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型商品猪 1000 头 养鸡场:本地三黄鸡、崇仁改良麻鸡、泰和白毛碧耳凤冠乌骨鸡 1 万羽 主要道路:按规划主要道路宽 10 米,水泥路面 6 米,人行道 4 米,全长约 1000 米。 次道路道宽 6 米,水泥路面 4 米,全长 2500 米。 支道宽 2 米,条石或三合漆路面,全长 4000 米。 20 项目按排灌系统、果园、蔬菜大棚、开挖支排水沟,使整个区域形成层次分明的排灌网。 、滴灌设施。 实现灌溉自动化,节约水源,节省劳力,保护土壤,同时有利 于集约化科学管理,展示推广。 充分利用猪粪、鸡粪 及近郊 周边地区的人畜粪便、垃圾、绿肥,做原料产生沼气发电 ,余料用以 加工 有机肥,使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同时为绿色 、有机蔬菜瓜果提供肥料保证。 作为石家庄 近郊的生 态农业示范园,有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保持生态环境,为市场提供绿色 生态农业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职责,同时也是回归大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农业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之处。 因此在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同时,考虑建设一定量的园林小品和附属 设施,以增加生态农业园的园林化和生活便利,提高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 三、产品方案 生产绿色 蔬菜 1000万公斤 /年 鸡 1 万羽 /年 各类水果 500 万公斤 良种猪仔出栏 1200头 /年 21 商品猪出栏 1000头 /年 经济间种作物 10 万元 /年 旅游收入 5 万元 /年 22 第四章 总图布置 以石家庄市 的总体规划为依据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生态农业模式生产为主的原则,在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生产、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作用的同时开发农业科普教育,使之成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现代高科技农业知识、认识自然、加强环保意识的理想场所。 示范园的建设,将改善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构筑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全省生态农业的样板基地之一。 第一节 总图布置 示范园利用已经按石家庄市 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实施的生态农业计划扩展生态农业模式的总体布置,分为三个生产示范区,形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色 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在地势较平坦处建设蔬菜大棚、玻璃温室及附属设施,配套现代化喷灌系统。 在果园内曲径小路和假山安排休息亭等风景小品,设置果园服务的附属设施。 利用地形规划种植品种,使春、夏、秋都有果花观赏、果实采摘,利用部分果树间隔地间种中草 23 药、花卉 ,既有原始山村风格,又可按生态要求还原自然。 发展良种猪仔的繁育、良种商品猪为主的综合利用,设猪 沼 果 蔬生态模式,利用处理后猪粪便喂鸡,使鸡群可在果林中活动,产生的鸡粪又可以 肥果林。 群落式生态果园按规划布置,让观光的游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果园中除草、修枝、采摘、品尝,使游人在劳动当中回归大自然,置身田园中。 示范基地开辟游览路线,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 除推广应用示范技术和模式外,还可为游人增加农业科普知识,增加社会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认识。 所有旅游项目、设施均按生态模式安排,注重环境保护,清新质朴,让每位游客都有回归自然,置身田园之中,体验自选自摘的农家生活的欢乐。 第二节 土建工程 主要建筑设计是以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示范园为需要。 