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外汇与汇率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2)汇率波动超过政府认定的一定幅度,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买卖外汇入市干预;( 3)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 4)各指定准许经营外汇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对客户买卖外汇。 (5)19 第五章 外汇与汇率 第三节 汇率与币值、汇率与利率 (5)20 第五章第三节 汇率与币值、汇率与利率 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 1. 币值是一个常用的概念。 从国内角度考察,它相当于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称为货币的 “ 对内价值 ” ; 引入汇率概念,一国货币的币值还可以用另一国的货币来表示,称为货币的 “ 对外价值 ”。 (5)21 第五章第三节 汇率与币值、汇率与利率 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 2. 货币的对内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货币购买力的统计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作;要使各国的货币购买力可比,更是巨大的工程。 3. 国与国之间货币购买力之比,与汇率所标示的货币兑换比率,往往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也称之为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偏离。 (5)22 如何理解货币对内价值、对外价值、货币购买力、汇率之间的关系。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就是该国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决定,因此货币的对内购买力通常与一国国内物价水平呈反向相关关系。 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货币的对内购买力等于该国国内物价水平的倒数。 所谓货币对外价值是指一国货币对外的兑换能力,通常通过汇率来表现,兑换的外币越多,说明对外价值越高,反之则反是。 一般来说货币的对内价值是决定其对外价值的基本依据,但二者之间经常发生较大幅度的偏离,这主要是因为货币的对外价值不仅取决于对内购买力的大小,还要受外汇市场上货币供求状况变化的影响, 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各种汇率理论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因此,货币的对内价值、货币的对外价值、货币的购买力、汇率等是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群。 (5)23 汇率的决定 1. 不同货币的可比性:铸币平价( 铸币平价 —— 金币本位制条件下两国金属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铸币平价是金币本位制条件下决定汇率水平的基础,实际市场汇率是随着外汇市场供求变化,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的 );货币购买力(信用货币制条件下) … 2. 外汇的供求: 多么高深的汇率理论也摆脱不了外汇供求对比必将使决定本币承受对外贬值或升值压力这一基本判断。 (5)24 汇率决定的 西方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借贷说 1. 国际借贷说也称国际收支说, 是美国经济学家葛逊 在 1861年提出的,他以金本位制度为背景,较为完善地阐述了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他认为, 汇率的变化是由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引起的,而外汇的供求主要源于国际借贷。 2. 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外汇应收)多于流动负债(外汇应付),外汇的供大于求,外汇汇率下跌;反之,则外汇汇率上升。 (5)25 第五章第四节 汇率的决定 汇率决定的国际借贷说 3. 外汇供求取决于进出口和货币资本的流出入;而它们又取决于 国内、外国民收入;国内、外价格水平;国内、外利率水平以及人们对未来汇率的预期值等因素。 因而有均衡汇率模型:  efdfdfd riiPPYYfr ,,(5)26 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最有影响的汇率理论 购买力平价说是瑞典经济学家 卡塞尔 率先提出的。 其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需要外币是因为外币在其发行国国内具有购买力,相应地人们需要本币也是因为本币在本国国内具有购买力。 因此: 1. 两种货币的汇率应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而货币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