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map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因素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也进行了用沸石和粘土类矿物去除氨氮的试验。 研究表明 ,用天然沸石为离子交换剂时 ,其对氨氮的去除能力与水中氨氮的初始质量浓度有关 ,在初始质量浓度小于 100 mg/L 时 ,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 %以上 ,且随初始质量浓度的降低去除率增加 ,当初始质量浓度超过 100 mg/L 时 ,氨氮的去除率迅速下降。 刘宝敏等考察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高浓度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吸附 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每 g 树脂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可大于 25 mg,失效的树脂用 mol/L 稀硫酸再生后 ,可连续使用。 虽然离子交换剂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由于存在其交换容量有限 ,再生后的交换剂交换容量下降 ,有些沸石使用前需要改性 ,改性过程产生的酸或碱性废水需要进一步处理等问题需要解决 ,所以其研究基本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生物处理法 目前 ,生物法是实际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方法。 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 2N 和 ONx 气体的过程 ,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 硝化是废水中的氨态氮在好氧条件下 ,通过好氧细菌 (亚硝酸菌和硝酸菌 )的作用 ,被氧化成亚硝酸盐 ( 2NO )和硝酸盐 ( 3NO )的反应过程。 反硝化即脱氮 ,是在缺氧条件下 ,通过脱氮菌的作用 ,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成氮气 ,该反应过程中 ,反硝化菌需要有机碳源 (如甲醇 )作电子供体 ,利用3NO 中的氧进行缺氧 呼吸。 刘柒变研究表明用生物法可以有效地去处焦化废水 中的氨氮 ,pH 值是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硝化过程的最佳 pH值在 8 ~9 之间 ,反硝化过程为 ~。 操作温度、 C/N 比及污泥龄也是影响因素。 此外以 OA/2工艺效果最好。 李峰 [11]在序批式反应器 (SBR)中运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氨氮废水 ,试验表明 SBR 具有良好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能力 ,氨氮去除率在 %以上。 Kim等提出的上流式厌氧过滤器 (up flow anaerobic filter)是一种用于小型城市 污水处理厂的脱氮装置 ,该装置内同时有厌氧和耗氧过程 ,对氮的去除负荷比普通的一段活性污泥法高 2 倍。 德国的 Rolf 等 [12]也提出了类似的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除氮装置。 Siegrist 等研究了用生物转盘去处固体废弃物卫生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中氨氮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Liu 报道在用于反硝化的缺氧和厌氧反应器中填充纤维状载体 ,这种载体作为反硝化细菌的生长载体 ,而好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 这种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 ,需氧量和需碳量分别降低25%和 40%,氮的去除率增加 10%。 生物处理含氨氮废水目前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硝化反硝化所需时间较长 ,硝化过程所需的氧气量大 ,曝气时间长 ,对于某些缺乏有机物的无机废水需要另加碳源也增加了处理成本 ,反硝化过程相当复杂 ,实际应用时不易控制 ,有时 ,废水中缺乏足够的 COD(电子供给体 )将 NO NO3 反硝化成 N2 排入大气 ,容易造成排放水中 2NO 、 3NO 的残留 ,同样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 膜处理法 膜析法是利用薄膜以分离水溶液中某些物质的方法的总称。 随着膜技术的 日益成熟 ,利用膜吸收法、液膜法及膜生物法等膜技术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 杨晓奕等采用电渗析法和聚丙烯 (PP)中空纤维膜法处理高浓度氨氮无机废水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电渗析法处理 2 3 g/L 氨氮废水去除率可在 85%以上 ,同时可获得 %的浓氨水。 PP 中空纤维膜法脱氨效率≥ 90%,回收的硫酸铵质量分数在 25%左右。 许国强用液膜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 ,进水氨氮质量浓度 500 mg/L,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小于 15 mg/L,无二次污染。 申欢等 [31]采用膜生物法对垃圾渗滤液经 UASB 预处理的出水进行了降解试验。 结果表明 ,MBR 对氨氮的去除率为 90%~%,对总氮的去除率为 50%~67%。 膜处理法的主要问题是膜的污染和稳定性 ,而且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说 ,运行成本和费用都较高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 限制了其应用。 催化湿式氧化法 催化湿式氧化法 (CWO)[14]开发于 20世纪 80年代 ,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 ,污水中的有机物、氨等经溶解的分子氧化生成 2CO 、 OH2 及 2N 等无害物质 ,达到净化的目的。 鞍山焦炭耐火材料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高效双组分催化剂处理包括焦化污水在内的含高浓度有机物和氨氮污水 ,效果显著。 其特点为净化效率高、流程简单和占地面积少。 但由于设备耐高温、耐腐蚀 ,故投资较大。 烟道气治理法 淮阴钢铁集团公司利用发电厂烟道气处理剩余氨水 :采用特制的喷雾干燥塔 ,将焦化剩余氨水以物化状态和塔内的烟道气接触发生物理化学反应 ,废水中的水分全部汽化 ,随烟道气经烟囱排出。 主要反应物硫氨以及废水中的有机物和粉煤灰经吸尘器收集后 ,综合利用制砖或作锅 炉燃料的添加剂。 烟道气治理法有效地利用了烟道气废热又使氨固化 ,是一种“以废治废”的综合利用方法。 但该法需要发电厂的烟道废气 ,还要考虑烟道气的量和剩余氨水的量相匹配 ,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 法原理 :MAP 法是一种比较新颖有效的处理氨氮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化学沉淀的方式使废水中的氨氮浓度降到很低。 而且沉淀反应不受温度、水中毒素的限制。 找出了 MAP 法处理氨氮废水的最佳条件。 由单项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的方法对 MAP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 ,结果表明 :在 pH=,反应时间为 2 h,Mg∶N∶ P=∶ 1∶ 时为较佳反应条件。 氨氮的去除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 Mg∶ N 的比值的增加而增加。 MAP 法处理氨氮废水原理 MAP(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化学沉淀法 [1]的基本原理是向含氨氮的废水中添加镁盐和磷酸盐 ,反应生成 MAP(磷酸铵镁 )。 产物的化学分子式是OHPOM gNH 244 6 ,俗称鸟粪石。 NH+4 一般情况下不与阴离子生成沉淀 ,但它的某些复盐不溶于水 ,如 44POMgNH (MAP)、 44POMnNH 、 44PONiMgNH 、 44POZnNH 等。 利用这些复盐可以将 4NH 离子去除。 因此可以采用向含 4NH 废水中加入 2Mg 和 34PO ,使之生成难溶复盐 44POMgNH (MAP)沉淀的方法将4NH 离子去除。 该法的优点是沉淀反应不受温度、水中毒素的限制 ,且可以处理高浓度的氨氮废水。 设计和操作均很简单。 如果废水中同时磷酸根的含量很高 ,还可以起到除磷作用。 目前该法应用的主要局限是生成沉淀所需的药剂费用太高 ,另外所得的沉淀物缺少出路。 尽管如此 ,在氨氮污染严重的今天 ,该法还。影响map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因素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