除了展示保持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外,还要起到推广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及保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项目的建筑设计尽量保持与该地农 24 家风格相似的形式。 旅游观光设施就地取材,可用木材、土砖、青瓦、稻草,和钢筋、水泥、机砖、结合安排,显示出农村田园古朴、清新风格,使之与自然融为一体。 ①蔬菜生产大棚采用钢架结构和砖混网结构式,明顶或单体式明顶、大棚内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结合,设喷、滴灌系统、大棚明顶采用弧形,最大面积接受光照,有条件可设置太阳能装置,解决升温的所需的能源。 ②畜禽舍 鸡舍等均为竹木简易结构油毡顶。 鸡舍面积 5000m2。 猪舍为砖木结构,均为一层平房,混凝土地面,青瓦屋顶。 猪舍面积 600m2,良种仔猪舍 800m2。 ③加工房、库房 均为砖混结构一层平房,混凝土地面 1300m2 ④生产技术服务用房 600m2 砖混二层结构。 用于技术服务、科研。 主要道路东西 穿过,各组团均有水泥铺就的次干道。 本项目将在各示范基地修建主要进入道路和次道路及停车点。 ①主道路采用水泥面路, 10 米宽,水泥路面宽 6米,为主要运输进出路线。 ②次道路道路宽 6m,水泥路面 4 米,联系各分区。 便于 25 组织人流、运输、观光。 ③支道路 支道路采用鹅卵石 铺设,宽 2m。 用于步行到各生产点。 道路系统表 道路级别 主要用途 路面宽度 路面材料 主道路 交通运输 6m 水泥路面 次道路 交通运输 4m 水泥路面 支道路 生产、步行 2m 鹅卵石 或三合土 ①给水工程: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生活用水均为井水。 灌溉用水来自塘、库和水 渠、沟。 水质没有污染,可供生产用水。 ②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设计:各示范基地就近与已有的水塘、水渠贯通,形成排水系统、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通过灌渠形成排水体 系,雨水就近排入渠道或水塘,汇聚排涝站,再排出。 生活污水经 沼气池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或排入排渠。 、电信 示范基地就近接入各用电场所,近期采用架空输送,远期采用地式输送。 示范基地电话可直接由 电信引入,采用微机管理各基地,建立信息网络与国内外的沟通。 26 各基地开发后要注重植被保护,防止水 土流失,采用生态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种植养殖形式,自然平衡生态链、显示生态农业美景。 各基地的绿化安排应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形成丰富层次的观赏景观。 主次道行道树种植有观赏性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27 第五章 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 第一节 主要高新示范高科技技术 本项 目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利用高新农业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绿色 大棚蔬菜和周边农民提供优质种苗,也可作为科研基地。 一、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建设有机 肥生产 系统,设置集中沼气池,集中收集人畜、农作物废料、 沼池发酵, 沼气用以发电,余料生产有机肥料,用于绿色 和有机蔬菜生产。 同时解决了养殖业粪便污染问题,形成“畜 — 沼 — 菜”、“畜 —沼 — 果”为主的结构优化模式实现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 利用平山县 粮食加工的下脚料,混合饲料、青饲料喂养猪,将猪粪、鸡粪和其它农家肥用于 沼池发酵,余料 种植果树、蔬菜、间种经济作物,形成良性生物链,保持生态平衡,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建设生物防治体系,创造天敌生存环境。 本项目建立绿色蔬菜基地 和生态 果园,均按高标准建设。 生态果园的建设,首先营造防护林,根据不同的坡度,做好 28 水土保持工程,建园的同时要规划好道路,节水排灌设施及有机肥 料基地。 