所在地交通便利,取水方 21 便,其选址合理。 第三节 行业准入分析 目前,我国尚无本项目的生产无行业准入标准。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山东省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符合 ******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项目选址合理。 在 ******市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提高当地就业率,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 第三章 原材料供应及配套建设条件 第一节 原材料供应 本项目所需原材料主要为禽类、畜类及海产品,主要原 22 材料年需求量见下表。 主要原材料消耗量一览表 序号 原料名称 年需求量 1 禽类 2800 吨 2 畜类 4500 吨 3 海产品 2600 吨 第二节 配套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气温:历年平均最高气温 历年平均最低气温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 )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 ) 降水:历年平均降水量 历年最多降水量 历年最少降水量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属于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地貌,自然地势南高北底、东高西底,局部略有起伏。 经现场勘察,拟建场地底层结构稳定,层位及厚度变化不大,无其他不良地质作用,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场地稳定,适宜作为建筑场地,场区地震设防烈度为 7度,场区最大冻土深度。 23 二、基础配套条件 交通 项目所在区域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运 输有保证。 供水 场区供水设施由 ******水务集团统一建设营运,满足场区用水需求。 供电 本项目供电主要用于生产、照明需要。 根据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以及办公需要,年用电量估算为 25万千瓦时。 通信 有线通信、移动通信、有限电视网、宽带网络实现全区覆盖。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节能减排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 企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 24 准,强化管理措施,自觉节能减排。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不消耗重要的 资源,但也应加强管理,厉行节约,降低生产成本。 企业节能减排。 要加强科学管理,靠严格的制度规范生产全过程,充分调动员工节能减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通过引进新工艺、新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通过技术改造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第一节 节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本项目遵循以下节能标准和节能规范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国家发改委发布《“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地决定》(国发【 2020】 28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 目录》( 2020年本);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 2020】 28 号文件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地实施意见》;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20)。 第二节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一、项目各项能耗指标 25 用水 本项目根据生产和生活需要以及劳动定员,年用水约810 立 方 米 / 年。 依 据 《 综 合 能 耗 计 算 通 则 》( GB/T25892020)发布的参考系数,新水折标准煤系数为 ,则该项目新水的能耗计算为 煤。 用电 本项目根据生产 设备和工艺以及生活需要,年用电量估算为 25 万千瓦时/年。 依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25892020)发布的参考系数 ,折合标准煤为 吨。 蒸汽 本项目根据生产设备和工艺以及生活需要,年用蒸汽量估算为 150 吨/年。 依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25892020)发布的参考系数 ,折合标准煤为 吨。 二、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 供水 该项目供水由 ******市自来水公司供应,项目供水可就近接入城市自来水管网满足供应。 供电 26 项目供电由 ******市电业局供应,完全能够满足本项目的用电需求。 电信 项目区域内已有电信局的电话电缆和宽带网络电缆,项目通讯需求可保证。 三、能耗指标分析 能源是现代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节约能源是我国长期的战略任务,随着工业生产地发展,能源的消耗在日益增加,合理利用能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项目投产后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保证。 本项目采取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以尽量减少能耗,使企业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综合能耗指标:。 第三节 节能措施分析 本项目在设计中采用如下节 能措施: 配电设备选用节能型产品,照明选用节能型光源和灯具; 设计中应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严禁使用铸铁阀门和螺旋升降式水嘴,强制推广使用陶瓷密封水嘴和一次冲洗水量为 6升的坐便器。 加强设施管理,经常检查设施的完好情况,及时检修有问题的设备。 27 详细制定各生产工序节能降耗考核指针,提高定额覆盖率; 设备选取用高效节能型产品,工艺设计时充分考虑生产连续运行及动力负荷分布,合理确定设备功率,提高设备的负荷率,减少能源消耗。 节约用电,配电室低压侧各路干线均设计量装置。 配电室内低压电器补偿,也 可考虑在大容量的设备上设单独无功补偿,提高供电功率,节约能源。 照明灯具、取暖降温设备等均选用节能型的,以减少电能消耗。 建筑节能措施 ( 1)所有建筑基本采用南北朝向的布置,有利于减少夏季太阳辐射热,冬季增加太阳辐射热,减少采暖负荷,达到节能效果。 各单体建筑之间的日照间距较大,满足日照时数要求,不仅对室内卫生、采光及自然通风有利,冬季入射到玻璃窗和墙上的太阳辐射,直接供给室内一部分热量或使外围护结构升温,可减少采暖负荷,达到节能效果。 ( 2)建筑节能应该分为两部分,一为外围建筑,包括墙体、屋顶与门 窗;二为室内空调与暖气设备。 适当控制建筑体形系数,建筑外形尽可能规整,避免不必要的凹凸变化;加强门窗、外墙、屋顶和地面的保温,采 28 用高效保温材料复合,使用多层门窗,用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等新型墙体材料代替实心粘土砖;严格控制窗墙比,满足寒冷地区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的限制;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选用密封性能好的门窗并加密封条,用密封材料填实穿墙管线连接处裂隙;在夜间加强保温的条件下,适当开大南窗,以增加太阳热能的获得;建筑围护结构的外表面采用浅色饰面材料。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禽类、畜类及海产品的深加工项目申请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