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 108Z  低速级小齿轮: 1 89b 1 32Z 11 1196d mz mm , 22324d mz mm ④ 验算轮齿弯曲强度:查课本第 167页表 119得: 3  4  计算:  1 312212 2 1 . 2 2 2 7 . 6 2 . 5 8 1 0 7 0 . 61 2 5 4 2 7FFFK T Y M p ab m Z        42 3 43 4 0 .7FF F FFY M p aY     安全。 ⑤ 轮的圆周速度: 11 3 2 3 6 8 0 .1 2 /6 0 1 0 0 0 6 0 1 0 0 0dnV m s       查课本第 162页表 112知选用 9级的的精度是合适的。 二、箱体设计 箱 体结构尺 寸 确定 如下: 名称 符号 计算公式 结果 箱座厚度   a 10 箱盖厚度 1  a 10 箱盖凸缘厚度 1b 11 b 15 箱座凸缘厚度 b b 15 箱座底凸缘厚度 2b  b 25 地脚螺钉直径 fd  ad f M20 12 地脚螺钉数目 n 查手册 4 轴承旁联结螺栓直径 1d fdd  M16 盖与座联结螺栓直径 2d 2d =( )fd M12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3d 3d =( ) fd 10 视孔盖螺钉直径 4d 4d =( ) fd 8 定位销直径 d d =( ) 2d 8 fd , 1d , 2d 至外箱壁的距离 1C 查手册表 11— 2 28 22 20 fd , 2d 至凸缘边缘距离 2C 查手册表 11— 2 24 18 外箱壁至轴承端面距离 1l 1l =1C + 2C +( 5 10) 52 大齿轮顶圆与内箱壁距离 1 1  15 齿轮端面与 2 2  12 13 内箱壁距离 箱盖,箱座肋厚 mm,1  , 11  mm 9 9 轴承端盖外径 2D DD2 +( 5 )3d 132( 1) 142( 2) 152( 3) 轴承旁联结螺栓距离 S 2DS 132( 1) 142( 2) 152( 3) 三、 轴的设计 一、 高速轴设计 : ①材料:选用 45 号钢调质 处理。 查课本第 230 页表 142取   35Mpa  C=113。 ②各轴段直径的确定:根据课本第 230 页式 142 得:1m i n133 2 .9 51 0 0 2 0 .3507Pd C m mn   又因为装小带轮的电动机轴径 38d ,又因为高速轴第一段轴径装配大带轮,且  1 0. 8 1. 2 38d 所以查手册第 9 页表 116取 1 26d。 L1==45。 根据实验指导书 P41图 30确定轴的各部分轴向尺寸 : 2 1 2 ( 8 1 2 ) 1 0 2 2 2 0 1 0 6 24 1 0l c c         轴向尺寸: 设计轴向 尺寸时须考虑采用的定位元件,在此轴上,由于本减速器的润滑方 14 案为齿轮采用油润滑,轴承采用脂润滑,则必须设定挡油板,因此考虑采用挡油板对齿轮和轴承同时轴向定位。 装齿轮的轴段要较齿轮内缩 2mm,以便齿轮定位。 径向尺寸: 综合考虑带轮内径,轴承内径, 密封圈 内径等问题设计各轴段尺寸。 用于轴向定位的端面,由于承受轴向力,直径变化值要大些 ,取 6至 8mm。 为了便与装配和区别加工表面的轴段直径变化处,由于不 承受轴向力,其变化值可小些,一般取 2mm。 综合考虑以上原则,设计出的密封圈段直径为 55mm,轴承段直径为 35mm. 故初步选择轴承型号为 6207。 2 校核该轴和轴承: L1=55 L2=151 L3=93 作用在齿轮上的圆周力为: 3112 2 5 5 .6 1 0 19302 3 2 .5t TFNd    径向力为 193 0 20 702 .5rtF F tg tg N      作用在轴 1 带轮上的外力: 1061QF F N 求垂直面的支反力: 2112151 1 9 3 0 1 4 1 45 5 1 5 1tV lFFNll    21 1 9 3 0 1 4 1 4 5 1 6V t VF F F N     求垂直 面最大 弯矩,并绘制垂直弯矩图: 311 14 14 55 10 77 .8 .av vM F l N m     求水平面的支 反 力: 2112151 7 0 2 .5 2 1 9 75 5 1 5 1HrlF F Nll   N 15 21 702 .5 515 187 .5H r HF F F N    N 求 水平面最大弯矩, 并绘制水平面弯矩图: 311 51 5 55 10 28 .3 .aH HM F l N m     求 F 在支点 在两支撑点处 产生的反力: 1 2 3212() 1 0 6 1 ( 5 5 1 5 1 9 3 ) 15405 5 1 5 1F F l l lFNll      12 1 5 1 0 1 0 6 1 4 7 9FFF F F N     求并绘制 F 力产生的弯矩图: 323 1 0 6 1 9 3 1 0 9 8 .7FM F l N     39。 311 4 7 9 5 5 1 0 2 6 .3aF FM F l N     F 在 a 处产生的弯矩: 311 38 4. 3 73 10 27 .7aF FM F l Nm     求合成弯矩图: 考虑最不利的情况,把 39。 aFM 与 22av aHMM 直接相加。 39。 2 2 2 22 6 .3 7 7 .8 2 8 .3 1 3 1 .3 .a a F a V a HM M M M N m       求危险截面当量弯矩: 从图可见, mm处截面最危险,其 当量弯矩为:(取折合系数  ) 2 2 2 2( ) 1 3 1 . 3 ( 0 . 6 5 5 . 6 ) 1 3 5 . 5 .aeM M T N m       计算危险截面处轴的直径: 因为材料选择 45 调质,查课本 225 页表 141 得 650B MPa  ,查课本 231 页表 143得许用弯曲应力  1 60b MPa  ,则: 16   333 1 1 3 5 .5 1 0 2 6 .70 .1 0 .1 6 0e bMd m m     因为 mm d,所以该轴是安全的。 3 轴承寿命校核: 轴承寿命采用轴承寿命公 式 610 ()60 th PCfLhn Pf 进行校核,由于 各齿轮是直齿轮,故 轴承 承受的轴向载荷忽略 ,所以 rPF ,查课本 259 页表 169, 10 取1, ,tpff取 3 按最不利考虑,则有: 2 2 2 21 1 1 1 1 4 1 4 5 1 5 4 7 9 1 9 8 4r v H FF F F F N       2 2 2 22 2 2 2 5 1 6 1 8 7 .5 1 5 4 0 2 0 8 9r v H FF F F F N       则 6 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