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厂房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1 定位桩。 为便于控制建筑物控制网,布设为偏轴线 1m。 标高控制测量根据建设单位提 供的高程点在工程周边建立高程控制 点,高程控制点按永久性水准点留设。 水准点施工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建筑物各道轴线用经纬仪和钢 尺测设,建筑物的标高采用水准仪控 制。 各楼层标高用标高线控制。 各层标高以半永久控制点为基准,在首层柱上弹出 + 水平线,以后各层标高均可用钢 尺向上引测。 240 240 500 黄铜质, 顶部 加工成圆球形 室外地坪 中 粗 砂 200 400 200 450 250 300 水准点施工示意图 22 第二节 基础工程 一、土方工程 : 本工程 2020 年 4 月便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土方 开挖,因此土方采用三台反铲挖土机挖土 ,自卸汽车运土,人工配合清理机械无法开挖的地方 及底面留的 300mm 厚浮土 ,人工清出的土方用手推车外运,机械挖出土方运至甲方指定地点以备回填使用,运距按实际发生计算,同时用 2 台装载机、 2 台推土机配合土方开挖。 基础开挖按设计标高,人工清土至设计标高下 100MM,砼垫层土方采用人工开挖,用手推车外运。 开挖时由专人使用水准仪看护挖土标高,严禁超挖。 土方开挖后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组织验槽,并及 时浇筑砼垫层。 输煤系统 工程土方量大、 落煤坑 基础底标高较低 :开挖深度较深 ,故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大开挖方式,自卸汽车运土配以人工清理 ,弃土到指定的弃土场 ,人工清土达到设计标高,严禁超挖多挖。 由于基础埋较深 ,故基坑放坡系数为 1:。 在基底周围留 500mm工作面,其外设一道 500mmx500mm 的排水沟,按 %坡向六个集水井,并在井中设置φ 100 的潜水泵,以利于基坑内的排水,并排至 厂区外 的下水井。 在地面上相应部位做排水措施,以阻拦附近地表水 ,防止流入场地和基坑内。 挖土顺序:见开挖图,弃土运 至 1Km 内 指定弃土场。 开挖时应一次开挖到距基底标高 300mm 处用人工清理,以避免扰动基底土,降低承载力。 严格按照所绘制的开挖图进行施工,要保证开挖路线顺 序、范围、底层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深水井位置和流向的准确性。 每道工序都设有专业施工班组,并由专人负责管理,每道工序完成后都应由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 ,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验槽,验槽合格后 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保证各道工序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能够保质保量地按期交工验收。 23 回填土采用人工填土,用机械夯实,为保证回填土的密实 性, 回填压实系数大于。 施工中注意以下几 点。 1)填土前应将基坑底的拉圾等杂物清理干净。 2) 桩 基础施工完毕后基础要及时回填,土方回填分层进行,回填土选用砂质粘土,采用人工填土,蛙式打夯机夯实,边角用 立式打夯机 夯实,每层夯实厚度控制在 200mm 范围内,夯实时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每层至少夯三遍。 回填土含水率根据土质情况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3)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4) 回填土干容重不得小于 ,以保证二次开挖后做其 它基础时不会产生沉降等。 二、基础垫层施工 : 土方机械开挖至比设计标高高 300mm,人工清土至设计标高,由于持力层为 圆砾层或细砂 层 ,要及时清理、及时施工、开挖顺序为 1→ 10 轴 AG 方向。 为尽快进行测量放线、绑扎钢筋,垫层砼坍落度为 1— 3cm,砼标号提高一个等级。 砼表面用木抹子进行抹面,要求处理平整。 三、基础模板 基础承台梁模板 承台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用 60179。 90 木方上下横绑两道,再用 50179。 80小木方竖向加带,间距 600mm,用 50179。 80mm 木方支撑。 组合钢模 四、独立基础钢筋 : 大脚:基础钢筋绑扎之前,将砼垫层按设计 制作完成,钢筋网片绑60 179。 90木方 50 179。 80木方 24 扎完毕后,用垫块垫起,以保证保护层位置准确。 钢筋单层网片与柱筋之间有连接外,没有其它连接,为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在短柱下 100mm 外设 45 度Ф 20 支柱 6— 8 根 短柱:钢筋的焊接、绑扎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立筋按设计采用电渣压力焊接,短柱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必须准确。 五、独立基础砼施工 : 大脚:大脚的砼施工必须分层进行。 施工顺序从最下 层至最上层,按台阶从大到小进行,当每浇筑完成一层后,应用木搓板将 大脚上表面处理平整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浇筑,每次投料应减少投料对模板、及支撑和钢筋的冲击。 短柱:短柱的砼施工,必须将大脚最上层施工缝处理好,必要时进行凿毛,并用水冲洗干净,按施工缝处理,保证砼接触连接牢固。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我方考虑到基础原开挖深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基础需加深,相应混凝土量加大,以及 主厂房 基础和 输煤系统 基础多为大体积混凝土 ,为保证整体工期 ,提高效率,采用泵送混凝土。 