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镇问题村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布不均匀,春夏多,秋冬少,年总蒸发量 1150mm,相对湿度 80%以上,年日照时数为 1700 小时。 光、热、水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茶叶等农作物生 长 湖北省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极为重视,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作作为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健康水平,构建农村环保体制的大事,重点将以下地区作为示范区域:一是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区域范围内,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的连片村庄;二是需要通过连片整治才能根本解决的“问题村”集中地区;三是可以充分发挥连片整治效果的引用水源区和重要湖库周边地区;四是已有一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基础的地区(包括已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整理、基本建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并给予一定的项目建 设资金支持。 湖水人民政府和绿影村村委会极为重视所辖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的建设,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部署。 绿影村还成立了以村委主任为组长,各村民小组代表为的本村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区域内环境整治工作,计划对所属的绿影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进行综合治理。 绿影村群众对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要求也极为迫切,积极性高,愿意投工投劳。 第四章 建设方案 一、建设规模与内容 绿影村为了响应国家环保号召,配合花树区城市发展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发展 自身乡村的优势,计划对本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进行综合建设整治。 建农户生活污水收集管 3000 米,检查井 150 个;建 3000 平米人工湿地一个;建公共厕所 6 座、总建筑面积 平方、拆除厕所 60 幢;建中心村庄垃圾池 10 座、建垃圾中转站 1 座,人工垃圾收集车 2 辆、自装卸式垃圾车 1 辆;建垃圾中转站一个规划建筑面积平方米。 整治村庄村民生活污水处理率≥ 8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 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95%。 二、建设项目。 该工程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雨水由村庄现有明沟或暗渠收集,就近排入池塘、河流等水体,并应定时清理维护沟渠,防止被淤泥淤积堵塞。 ①项目区生活污水处理概况 农户的生活污水为洗浴用水和餐饮用水, COD 和 BOD5 较低, COD 在200300mg/L、 BOD5100200mg/L。 绿影村位于集镇所在地,大力发展自身乡村优势项目。 为了配合绿影村经济发展和花树区城市发展对周围环境的要求。 ②项目区生活污水处理水量测算 根据《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GB500142020 等确定,人用水量标准 50L/人天,猪用水量标准 20L/人天,家禽用水量标准 3L/人天。 绿影村最高日污水量见表下表: 表 41:绿影村用水量及污水量预测表 序 号 用水项目 数量 用水量标准 L/人天 最高水量 m3/天 备 注 序 号 用水项目 数量 用水量标准 L/人天 最高水量 m3/天 备 注 1 人口 2123 50 2 猪 100 20 3 家禽 20200 3 4 小计 5 未预见用水 最高日用水量 15% 6 合计 7 污水量 用水量的 85%计 ③项目区生活污水处理措施 考虑到绿影村位于湖水政府所在地,该村污水采用 DN400 水泥硷管收集和排放;农户的生活污水经配备的污水管收集后,排入村人工湿地进行集中处理;人工湿地面积 3000 平方米,水深 米,可满足该村生活污水 15 天以上的停留,人工湿地种植象草,通过处理后,生活污水的 COD 和 BOD5含量可大幅降低。 经人工湿地净化降解处理后 COD≤ 30mg/L、 BOD5≤ 1O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三类水标准,可作为农田灌溉用水再利用。 经测算,该工程最高日污水量为 ,设计处理水量 180 m3/d,用DN400 水泥硅管能满足输水要求。 DN400 水泥硅管总长 3000 米。 该项目生活污水收集管采用 DN400 水泥硅管,人工湿地利用村庄的池塘或山坑平整挖深砌石埂改造而成。 绿影村生活污水收集管和人工湿地面积见下表: 表 42:绿影村污水收集管及人工湿地面积表 序 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人工湿地 平方米 3000 湿地种植象草 2 DN400 水泥砼管 米 3000 该工程采用畜禽粪便与生活垃圾分离处理制。 畜禽粪便由村庄内农户自行集中收集堆肥后,运往自村农田做肥料使用。 ①项目区生活垃圾概况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成分日趋复杂,塑料制品含量增加,同时,农业有机肥的使用率明显下降,使垃圾处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像湖北省绝大数农村一样,虽然绿影村环保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全村目前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还没有任何进展,从总体上看,这方面的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工作形势仍很严峻,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在绿影村各种生活垃 圾污染物中,农业污染尤为突出。 地膜、塑料大棚的使用,对农业增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②项目区生活垃圾处理方针、原则 随着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推进,改变农村生活面貌,提高农村人口居住环境成为了发展的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