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流水线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996(件 /分) 2。 各产品的加工劳动量在总劳动量中的比例: 1 9 1 9 9 62818571 9 1 9 9 63218751 9 1 9 9 6402020CBA解: 3。 各产品在流水线上的节拍:  件)(分件)(分件)(分/1857/1875/2020,2,10CBAiiIrrrniNFr第三节、装配线平衡 装配线平衡 又称 工序同期化 ,就是根据流水线节拍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组织的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节拍或节拍的整数倍。 对装配线实行平衡技术,其 目的 是使所设计的装配线所需工作地数最少,同时使各工作地作业间尽可能接近节拍,减少忙闲不均的现象,并符合高效率和按节奏生产的要求。 一、为什么要进行装配线时间平衡 例: 某装配线有 6道工序,其作业顺序和工序时间如下 : ( 节拍为 5分钟 /件) 3 ③ ① ② ④ ⑤ ⑥ 2 3 1 缺点: 1 浪费了时间资源。 2 出现了忙闲不均的现象。 3 浪费了人力资源。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对装配线的工作进行新的组合分析,重新组合工作地。 二 、 进行装配线平衡的内容 (原则 ) 1 按工序先后顺序,合理地把作业分配给每一个工作地。 2 每个工作地综合作业时间要尽量接近节拍,并使装配 线所设计工作地最少 3 各工作地空闲时间要少,工作地之间负荷均匀,以保证流水线时间损失最低 3 ③ ① ② ④ ⑤ ⑥ 2 3 1 重新组合后只有三个工作地: Ⅰ ①② Ⅱ ③⑤ Ⅲ ④⑥ 4分钟 三、 装配流水线节拍 节拍: 流水线上连续出产两件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一般用 r表示。 r= =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计划期内计划产量 Fe N 例:某流水线计划日产量为 150件,采用两班制生产,每班规定有 21分钟停歇时间,计划不合格品率为 2%,计算流水线节拍。 r= Fe N = 8*2*60( 21*2) 150*( 1+2%) = 6(分 /件) 四、 进行装配线平衡的步骤 1。 确定装配流水线节拍, 2。 计算装配线需要的最少工作地数 Smin,设 ti为工序 I的工作时间。 3。 组织工作地。 ( 1)保证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 ( 2)每个 工作地的工序时间之和 ( Tei)不能大于节拍 (Teir) ( 3)各工作地的时间尽量接近或等于节拍(Tei→r) ( 4)应使工作地数目最少 Smin= ∑ti r 四、 进行装配线平衡的步骤 对装配线进行平衡,要使时间损失系数尽可能小。 %1001 rSTrSsieli 4。 计算工作地时间损失系数 l时间损失示意图 工作地 时间 节拍 1 2 4 5 3 1eT2eT3eT5eT4eTr五、 装配线平衡的方法 1。 试凑法 对于工艺过程比较简单,装配关系不复杂的装配线,可以直观判断,组合工作地。 2。 穆迪 扬法( MoodieYoung) ( 1) 试凑组合工作地,使 工作地的工序时间之和 :Tei→max,Tei≤r, 工作地数 Sij→min ( 2) 在不违反工序优先顺序的前提下,找出Temax中与 Temin中单个工序之间的所有可能的交换,并使 Temax的减少和 Temin的增加均小于(TemaxTemin) (3)重复步骤( 2) 装配线平衡例子 例:有一装配线由 12道工序组成,节拍为 10分钟 /件,试进行装配线平衡。 ② 5 ①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3 3 4 6 5 2 6 1 4 4 7 工作地 工序 Tei 差 1 ①② 8 2 2 ④⑤ 9 1 3 ③⑥ 9 1 4 ⑦⑩⑾ 10 0 5 ⑧⑨ 7 3 6 ⑿ 7 3 试凑 50121 iiTT损失系数和平滑系数计算: %1001 rSTrSsieli=( 6050) /60*100%=% siee iTTSI12)(m a x= ② 5 ①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3 3 4 6 5 2 6 1 4 4 7 工作地 工序 Tei 差 1 ①② 8 2 2 ④⑤ 9 1 3 ③⑥ 9 1 4 ⑦⑩⑾ 10 0 5 ⑧⑨ 7 3 6 ⑿ 7 3 工作地 工序 Tei 差 1 ①② 8 1 2 ④⑤ 9 0 3 ③⑥ 9 0 4 ⑩⑾ 8 1 5 ⑦⑧⑨ 9 0 6 ⑿ 7 2 调整 1: 试凑 1: 试凑 1的结果: • 损失系数和平滑系数计算: %1001 rSTrSsieli =( 6050) /60*100%=% siee iTTSI12)(m a x= ② 5 ①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3 3 4 6 5 2 6 1 4 4 7 工作地 工序 Tei 差 1 ①② 8 1 2 ④⑤ 9 0 3 ③⑥ 9 0 4 ⑩⑾ 8 1 5 ⑦⑧⑨ 9 0 6 ( 12) 7 2 工作地 工序 Tei 差 1 ①② 8 1 2 ④⑤ 9 0 3 ③⑥ 9 0 4 ⑩⑾ 8 1 5 ⑦⑧ 8 1 6 ⑨ (12) 8 1 调整 2: 调整 1: 试凑 2: 损失系数和平滑系数计算 : %1001 rSTrSsieli =( 6050) /60*100%=% siee iTTSI12)(m a x= 2 所以,可以提高节拍至: 9分钟 /件 损失系数可降低到: %1001 rSTrSsieli =( 5450) / 54*100% = % 试凑 2的结果: • 节拍由原来的 10分 /件降为 9分 /件,提高效率 10%; • 选择 6各工作地。 即: 装配线平衡表 最终选择试凑 2的结果 平衡后工作地 1 2 3 4 5 6 平衡前工作地 1, 2 4, 5 3, 6 10, 11 7, 8 9, 12 装配线平衡方法 3。 分支定界法 它是运用分支定界并寻求最新活动节点的原理,先求出可行的工序组合方案,然后一面依靠返回检查,消除明显的不良工序组合方案,一面求出能使装配工序数为最少的工序组合方案。 3。 分支定界法 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4 6 10 5 7 5 6 4 1 步骤 1 列出所有可能作为第一工作地的工序组合方案。 例:装配关系如图 节拍 r = 16分钟 方案 11:① ② ③ , Te11=15min 方案 12:① ② ④ , Te12=16min 最少工作地数: Smin=[T/r]=3 3。 分支定界法 步骤 2 求出第一工作地各编组方案对装配线所需最少工作地数,公式为: 式中: Sij根据第 i 个工作地中第 j 个编组方案计算的所需最少工作地 . Teij 已分配和正在分配编组的各工序定额时间 . T所有工序定额时间之和。   rTTiS e i jij本例中: T=48, r=16 Te11=15 Te12=16 S11=1+[ ]= 4 4815 16 S12=1+[ ]=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