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安防工程系统集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师的要求或项目文件的指示提供样品,随后提供的材料应与工程师批准的样品一致,同一种材料应有三种样品。 每个样品应牢固地贴上一个标签。 施工单位应在接受合同 60 天内,通知工程师因缺乏材料信息、材料短缺或其他原因而导致不能定购的材料的有关情况。 施工单位应按项目文件 要求或工程师的指令,至少提前 7 天向工程师提交材料检验的方案和计划,在工程师批准后材料检验方可进行。 14 材料设备进场后,首先由材料员进行型号、规格和数量检验,然后由技术质量人员进行技术性能确认,填写材料设备进场检验记录。 电气工程主要设备材料计划见表 3。 材料设备自检合格后 ,要及时向监理进行材料设备的报验。 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材料设备、机具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 15 电气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详见 73 页附表。 劳动力计划 根据工程各阶段施工情况,及时调配相应的施工人员,实行动态管理,编制各种材料、设备、机具、仪表计划, 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劳动力计划见表 1。 16 劳 动 力 计 划 表 表 1 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量安排,施工工人员最高可达 70― 80人。 主要材料、设备、机具计划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编制主要材料计划, 主要设备计划, 主要机具计划及 主要计量器具计划。 主要材料计划表 表 2 17 18 19 主要机具计划表 表 4 主要 计量器具均需在有效期内使用, 应按期到指定的检定部门进行检测。 主要计量器具表 表 5 序号 名 称 单位 数 量 计划进场时间 备注 1 钢卷尺 把 40 2 接地摇表 块 1 3 绝缘摇表 块 2 4 万用表 块 1 5 钳形电流表 块 1 6 氧气表 表 2 7 乙炔表 套 2 8 红外线温度测试仪 台 1 9 水平尺 把 10 20 10 试验设备 套 1 11 漏电测试仪 台 1 12 转速测试仪 台 1 13 拉力器 个 1 5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流程图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的六个阶段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工序各阶段流程: ( 1)技术准备阶段流程 ( 2)电气预埋阶段流程 领图纸 熟悉图纸查找问题 设计交底、图纸会审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编制电气材料计划 至下阶段 编制电气安装工程月进料计划 第一阶段 技术准备 第二阶段 电气预埋 第三阶段 管内穿线 第六阶段 验收保修 第五阶段 试验调试 第四阶段 电气设备 第四阶段 电气器具安装 21 ( 3) 电缆敷设 .管内穿线阶段流程 ( 4)电气设备、器具安装阶段流程 接上阶段 清扫管路、施工材料、机具、仪表准备 安装配电箱体,清理盒子 电缆敷设 .管内穿线、导线连接 线路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至下阶段 接上阶段 电气安装材料的检查、机具准备 配电箱、柜,线槽、母线、电气器具安装 避雷网(针)、接地线安装及等电位联结 分工序流水段进行自互检、预检 至下阶段 试验、绝缘电阻测试 变配电室安装 火灾报警系统设备安装 接上阶段 施工材料、机具的检查、准备 强弱电管路敷设 防雷引下线及均压环接地的焊接 分工序流水段进行自互检、隐检 管路穿带线处理问题 至下阶段 火灾报报警管路敷设 22 ( 5)试验、调试阶段流程 ( 6)验收、保修阶段流程 钢管暗敷设施工方法 接上阶段 各专业进行自检 单位工程进行四方验收 单位工程全部向建设单位移交 负责对用户提出问题的处理 单位工程全部工作结束 接上阶段 按系统划分试验、调试步骤 按步骤分层、分支路送电、调试 做好各层及支路的调试记录 电气器具通电安全检查 系统调试及全负荷试运行 至下阶段 火灾报警按步骤、分区域调试 23 施工流程 材料进场检 查 进入现场的管材、接线盒、开关盒、插座盒、电视电话数据出线口、接线盒等材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并具有产品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预制加工 ( 1)在配管过程中,管径大的应预制加工成型,管径在 SC20以下时,管路敷设应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制作成型。 严禁在管路弯曲处采用冲压弯头连接和用电气焊加热弯管。 ( 2)在管路弯曲过程中,应保证钢管的冷煨质量,弯曲处无褶和裂纹,弯扁度不大于管外径的 10%。 整排管口在转弯处应弯成同心圆。 应注意管的弯曲方向和焊接缝之间关系,一般放在管子弯曲方向的正、 侧面。 