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设备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入槽通电 带电入槽 裸露阳极 电场分布均匀、易维修 极液管理 管式阳极为浸入有效面积 板式、弧型浸入正面面积 与工件面积比: 1: 4 ~ 6 阳极面积 手动控制 自动控制 电泳涂装中使用隔膜阳极是为了维持槽液的酸量平衡 • 前处理输送方式 RoDip3与摆杆输送链的对比 • PVC喷涂线 • 密封胶 涂于车身须防止水渗入的部位。 主要功能是防止焊缝渗水透气、提高车身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 密封胶烘干后应具有弹性和良好的附着里,使其受振动时不开裂或脱落。 目前密封胶、车底涂料都采用 PVC系列材料,主要由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填充料、附着力增强剂、稳定剂、防止发泡剂等构成 • 防声防震吸声片 • 车底涂料 其功能如下: ⑴提高车身底板的耐腐蚀性;⑵对外来冲击具有缓冲作用;⑶防止由发动机、路面接触和车身振动产生的噪音;⑷起绝热作用;⑸对焊接和铆接处间隙和凹坑起到密封胶的作用等。 喷涂厚度达 1~3mm,一般涂在车身的挡泥板内部、车轮罩内部、发动机罩内部底板、下纵梁等部位。 • 中间涂层涂装 • 中涂的目的是改善被涂物表面平整度和光滑度,以提高涂膜的丰满度和鲜映性。 • 使用手工喷涂、自动喷涂或静电喷涂等工艺方法。 涂膜厚度一般为 30~40μm。 • 涂装环境与面漆相同,达到清洁无尘,喷漆室垂直风速 ~,照度 800 lx,相对湿度 60~70%左右。 • 中涂烘干 150℃ 15~20min。 • 中涂烘干后的打磨应有规律,打磨方向应一致,选用 400~800水砂纸进行湿打磨。 • 中涂涂料主要是三聚氰胺改性的聚氨脂类涂料,属热固性合成树脂涂料。 未来中涂涂料向水性涂料、高固体份涂料等方向发展。 • 面漆层涂装 • 面漆涂装的目的是车体外板的装饰和保护。 装饰性赋予汽车更漂亮、更豪华、更庄重的外观;保护性是需要面漆膜不仅对中涂层和电泳底漆膜保护作用,而且本身具有保色性、耐候性、耐污染性、抗划伤性、耐酸雨性等高功能性。 • 面漆涂装工艺条件 喷漆室一般采用上送风下抽风型喷漆室, 风速:手工喷涂工位 ~,自动静电喷漆工位 照明: 800 lx以上 相对湿度: 60~70% 喷枪工作压力: ~ 涂料吐出量: 300~500ml/min 喷涂距离: 200~300mm • 金属底色漆 +罩光清漆采用“湿碰湿”喷涂工艺,一般喷涂金属底色漆工序和罩 光工序之间的晾干时间要确保 3~5min(涂膜溶剂挥发达 95%以上)。 • 机器人自动喷漆 • 人工喷漆 • 打磨 打磨的主要目的是: 清除底材表面上的毛刺及杂物; 消除工件涂覆面的颗粒、粗糙和不平整度,如刮过腻子的表面在干燥后一般表面 粗糙不平整,需要靠打磨来获得平滑的表面; 增强涂层的附着力。 涂料在平滑表面上的附着力差,打磨后可增强涂层的机械附着力。 • 抛光 、注蜡 抛光是使面漆涂层具有柔和、稳定的光泽,使漆面更加平滑,这是提高涂层装饰性的一种手段,一般仅在对装饰性要求高的高级产品的涂装工艺中采用。 • 抛光 167。 3 涂装工艺方法 • 是靠压缩空气的气流使涂料雾化成雾状,在气流的带动下,涂到被涂物体表面上,形成一层均匀致密涂层的涂装方法。 该方法效率高、作业性好,每小时可涂装 150~200m2,且能得到均匀美观的漆膜。 但缺点是涂料损耗大,漆物分散多,涂料利用率一般为 50~60%。 • 喷枪 按涂料供给方式: 吸上式 、重力式和压送式。 按涂料和空气混合方式:内部混合型、 外部混合型。 一般常用的由喷头、调节部件和枪体三部分构成。 喷头由空气帽、喷嘴、针阀等组成,它决定涂料的雾化、喷涂图样的改变。 调节部件是调节涂料喷出量和空气流的装置。 枪体上装有开闭的枪机和防止漏漆、漏气的密封件。 • 静电涂装 是以接地的被涂物作为阳极,涂料雾化器作为阴极,接上负高压电,在两极间形成高压静电场,在阴极产生电晕放电,使喷出的漆滴带电,并进一步雾化。 按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带电漆滴受高压静电场的作用沿电力线方向高效地吸附在被涂物上。 特点: 1. 涂料利用率高,可达 80~90%; 2. 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适于大批量流水线生产; 3. 无漆滴分散,改善了生产环境; 4. 涂装质量好,能使被涂物突出部分、顶部和角部也有良好的涂装效果。 5. 高压静电,易发生事故,不利于不良导体的涂装; 6. 对所用涂料的溶剂有一定的要求,如电性能、沸点和溶解性等。 涂装设备的构成、功能、运行原理 1)辅助设备 2)工艺区位 1)前处理设备 2)电泳设备 3)喷漆设备 4)烘干设备 涂装设备 1)前处理设备 预脱脂 脱脂 磷化 纯水洗 前处理 板式换热器 水洗 酸洗 表调 中和 油水分离器 磷化除渣机 斜板沉淀器 袋式过滤器 1)前处理设备 工序名称 处理功能 处理方式 喷射方式 浸渍方式 ① 时间/ s 温度/ ℃ 时问/ s 温度/ ℃ ( 或手工预清洗 ) 除去车身上的附着物 车身加热 60 6070 60 ( 喷 ) 6070 除去车身外板油污 车身加热 60 4550 60 ( 喷 ) 4550 撅去油污 120 5060 120 4550 除去脱脂清洗剂 冷却车身 2030 室温 2030 ( 喷 ) 室温 ( 偏低较好 ) 除去脱脂清洗剂 冷却车身 2030 室温 ( 2030 ( 浸人即出 ) 室温 ( 偏低较好 ) 调整微碱性 活化 、 形成膜核 60 室温 60 ( 出槽喷 ) 室温 ( 低于 RT ) 生成磷化膜 120 5060 1 20 4045 除去磷化液 2030 室温 ( 80s ) ( 出槽喷 ) 室温 除去磷化液 2030 室温 2030 ( 喷 ) 室温 ② 封闭磷化膜 提高耐蚀性 30 室温 2030 ( 浸人即出 ) 室温 除去杂质离子 1020 室温 ( 浸人即出 ) 室温 防止起泡 、 防止杂质离子带人电泳槽 10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