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应采用封闭式安全阀并将排放管导入回收容器内或引至安全地点,以避免中毒、燃烧、爆炸事故发生。 • ( 4)对蒸汽、压缩空气类介质的压力容器可选用敞开式或半封闭式安全阀。 • ( 5)高压容器及安全泄放量较大而壁厚又不太富裕的中、低压容器最好采用全启式安全阀,而安全泄放量较小和要求压力平稳的容器宜采用微启式安全阀。 安全阀的选用 • ( 6)对粘性大或有腐蚀性介质的压力容器宜采取爆破片。 • ( 7)确定安全阀规格时需注意两点; • ①安全阀的排放能力必须大于等于容器安全泄放量。 • ②考虑安全阀工作压力范围与容器相适应。 • A安全阀的公称压力( PN)应不小于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 • B安全阀弹簧刚度应能满足开启压力调整范围。 • ( 8)选用安全阀时,需根据介质特性确定阀芯、阀体的材料。 • ( 9)对于开启压力大于 3MPa的蒸汽用安全阀或介质温度超过 2350C的气体用安全阀,宜采用带散热器的安全阀,以防止泄放介质直接冲蚀弹簧。 • ( 10)当安全阀有可能承受附加背压时,应选用带波纹管的安全阀。 安全阀中的保险装置 • 1)杠杆式安全阀应有防止重锤自由移动的装置和限制杠杆超出的导架; •( 2)弹簧式安全阀应有防止随便拧动调整螺丝的铅封装置; •( 3)静重式安全阀应有防止重片飞脱的装置。 安全阀的安装要求 • 安全阀安装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保证其正常工作,以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防止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发生。 • 安全阀的安装需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 ( 1)安全阀应铅直安装,并应装设在压力容器液面以上的气相空间,或与连接在压力容器气相空间上的管道连接;用于液体的安全阀应安装在正常液面以下。 • ( 2)压力容器与安全阀之间的连接管和管件的通孔,其截面积不得小于安全阀的进口截面积,其接管长度尽量短而直。 • ( 3)压力容器一个连接口上装设两个或两个以上安全阀时,则该连接口的截面积至少应等于这些安全阀的进口截面积总和。 安全阀的安装要求 • 4)压力容器与安全阀之间不宜装设中间截止阀门。 但对于盛装易燃、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中度危害或粘性介质的压力容器,为便于安全阀的更换、清洗,可在压力容器与安全阀之间装截止阀,截止阀的结构和通径应不妨碍安全阀的正常泄放,压力容器正常运行时截止阀必须保持全开,并加铅封。 对于多个泄放装置的中间阀应采用机械联锁控制,以保证在任何时候都能满足容器所要求的泄放量。 • ( 5)安全阀装设位置应便于检查和维修。 • ( 6)对易燃、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应在安全阀的排出口装设排放导管,将排放的介质引至安全地点,并进行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气,排放导管内径不得小于安全阀公称直径,并有防止排放导管内积液的措施。 • ( 1)经常保持安全阀清洁,采取有效措施,使安全阀防锈、防粘、防堵、防冻。 • ( 2)经常检查其铅封是否完好。 对杠杆式安全阀应检查重锤是否松动、移动及另挂重物。 • ( 3)一旦发现渗漏现象,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 ( 4)对空气、蒸汽及带有粘滞性介质的安全阀,应定期作手提排气试验,其间隔期由气体的洁净程度决定。 • ( 5)定期检验,包括清洗、研磨、试验及校验调整。 排除 • 安全阀泄漏 • ( 1)氧化皮、水垢、杂物等落在密封面上,可用手动排气(汽)吹除或拆开清理。 • ( 2)密封面机械损伤或腐蚀,可用研磨或车削后研磨的方法修复或更换。 • ( 3)弹簧因受载过大而失效或弹簧因腐蚀弹力降低,应更换弹簧。 • ( 4)阀杆弯曲变形或阀芯与阀座支承面偏斜,应找明原因,重新装配或更换阀杆等部件。 • ( 5)杠杆式安全阀的杠杆与支点发生偏斜,使阀芯与阀座受力不均,应校正杠杆中心线。 排除 • 安全阀不在调定的开启压力下动作 • ( 1)安全阀调压不当,调定压力时忽略了容器实际工作介质特性和工作温度的影响,需重新调定。 • ( 2)密封面因介质污染或结晶产生粘连或生锈,需吹洗安全阀,严重时则需研磨阀芯、阀座。 • ( 3)阀杆与衬套间的间隙过小,受热时膨胀卡住,需适当加大阀杆与衬套的间隙。 • ( 4)调整或维护不当,弹簧式安全阀的弹簧收缩过紧或紧度不够,杠杆式安全阀的生铁盘过重或过轻,需重新调定安全阀。 • ( 5)阀门通道被盲板等障碍物堵住,应清除障碍物。 • ( 6)弹簧产生永久变形,应更换弹簧。 • ( 7)安全阀选用不当,如在背压波动大的场合,选用了非平衡式的安全阀等,需更换相应类型安全阀。 排除 • 安全阀达不到全开状态 •( 1)安全阀选用的公称压力过大,弹簧刚度太大,需重新选用安全阀。 •( 2)调节圈调整不当,需重新调整。 •( 3)阀瓣在导向套中摩擦阻力大大,需清洗、修磨或更换部件。 •( 4)安全阀排放管设置不当,气(汽)体流动阻力大,需重新调整排放管路。 排除 • 阀瓣振荡 • ( 1)调节圈与阀瓣间隙太大,需重新调整。 • ( 2)安全阀的排放量比容器所要求的泄放量大得太多,应重新选型,使之相匹配。 • ( 3)安全阀进口管截面面积太小或阻力大,使安全阀的排气(汽)量供应不足,需更换或调整安全阀进口管路。 • ( 4)排入管路阻力太大,应对管路进行调整以减小阻力。 排除 • 阀瓣不能及时回座 •( 1)阀瓣在导向套中摩擦阻力大,间隙太小或不同轴,需进行清洗、修磨或更换部件。 •( 2)阀瓣的开启和回座机构未调整好,应重新调整。 对弹簧式安全阀,通过调节弹簧压缩力可调整其开启压力,通过调节下调节圈位置可调整其回座压力。 •( 1)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 2)新安全阀在安装前应根据使用情况调试后,才准安装使用 第二节 爆破片 •爆破片是爆破片装置承受压力的元件。 压力容器上安装的爆破片主要起控制爆破压力的作用。 当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超过爆破片爆破压力时,爆破片即自行爆破泄压,防止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发生。 • 爆破片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 平板型爆破片 • 平板型爆破片由塑性金属或石墨制成,前者受载后引起拉伸破坏,后者则引剪切或弯曲破坏。 • 普通正拱型爆破片 • 普通正拱爆破片由单层塑性金属材料制成,凹面侧向介质,受载后引起拉伸破坏。 • 开缝正拱型爆破片 • 开缝正拱型爆破片由两片曲率相同的普通正拱型爆破片组合而成,凹侧向介质。 与介质接触的一片由耐介质腐蚀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另一片由金属材料制成,拱型部分开设若干条穿透的槽隙。 受载后引起拉伸破坏。 • 反拱型爆破片 • 反拱型爆破片由单层塑性金属材料制成,凸面侧向介质,受载后引起失稳破坏。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必须采用爆破片装置: • 1)容器内储存的物料会导致安全阀失灵时; •( 2)不允许有物料泄漏的容器; •( 3)容器内的压力增长过快,以致安全阀不能适应时; •( 4)安全阀不能适应的其他情况。 对爆破片的要求 • ( 1)压力容器上装设的爆破片应保证当容器的压力增高时迅速爆破泄放,爆破片的设计爆破压力( PB)不得大于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 P),且爆破片的最小设计爆破压力( PBmin)不应小于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 Pw)的,即 PB≤P; PBmin≥。 • ( 2)压力容器设计时,如采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作为选用爆破片的依据,应在设计图样上和压力容器铭牌上注明。 • ( 3)必须选用国家定点制造厂制造的,符合 《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等有关标准规定的爆破片。 对拱型金属爆破片应符合 GB567《 拱形金属爆破片技术条件 》 的要求。 对爆破片的要求 • ( 4)选用时应考虑容器内介质的特性以确定爆破片的材料。 • 当压力容器内介质腐蚀性、易燃性或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则应在容器设计总图样上注明选用爆破片的材质。 对有腐蚀性介质的容器,必要时宜采用开缝正拱型爆破片,或采用在与腐蚀性介质的接触面上覆盖有金属或非金属保护膜的普通正拱型爆破片。 • ( 5)对于正拱型爆破片,若在泄放侧承受背压有可能失稳时,应加装真空托架。 • ( 6)对承受脉动载荷的中低压容器(如反应釜)用的爆破片,可优先采用反型爆破片。 • 1)爆破片装置与容器的连接管线应为直管,阻力要小,管子通道面积不行小于膜片的的泄放面积。 • ( 2)对易燃、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应在爆破生的排出口装设导管,将排放介质引至安全地点,并进行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气。 • ( 3)爆破片应与容器液面以上的气相空间相连,其中普通正拱型爆破片也可安装在正常液面以下。 爆破片的更换 • 爆破片应定期更换。 更换期限除制造单位确保使用者外,一般为 2~3年,使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对超过爆破片最大爆破压力而未爆破的应予以更换;在苛刻条件下使用的爆破片应每年更换。 • 超高压容器的爆破片(帽)的选用与装设,应符合 《 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 的规定。 