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气工培训-地质基础知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水平运动为主。 第四节 地质构造 地壳中的岩层在褶皱运动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向上或向下的波状弯曲,并保持其 连续完整性 ,这样的变形结果,即为 褶皱构造。 向斜 背斜 一 、 褶皱构造 第四节 地质构造 第四节 地质构造 二 、 断裂构造 岩体受力的作用发生变形,当作用力的强度超过岩体的强度时,岩体就发生 破裂 ,从而形成断裂构造。 断层的分类 根据两盘的相对位移:  正断层 :上盘相对下降 , 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 逆断层 :上盘相对上升 , 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 平移断层 :两盘顺走向相对移动。 (在垂直方向上没有位移) 第四节 地质构造 第四节 地质构造 三 、 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可分为 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三种类型。 整合接触: 新老地层大致平行 ,沉积岩岩性与生物变化都呈渐变关系 , 它们是连续沉积的。 假整合接触: 新老地层大致平行 ,沉积岩岩性与生物变化都呈突变关系 , 呈不连续沉积。 不整合接触: 新老地层产状完全不同 , 其间有地层缺失并有明显的风化现象。 第四节 地质构造 岩层组 1 岩层组 2 第二章 气藏、气田 川东北采气厂 2020年 10月 第一节 石油、天然气的生成 关于油气的成因曾有两种不同的学说,即 有机成因学说和无机成因学说 两大派别。 无机成因学派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是来自地球内部的无机物质,或者是来自宇宙中的碳氢元素,经过复杂的化学作用,首先形成了甲烷,并在地球形成初期就已存在地球内部,后来沿地壳的裂缝向上运移,在运移过程中聚合成高分子的烃类,并在岩层中聚集形成油气藏。 有机成因学派认为:人们在长期的开采和利用油气的过程中已经发现绝大部分油气田都分布于沉积岩中。 油、气的化学成分与沉积岩中有机质的化学成分有很多共同之处。 而且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生物广泛发展的阶段,沉积岩中油、气就越丰富。 事实证明了油、气是由有机质生成的。 一 、 石油 、 天然气的成因 二 、 石油 、 天然气的生成异同 第一节 石油、天然气的生成 生成条件 石油 天然气 1 原始有机物质 以低等动、植物中的脂肪及类脂化合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为主 除生油物质可生成天然气外,高等植物中的木质纤维及煤系再变质也可生成天然气 2 生产环境 必须在缺氧的还原或强还原环境才能生成石油 除生油环境可生成天然气外,在有氧存在的弱还原环境也可生成天然气 3 生 成 过 程 沉积物埋藏期(有机质未成熟阶段) 温度、压力不够,有机质未成熟,不能生成石油 能生成低温甲烷气 成岩阶段(有机质成熟阶段) 埋藏深度在 1500~4000m,温度 60~125℃ 时,有机质成熟,生成石油 在生成石油阶段可生成烃类气体 深变质阶段(有机质过成熟及变质阶段) 埋藏深度大于 5100m,温度超过 160 ℃ ,有机质达到热变质阶段,不能生成石油 在地层温度、压力超过生油的临界条件,液态石油发生热裂分解成气态烃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的条件 油气藏的概念: 地下岩层中能够 聚集并储藏 石油和天然气的场所,称为 油气藏。 油气藏是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油气藏形成必须具备生、储、盖、运、圈这五个条件。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的条件 一 、 生油气层 具备生油、气条件,且能生成一定数量的石油、天然气的地层。 生油气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