25 第三节 主体工程 一、模板工程 柱模采用组合钢模板。 柱截面小于 600 加固肋间距 600,柱截面大于600 加 固肋间距 500,并沿柱模竖直方向设置步步紧和铁拉片 @300 进行加固,铁拉片厚δ =。 柱头模板采用木模拼装,但需和钢模连接紧密平整。 梁、板模板采用竹 胶合板,梁支撑采用木支撑 @600。 木支撑、主肋和次肋采用 100179。 100 木方,板模采用钢木支撑, 80179。 100 木方肋间距 300。 梁、板模支撑设三道水平拉杆,一道斜支撑以保证支撑杆的刚度; 4 梁高大于 500 时梁模中部设置对拉螺栓,沿梁高高间距 300 设一道,拉片水平间距 300;(具体施工方法见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施工方案) 4.楼梯模板 1)台板、楼梯段 板均用 18mm 厚竹胶合板制作,踏步立帮用 40mm 厚落叶松木板制成,与梯板侧模用 30179。 30179。 2 角钢连接,再用 M8 螺栓固定(见下附图) 2)板底采用钢木支撑。 3)浇筑砼时先将平台及平台梁板支好。 节 点 18 厚胶合板 40179。 60 木方 M8 螺栓 40 厚木板 L30179。 30179。 2 木螺丝 L30179。 30179。 2 角钢 用螺栓固定在砼墙上 26 5.施工缝的处理 1) 楼板施工缝采用 10mm 厚胶合板穿孔打眼作模板。 6.施工要点 1)模板配置尽量采用标准板,不能采用标准板 时 另行配置异形板,同时注意减少模板种类。 2)模板加工时,竖肋与模板及背楞接触面应刨直,保证竖肋之间,竖肋与模板之间接缝严密。 模板上对拉螺栓 孔的位置、钉眼位置、竖肋上连接的位置应弹线固定。 3)模板安装前将楼地面找平,模板按模板配置图顺序组装,用临时支撑撑住,并用线坠校正模板的垂直度后,拧紧对拉螺栓,局部不能使用对拉螺栓的部分应加强模板支撑。 4)模板拆下后,用刨刀清除板面上杂物,模板板面破损处用水泥腻子修补,并涂刷脱模剂,以利拆模和保证砼外观。 5)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砼强度达到设计砼强度等级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口荷载产生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计算,加楼板筋 100mm 厚胶合板 内侧加一道纱网 27 设临时支撑。 6)所有设备预留洞口与相关专业图纸核对无误后,由各专业人 员指导施工。 7)所有悬挑构件要待砼强度达 100%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 8)梁跨度大于或 4m 时,模板按跨度的 1/500 起拱,悬臂梁按悬臂长度的 %起拱,起拱高度不小于 20mm . 9) 输煤系统 梁板支撑系统采用满堂红钢脚手架,其中梁中心两侧各 范围水平横杆间距双向 @600,其它板下水平横杆间距双向 @1200,立杆间距@900。 28 加固槽钢50 0M M一 道(高16 0)60 *9 0木 方14 MM 厚竹胶板砼柱牛腿及柱模板装配图直径16M M对拉 螺栓槽钢钢脚手60*9 0木方竹胶板牛腿砼形夹具 海绵条 12厚竹胶模板 6X9 木方 Ф 12 对拉螺栓 10X10 木方 柱模板加固图 柱头模板加工图 29 质量标准 :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轴线 位移 梁、柱 5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标 高 177。 5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截面尺寸 柱、梁 177。 2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移 3 每层垂直度 3 螺栓外露长度 +10, 0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预留洞 中心线位移 10 表面平整度 5 内部尺寸 +10, 0 模板体系的稳定性验算: : F=VC*H=24*10=240KN/㎡ F=*t0*β 1*β 2* V =*24*200/(20+15)*** 6 =102KN/㎡ 以上两数取较小值: F=102KN/㎡ =102*103N/mm2 选用 [14 槽钢做柱箍,查表得: A= W=*103mm3 I=*104 F=215N/mm2 L2=1800+200=2020mm 30 L3=700+200=900mm L1=600mm Q=F*L* =102*600*1. 1 强度验算: N/AN+MX/rX*WNX≤ f N=a/2*Q=1800/2*52=46800N MX=QL22/8=52*20202/8=26*106N*M 46800/+26*106/1**103=< 215N/mm2 强度验算符合要求。 1. 2 挠度验算: W=5ql42/384EI≤〔 W〕 W=5*52**20204/384*196748**105=<〔 2mm〕 满足构件的挠度要求。 2.梁支撑体系验算: 荷载: 模板自重: *=砼自重: 24**=钢筋自重: **=振捣砼荷载: 2**1=总竖向设计荷载: q=26KN/m*=2. 1 验算刚度: F=*M=Fl/4=*I=*104mm4 W=*103mm3 31 E=*105 W=Fl3/48EI=*103*6003/48**105**104=<〔 3mm〕 满足挠度要求。 2. 2 强度验算: F=M/W=*106/*103*2=109< 210 满足要求。 稳 定性验算: 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 米,ф 48* 钢脚手。 L0=l/I=1200/=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 θ = f=Nmax/θ *A+Nmax*D/2r*w =Nmax/*+Nmax*480/2***103 Nmax= N=***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 拆模要求: 梁、板的底模拆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70%以上,悬挑部分要达到 100%强度。 