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知识培训课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顿港口将英国茶船上的茶叶倒入海里,从而引发了一场战争,最终导致了美国的独立。 茶叶也是 17 世纪初北传俄罗斯。 茶叶南传的时间较晚,印度在 1780 年首次引种中国茶籽。 三、 中国饮茶简史 (一) 原始阶段(先秦) 茶树的起源至少有六七千万年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要早的多。 《茶经。 六之饮》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意思是早在神农氏时代人们 就采茶树叶作饮料了。 到了周公的时候就有记载。 神农氏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个领袖人物,因发明农耕,带领众人种植粮食,解决了生存危机,人们为了感激他的丰功伟绩,尊称他为神农。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就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 现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者远古的吃茶习惯,除了直接咀嚼茶叶外,有的用盐腌制茶叶作为菜食用,有的将茶叶和稻米及其他一些作料共同煮成粥。 (二) 到了商周时期,这种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继续继承和发展,还给茶叶取个名字叫做 39。 荼。 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饮茶已成风气。 9 (三) 饮茶风气传播全国则是盛 于唐朝。 饮茶风气的兴盛期是在宋代(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宋朝对茶的产制、烹试及品质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都市里的茶馆文化也是非常的发达。 饮茶风气鼎盛是在明清时期。 (四) 明代在茶叶生产上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在绿茶的生产上除了改进蒸青技术外,还产生了炒青技术。 工夫茶艺的完善也是在这一时期。 三、 为何要喝茶 人们为何要喝茶。 即喝茶对人们有什么好处。 在当代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中,茶是对人类身心健康最有益的饮料。 概括来说,茶是一种健康的饮料,文明的饮料,和平的饮料,爱国的饮料。 (一) 健康的饮料 :生津止渴、消热解暑、利 尿解毒、抑思提神、消解疲劳、坚齿防龋、增强免疫力、预防延缓衰老、杀菌抗病毒、降血脂、降低血压、消食解腻、减肥健美。 茶叶对人类健康有这么多的作用,是因为茶叶本身具有营养价值和药效成份。 据现代科学家分析,茶叶中含有 300 多种化学成份,大体可分为营养成份和药效成份两大类。 营养成份:主要是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 维生素: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通常每百克茶叶中含有 100500 毫克维生素,比柠檬、菠萝、番茄、橘子等含量都高得多,人体每天只需 60 毫克维生素 C,即只要每天喝上 10 35 杯茶就可满足。 维生素 C 对人体 有多种功能,能防治坏血病,增强抵抗力,还有辅助抗癌和防治动脉硬化的功能。 茶叶中还含有丰富的 B族维生素,如 B1 硫胺素、 B2 核黄素、B3 泛酸、 B5 烟酸、 B11 叶酸、 H 生物素、肌醇等。 其中以 B2最重要,缺乏它可引起代谢紊乱及口舌疾病。 茶叶中还含有较多维生素 P 类物质,即茶叶中大量存在的茶多酚,其含量为 10%20%,它能维持微血管的正常透性,增强强韧性,对于防治人体血管硬化和高血压有着积极的作用。 这些维生素都可溶解于水中,茶叶冲泡 10 分钟后, 80%即可浸出在茶汤中为人体利用。 茶叶中还含有较高的维生素 A、 E、 K。 维生素 E 能促进人体生殖机能的正常发育,有防衰老的功效。 维生素 K 有止血的作用。 氨基酸:茶叶中含有 2%4%的多种氨基酸,细嫩的高级绿茶达 5%左右。 特别是茶氨酸为茶叶所特有,其它还有赖氨酸、胱氨酸、天门冬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等,它们对防止早衰、促进生长和智力发育、增强造血功能都有重要的作用。 矿物质:茶叶中含有 4%7%的无机物,多半能溶解于水而被人体利用。 其中钾占 50%、磷占 15%,其次是镁、铁、锰、锌、钠、硼、硫、氟等。 药效成份 生物碱:以咖啡碱为主,含量为 24%,咖啡碱是中枢神经兴奋剂,故茶能提神益思, 增强智力。 它还有强心,弛缓 11 支气管痉挛和冠状动脉、帮助消化的作用。 此外还有茶碱,它和咖啡碱都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消除人体浮肿。 茶多酚:茶叶中含有 2030%茶多酚,茶多酚的主要药效作用有:增强毛细血管,防治内出血;抑制动脉硬化,防治高血压和冠心病;抗菌杀菌,治疗痢疾、急性肠胃炎和尿路感染等;是有害金属离子还原成无毒害离子,有解毒之功;活血化瘀,促进纤维蛋白原的溶解,降低血脂,防治血栓形成,有减肥健美的作用。 茶多酚具有明显的抗癌和抗辐射的效应。 脂多糖:茶叶中含有 3%的脂多糖,它具有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抗 辐射、改善造血系统的功能,对防治由于辐射引起的白血球降低具有良好的作用。 故茶被誉为“原子时代的理想饮料”。 长时间看电视的人,一杯茶在手,有助于减轻电视剧射线带来的不良影响,故亦被称为“电视饮料”。 (二) 文明的饮料 在品茗活动中追求某种精神享受、某种审美情趣、某种修养、某种哲理,最终形成的所谓茶德和茶道。 通过品茗活动,使人达到一种平静和谐的心灵境界,它可以陶冶个人性情,培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