钢管暗敷 设 ( 1) 暗配 SC 钢管管路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混凝土墙内或板内的管子外皮距构筑物表面的净距应大于 15mm,消防管路距构筑物表面的净距应大于 30mm; ( 2)埋在顶板及墙内的 SC 钢管的弯曲半径≥ 10D,管与管连接采用丝扣连接。 ( 3)镀锌钢管和接线盒之间的跨接地做法(见图 1)。 材料进场检查 预制加工 管路敷设 箱盒固定 跨接地线连 接 24 ( 4)镀锌钢管之间的连接应采用丝接,严禁对口熔焊方式连接,并在通丝管箍两端加设专用接地卡,两卡之间夹持 4mm2 双色软铜线作为跨接地线(见图 2)。 ( 5)一般管路敷设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加中间接线箱、 盒: 无弯曲时, 30m 之内; 有一个弯曲时,≤ 20m。 有二个弯曲时,≤ 15m。 有三个弯曲时,≤ 8m。 ( 6) 敷设于潮湿场所的管口、管子连接处均作密封处理; ( 7)电动机出线口加保护软管引入设备,管口封堵严密,其金属软管不超过 ; ( 8)在屋顶电动机出线口装设防水弯头,由防水弯头引出的导线应套防水保护软管,弯成防水弧度后再引入设备。 箱(盒)的固定 ( 1) 箱(盒)的固定:采用定型的接线箱(盒)。 固定在墙体或楼板钢筋上,应固定平整,开孔整齐,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 25 孔,严禁用电气焊开孔,管进箱(盒)采用 金属锁母紧固, 管口露出箱(盒) 23 扣。 ( 2)在混凝土板内配管配盒时,先在混凝土板在模板支好后,在未绑扎敷设钢筋前进行定位划线,并用红漆做灯位盒的标记,用铁丝将管和盒与钢筋绑扎牢固,同时保证盒子的位置准确性。 ( 3)为了避免预埋灯头盒与楼板不平齐,在管路交错较多的预埋中,灯头盒采用加深的灯头盒,做法见下图 3: ( 4)入箱(盒)的钢管要顺直,要求排列整齐间距均匀,镀锌钢管与盒接地线应选用不小于 4mm2 双色线,用螺丝将双色接地线固定在盒(箱)的棱边上 , 接地线通过接地卡与管子进行卡接。 当墙体模板支 好后,在钢筋未绑扎前进行测位、划线、预留洞口,先在洞口处预先做一个配电箱套盒。 大于配电箱几何尺寸 15cm。 (即:四边每边预留 ),管路与配电箱套盒固定尺寸按实体配电箱进入尺寸为准,保证配电箱观感质量。 跨接地线的连接 管与管(盒)均要加设跨接地线。 在管端加设专用接地卡子,使用 4mm2 双色线作为 跨接地线。 具体连接方法见图 1 和图 2。 26 吊顶内钢管敷设施工方法 ( 1) 根据设计要求对箱、盒进行准确定位,吊顶明配管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 6 倍。 ( 2) 管路吊杆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 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 150~ 300mm;中间的管卡最大距离见表 6。 吊杆间距表 表 6 ( 3)吊顶内敷设管路时,将钢管固定在吊管支架上,将管卡逐个拧牢。 ( 4)钢管与钢管之间的连接采用丝扣连接。 ( 5)金属软管在吊顶内与照明器具连接时,应采用金属软管接头连接,其长度不超过。 ( 6)金属软管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间距不大于 1m。 ( 7)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导体。 吊顶及轻钢墙体 JDG 管敷设施工方法 基本要求 ( 1) JDG 导管吊顶内管路敷设时,管材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管材外径的 6 倍。 ( 2) JDG 导管在吊顶内敷设时采用吊支架固定,其材料、规格、钢管名称 钢管直径( mm) 15~ 20 25~ 32 40~ 50 65~ 100 管卡、支架间最大距离( mm) 焊接钢管 1500 2020 2500 3500 27 型号不小于下列规定: (a) 圆钢直径 Φ 8mm; (b)扁钢 30 3mm; (c) 角钢 L25 25 4mm。 ( 3) JDG 导管管路敷设时,要求排列整齐,固定点牢固,间距均匀,固定点的最大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JDG 导管固定点的最大间距 表 7 敷设方式 钢导管种类 JDG 钢导管直径( mm) 16~ 20 25~ 32 40 固定点间的最大距离( m) 吊架、支架 或沿墙敷设 厚壁钢导管 薄壁钢导管 ( 4) JDG 导管管路明敷设时,固定点与终端、弯头中点或电气器具盒(箱)边缘的距离为 150~ 300mm。 ( 5) JDG 导管管路与其他管路间最小距离应符合表 8 规定: JDG 导管最小间距 表 8 吊顶内管路连接 ( 1) JDG 导管管路连接的紧定螺钉,采用专用工具操作,不应管路名称 JDG 管路敷设方式 最小间距 (mm) 暖气管 平行 管道上 300 管道下 200 交叉 100 通风、给排水 平行 100 交叉 50 28 敲打、切断、折断螺帽。 ( 2) JDG 导管管路连接处,两侧连接的管口平整、光滑、无毛刺、无变形。 管材插入连接套管接触应紧密,应符合下列规定: (3) 管连接时,两管口分别插入直管接头中间,紧贴凹槽处两端,用紧定螺钉定位后,进行旋紧至螺帽脱落,弯曲管两端管口分别插入套管接头凹槽处,用紧定螺钉定位后,进行旋紧至螺帽脱落。 ( 4) JDG 导管管路连接处,应将紧定螺钉处于可视位置。 ( 5) JDG 导管管路与盒 (箱)连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