第三节 压力表 •压力表是用来测量压力容器内介质压力的一种计量仪表,由于它可以显示压力容器内的压力,使操作人员能够正确操作,防止设备超压,所以压力表也是一种重要的安全附件。 压力表 •压力表 • 压力表结构 • 单弹簧管压力表按其住移的转变机构可分为扇形齿轮式和杠杆式两种。 最常用的是扇形齿轮单弹簧管压力表,它主要由弹簧弯管、支承座、表盘、管接头、连杆、扇形齿轮、指针、中心轴等部分组成。 • 工作原理 • 单弹簧管压力表是根据弹簧弯管在容器内部压力作用下发生位移的原理制成的。 压力表内部一个主要部件是一根横断面呈椭圆形或扁平形的空长管,通过压力表的接头与压力容器相连接。 当容器内气(汽)体进入这根弹簧弯曲管时,由于内压的作用使弯管向外伸展发生变形,产生位移。 这一位移通过一套扇形齿轮传动带动压力表的指针转动。 进入弯管内的气(汽)体压力越高,弯管位移越大,指针转动的角度也越大,这样压力容器内的压力就能在压力表刻度上显示出来。 •( 1)选用的压力表,必须与压力容器内的介质相适应。 •( 2)低压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中压及高压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 •( 3)压力表盘刻度极限值为最高工作压力的 ~,最好选用 2倍。 表盘直径不应小于 100mm。 • ( 1)装设位置应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清洗,且应避免受到辐射热、冻结或震动等不利影响。 • ( 2)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装设三通旋塞或针型阀;三通旋塞和针型阀上应有开启标记和锁紧装置;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不得连接其他用途的任何配件或接管。 • ( 3)用于水蒸汽介质的压力表,在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装有存水弯管。 • ( 4)用于具有腐蚀性或高粘度介质的压力表与压力容器间应装设有隔离介质的缓冲装置。 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压力表应停止使用 • ( 1)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不能回到限止钉处;无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 ( 2)表盘封面玻璃破裂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 ( 3)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限。 • ( 4)表内弹簧管泄漏或压力表指针松动。 • ( 5)其他影响压力表准确指示的缺陷。 • ( 1)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 • ( 2)压力表应由国家法定的计量检验单位进行定期校验,并按计量部门规定的期限校验。 压力表安装前应进行校验。 • ( 3)经调校的压力表应在刻度盘上划出指示最高工作压力的红线,并注明下次校验日期。 压力表校验合格后应加铅封。 • 超高压容器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的选用、安装等应符合 《 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 的规定。 第四节 液面计 •液面计是用于观察测量容器内液面变化情况的装置、它不仅是正常工艺生产需要的测量装置,也是保证容器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安全装置。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可根据液面计所显示的液面高低来调节或控制液体介质的量,从而保证液位始终处于正常范围内,避免超装过量或是投料过多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 压力容器最常用的液面计,有玻璃管式和平板玻璃式两种。 现就其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于下: • 液面计结构 • 玻璃管式液面计(图 3— 6略)主要由玻璃管、气(汽)旋塞、液(水)旋塞和放液(水)旋塞等部分组成。 • 工作原理 • 液面计是根据连通管原理制成的,气(汽)旋塞、液(水)旋塞分别由气(汽)连管及液(水)连管和压力容器气(汽)、液(水)空间相通,所以压力容器液面能够在玻璃管中显示出来。 平板玻璃液面计(图 3— 7略)是用经进热处理具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的玻璃板,嵌在一个锻钢盒内以代替玻璃管 • 总的原则 • ( 1)应根据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