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某尾矿库闭库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secret(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坝体浸润线位置偏高,后期子坝未按设计要求堆置,坡度较陡,初期坝脚处也遭破坏,存在安全隐患。 单一采取疏干方案,坝体安全系数有所提高,作为永久闭库措施,疏干只能是临时的,单一的疏干措施不能作为主要措施;采取压坡方案, 在初期坝 前采用块石压坡,以增加初期坝的稳定性。 在块石压坡前,需将基础向初期坝倾斜 30 度,再用块石充填,压坡地面高度 ,宽度。 压坡块石最小块度不能小于 20cm,材料不得采用风化岩石。 鉴于疏干措施不能作为永久措施,因此采用疏干和压坡方案作为闭库工程治理措施。 3 号副坝体: 3 号副坝体从洪水特殊情况考虑,最高洪水位 ,通过坝体稳定性分析计算,其安全系数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只要加强管理,防止人为破坏。 采用闭库工程措施后,尾矿库是安全的。 修建截洪沟与排水沟 ①坝肩截洪沟 由于与尾矿坝坝肩 相接的山坡上植被稀少,且为裸露的大理岩,保水性差,当洪水来临时,易形成洪流对坝肩进行冲刷,造成尾矿土流失,进而影响到尾矿库的安全稳定。 因此需在 1和 3坝坝肩与山体连接处设置截洪沟,由于 2坝体已在坝面设置干砌块石,且还在山体相接处设置截洪沟,可不再设置截洪沟。 截洪沟主要布置在 1坝两坝肩(编号为: 1和 2截洪沟)和 3坝坝肩的东南端,(编号为: 3截洪沟)。 截洪沟的截面为 800mm 600mm。 1截洪沟长 米, 3截洪沟长 米。 截洪沟采用浆砌块石结构,材料不得采用风化岩石,并用 的砂浆抹面。 2截洪沟上部有一大裂隙,穿过截洪沟底部与尾砂坝连通。 根据实地情况沿截洪沟轴线,清除裂隙中的松散物,并用 C20 混凝土灌实,封堵裂隙,以防山水流入尾砂坝中。 封堵混凝土宽度比截洪沟两边各宽出。 对原已封堵的老排洪系统在 1997 年出事后, 3井座已经封堵,且已埋于尾砂之中,从运行情况看,封堵质量可靠。 对于已淤堵的后期排洪涵沟,须在 1尾矿坝顶端附近用 C20混凝土封堵,与排洪涵沟相连的、现露出尾砂面的窗口式排水井也采用 C20 混凝土封堵。 ②坝外坡面截水沟 在 xx 尾矿库的三个尾矿坝中, 1和 3为尾砂坝, 2为尾砂坝上砌浆砌块石护坡。 其中 1坝最高,坡面也最大,在雨水的冲刷下,形成许多纵横冲沟,尾矿坝原覆盖的粘土已被破坏,裸露的尾矿上杂草难以生长,因此除在坝坡面补土植草外,还应在坝坡面设置纵横向截水沟。 根据尾矿坝面条件和当地水文地质条件,需在 1坝坡面设置 5 条截水沟,一条纵向截水沟, 2和 3坝坡面较小,免设截水沟。 截水沟的断面为 400 mm 600mm,坡面截水沟总长为 m。 ③排洪沟 1 号主坝和 3 号副坝标高 , 2 号副坝标高 ,高差 ,按 4等库的规范要求安 全超高。 最大调洪库容 ,而最大日洪水量,是最大调洪库容的 倍多,因此设置排洪沟是确保坝体安全的重要措施。 xx 尾矿库在闭库后大部分区内汇水由截洪沟排出,还有约 积的汇水流入库内,在库内设置排洪沟,排洪沟布置在 2坝南端,排洪沟的底宽为 ,高 ,库区内沟底标高 ,采用浆砌块石,内抹一层厚 5cm的 的砂浆,以防渗漏。 土地复垦 xx 尾矿库在 2020 年停排后,其 3坡面在雨季经洪水冲刷后,坝坡面已沟壑纵横,其上的粘土层已被破坏,在冲沟中杂草已难以生存,在枯水季节,库内干燥,容易形成风砂,污染环境,为此需对尾矿库进行复垦。 对坝坡面已形成的冲沟应修整填平,并在其上覆盖一层厚不小于 30 cm、适于植物生长的粘土,再在其上种植草皮。 为一劳永逸,坝面上不能种高大种类的木质植物。 在库内,应将民采矿坑进行平整,并由 3坝向 2坝形成不小于 5‰的坡度,以便排洪,平整后的库面上覆盖 3050 cm 的粘土,以便植被。 植被可以种植农作物、草皮 或木质植物。 环境保护 xx 尾矿库闭库后,库内表面相对较高,当大气干燥时易形成风沙,因此闭库后应进行复垦。 复垦时坝面建草皮,库内植草、灌木或农作物。 施工措施结束后,能够杜绝砂尘给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 尾矿坝监测 虽然尾矿库已经停止了使用,但其安全性仍然是相当重要的。 为了在闭库其间尾矿库仍能安全稳定,对 1坝增设 — 套安全监测网。 ①、利用 2020年勘察所建监测孔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2020年 11 月份,中南勘察院施工的地下水位观测孔应保持完整,并定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