基于以上原因梁板底模要隔层拆除; 二、钢 筋工程 : 钢筋工程采用现场集中下料制作,柱、梁、板筋现场绑扎,大于Φ 18筋采用焊接接头,小于或等于Φ 18 钢筋采用单面搭接焊接头。 柱主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梁主筋直径大于或等于Φ 20 时采用搭接焊连接技术, 在施工前先做好抗拉试件,经二次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 32 焊接,且不得随意换人, 其接头间距及梁截面接头数量按 常规焊接接头规范标准执行,本工作程序要对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和交底。 绑扎的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及搭接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前搁置好保护层垫块;绑扎梁的钢筋时,必须先绑主梁钢筋,后绑 次梁钢筋,次梁钢筋从主梁上穿过。 箍筋末端弯钩必须作成 135。 ,且平直长度不小 10d,箍筋的弯钩在柱中交错布置在受压区内,在柱中交错位置与主筋垂直,间距 准确,绑扎时,钢筋两端弯钩必须与底板垂直。 梁的钢筋较密,钢筋间距必须保证,尤其是在支座两侧,梁的箍筋间距用粉笔在主筋上划线搞准;弯起筋的下料制作要符合图纸的要 求,放置位置符合规定,弯起面要一致,箍筋开口错开,并于主筋垂直。 板上的负弯矩钢筋的高度用筋端的弯钩长度来控制,为保证负弯矩筋不被施工人员踩倒, 板、挑檐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之间要垫铁马凳 @800,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绑完以后每隔三根钢筋与底筋焊接牢固。 钢筋的搭接和锚固 ( 1)剪力墙、柱子竖向钢筋的搭接和锚固详见图纸。 ( 2)纵向钢筋的搭接 :纵向钢筋长度不足时,宜优先采用焊接接头,当需要搭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通长负筋长度不足时,须在跨中搭接 Ld≥ 36d;通长主筋长度不足时,须在支座处搭接 Ld≥ 36d;通长腰筋长度不足时,须在支座处搭接 Ld≥ 36d。 ( 3)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主厂房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化 ” 8 STEPS PROCESSES Step Copyright 2020 TOYOTA INSTITUTE,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Internal Use Only) 44 Process 1. 下定自己解决问题的决心 目标 问题点 =要优先着手解决的问题的流程中出现状况的环节 到何种程度 到何时 这个问题要自己解决。 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需要负责的事。
用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时,管棚一般选用直径 50~ 150mm 的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对于特殊地段,可采用较大直径的管棚;管棚钢管环向布设间距对防止上方土体坍落及松弛有很大影响,施工中须根据结构埋深、地层情况、周围结构物状况等选择合理间距。 一般采用的钢管间距为钢管直径的 2. 0~ 2. 5 倍。 在铁路、公路正下方施工时,要采用刚度大的大中直径钢管连续布设;管棚超前支护的施工工艺流程
目标 单位时间内的效率 •相处之道 • 活力积极 • 做事能力 口才均好 • 遇到问题 =增强自信 • 喜欢察言观色 • 喜欢表现自己 • 上司关注的 =自己的重点 • 不喜欢认错 3号的下属 •相处之道 送给 3号的歌 •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 时而宁静时而疯狂 现实就像一把枷锁 把我捆住无法挣脱 这谜样的生活锋利如刀 一次次将我重伤 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 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并不知道有此种玉,知名度不高严重影响了佘太玉矿相关产业的发展。 粗放 质量对于相对稀缺和富有收藏价值的 玉石 工艺品来说尤为重要。 对于玉石这类非再生资源来说,做出精品尤为重要。 在生产加工环节的 大量 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 加工企业 无论在 取材, 产品的题材,质量等方面无法保证精益求精 ,仅达到初级产品的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玉石及 工艺品生产经营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
0 Pr a d o 1, 000k l m se r v i c e . 5 h r s 4 . 5O sc a r 10: 15 FZ J75 10, 000k l m se r v i c e 1. 5 h r s 55 . 566 . 577 . 588 . 599 . 510A P P O I N M N S H E E TM O N D A Y J u n e 2 3 1 9 9
怪了张经理,而且言辞比较激烈。 事后,总经理无意发现错怪了张经理。 两个星期后的又一次中层管理者会议上,总经理说:“两星期之前的中层管理者会议上,我把张经理骂得很厉害,为什么要骂张经理,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像张经理这样年轻有为的经理我怎么肯轻易地骂他呢。 我是鞭打快牛,优秀的人骂得多一点,迫使他更有出息。 各位都要向张经理学习。 ” 总经理约张经理、李经理和王经理某天晚上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