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育局空调线路施工方案_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料要统一规范保存,做到施工现场采访井然有序。 2. 11 各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交底内容要有记录,受交底人签字。 2. 12 项目负责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要有书面记录,对查出的问题或隐患要定人定时,及时落实整改。 整改后要进行复查,直到安全合格为止。 2. 13 电缆沟开挖过程中通过十字街口或人口密集下应派专人指挥和监护。 2. 14 在设备基础开挖时应做好防止塌方的防范措施。 2. 15 在横穿 马路开挖时应设立临时通道,以保证交通顺畅,并派专人指挥。 ( 施工时应设安全围网,缆沟应铺设盖板,并专人监护,疏导来往车辆防止交通意外。 ) 第四章 质量控制措施 一、 质量保证及检验标准 所有的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部颁工艺标准或厂家提供的技术数据进行安装调试,应作到一次性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 100%,单位工程优良率在于 93%,质量等级达到 国家规定标准。 在组织施工中,要根据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以及设计要求组织施工,要求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施工过程中,若有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后超过原设计标准和规模的,应办理有关审批手续,方可施工。 质量管理和检验标准 严格按照《电力装置安装工程 10KV 及以下架空电 力线路施工用规范》GB5017392《电力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难收规范》 GB5016992 二 、技术要求与措施 2. 2 电缆线路 ( 1) 施工前要严格执行现场勘察制度,严格参照施工设计图,技术交底要求及业主单位规定,对施工地段全面进行复测、放样,发现与设计 图不相符的,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并积极配合变更,放样时,应采用白石灰对施工范围、缆沟、基座等进行准确放样,了解地下是否存在其他管道等,仪器采用经纬仪、水平仪。 ( 2) 缆沟、基础开挖时,应对附近存大障碍、管道认真分析,防止开挖造成已有的建筑物,构架 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要协调、变更。 ( 3) 砼路面电缆沟开控时,应合理安排车辆通行,认真放样,选采用砼切割机对边界进行切割,然后采用风钻作业,预埋管件,恢复路面。 ( 4) 缆沟开挖应采用两头向中同时施工,每头施工分两价目小组,一为挖组,二为沟墙石切组,就是一组往前开挖,二级接着砌沟墙,沟墙砌好后,及时铺上盖板,恢复道路通行,这样可以减少施工场地范围。 ( 5) 开挖时,遇到其他管道应认真处理,及时预进埋管件,恢复原状,避免造成其他影响。 ( 6) 现场要设立警示牌,对开挖好的电缆沟要用铺板盖好,对周边的车辆要 进行合理的疏导。 ( 7) 在电缆敷设中,可按电缆的实际走向从一端到另一端,在工作过程 中可按断面图规定位置进行,并注意交叉跨越,拐弯处的弯曲半径。 ( 8) 在电缆线路需要转角时,要呈圆弧形,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线直径的 15 倍。 ( 9) 在电缆敷设中,下列地点应加以固定。 垂直敷设或超过 45 度角倾斜敷设的所有支点; 电缆转变处的两支点: 电缆终端头的颈端: 由伸缩缝交叉的电缆路缝的中心两侧各 75M100M 处。 ( 10) 电缆应留有条度,用以补偿因温度变化而引起变形或垂做电缆头之用。 ( 11) 在电缆放入缆沟内之后,禁 止在沟内补焊任何东西,以防止伤及电缆。 如确需补焊时应做好遮盖措施,保证电缆不受到伤害。 ( 12) 电缆敷设完毕应整理并卡固,将杂物清理干净并上盖。 ( 13) 电缆敷设前按电缆注册计算好长度,对电缆布置进行优化,以避免电缆中间头的产生。 ( 14) 由于本工程电缆敷设采用人力放,敷设时应特别注意各转弯处,电缆沟交叉处、电缆竖井出入口以及盘枢的入口等的电缆配置位置、弯曲半径、交叉跨越的情况、供电缆预留备用长度的部位,发现错位立即纠正。 ( 15) 电缆在敷设时,应防止电缆扭伤、刮伤以及机械损伤等。 特别是长度较长的电缆,应充 分做好施工计划及防护措施。 ( 16) 所有电缆敷设,应配合相同走的低压电缆、路灯电缆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