建年产 1000 头的养猪场,果树行间种经济作物(如:中草药、花生、大豆 等),建立果 —— 猪 —— 沼 ——菜等的生态模式。 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建设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项目各基地采用生态模式,为以上生态模式的综合运用,在依托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科学管理的同时,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生态农业体系。 二、高新技术内容 为了保证各示范基地种养殖高技术示范的实施,整体提高示范园的种养殖生产的科技水平,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应用效果获最佳经济效益,项目采用了以下配套技术。 在项目果园、水产、禽畜采用综合立体种养殖,用防护林带形式隔 离不同种养殖区,改善小气候,防治交叉感染,采用间息轮作、种植中药材 、以地养地、施用农家肥、合理间作,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 本项目建设的整个项目区全面疏通灌溉渠,衬砌排水渠,合理利用水源。 在蔬菜示范区,大棚群用喷灌、滴灌方式进 29 行灌溉。 微灌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大小棚及各种田块使用。 灌水分布均匀、精确、效率高,可节水,节省劳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为更好地发挥使用效率,利用微灌系统自动施肥,根据不同的灌溉条件,设计了泵前式自动施肥器和泵后式自动施肥罐 (高位差、自来水可用 ),现将微灌系统浇水施肥的管理和具体操作简介如下。 (1)水份管理 ①微喷:可通过球阀来调整水量的大小,压力过大则可多开一个棚开关,压力不够可关闭一个开关,调于适合蔬菜灌溉的最佳状态,喷灌的水量应根据蔬菜 不同的生长期适合蔬菜生长的需水量而定,一般喷至蔬菜根际处润湿即可。 一天内最佳喷灌时间为:冬、春季宜选在早晨蔬菜表面有露水湿度大,最低温度时喷,夏、秋可根据蔬菜种类的不同,如菜秧根系浅的蔬菜,早晚都可喷,其它蔬菜以下午温度下降后喷为宜。 ②滴灌:通过每个棚的球阀来控制水滴的数量,对地块高处应经常检查有无水滴,如高处无水滴则水流量不够应关闭一个棚球阀,滴灌的滴水量应根据蔬菜品种植株的大小确定,每株应控制在 水,做到少滴勤滴节约用水。 一天内最佳滴灌时间为:冬、春季宜选在中午地温最高时滴,夏、秋宜在 早晨在下午地温低时滴,有利于蔬菜生长。 30 (2)施肥管理 ①肥料种类: 过滤后的沼液,有机肥浸出液等液体肥都可用于喷滴灌。 ②肥料数量: 667M2施 8000Kg 有机肥。 ③肥料浓度:农家肥为 15%30%。 (3)施肥技术 ①施肥方式。 (见附图一 )是利用自吸泵的吸力在水泵前进水管上安装一个 1″ 4″ 1″的三通,一个 4′施肥阀,一根Ф 4 养料软吸肥管,吸肥端接一过滤网插入贮肥便可将母液吸入稀释均匀地施入土壤。 (见附图二 )是在水泵后主管上安装2 个 1″ 4″ 1″的三通,二 个 4′施肥阀,二根Ф 8 的塑料软管与可封闭的贮肥罐相连而成,在 2 个三通中间安装一个调控阀,进行水量调控。 贮肥罐可用自动喷雾器的塑料桶改装,在桶的上方安装一个出肥开关,实行一桶两用。 施肥时将肥料加入到贮肥罐中,将盖子盖紧,打开施肥阀,把调控阀调小流量,使水流从低口冲进贮肥罐将肥料溶解后从高中流出进入主管,随水流施入土壤。 ②浇水、施肥的操作 :先打开需灌溉的棚球阀,自吸水泵加引水,底阀应用 60 目网纱罩住,每次开机前先用螺丝刀拨电 31 机后背的风叶轮是否有转,有转才能启动,插上电后用螺丝刀拨风叶轮,一旦 转动叶轮全部损坏,如叶轮没有转,就得修理水泵,清除锈垢才能使用。 ,插入施肥管,在水泵运转状况下,打开施肥阀自动吸入主管。 表数码,测得吸完后的流量。 (4)注意事项 ①喷滴灌的工作压力不能过大,以免长期使用,负荷过大,影响使用寿命。 ②在使用泵后式自动施肥罐时,应先灌计划施肥液的 1/3的水后再开施肥阀,直至施完计划肥液的总量,为防止出现肥害,施肥罐一次只能装 1/3 容积的干化肥。 ③每施 5 次肥,应拨出滴管堵头冲洗一次沉淀的肥渣,以 免堵塞滴头,如有个别堵塞,可用打气筒的气嘴对准滴头冲开。 ④应严格掌握施肥浓度,防止过浓出现肥害,应控制在%以内。 ⑤每次施肥后应灌以排干净管内肥液为标准的清水,防止堵塞和腐蚀管件。 ⑥经常检查过滤装置,发现流量不足,应及时清洗过滤网纱的堵塞物,保证灌溉效果,减轻电机负荷,节约能源。 32 ⑦为使水泵不锈,下次使用运转正常,水泵在长时间不用时,应打开灌引水口,插上电将水泵倒转过来,至水泵内水全部流尽。 每隔 710 天通电一次,连续几次。 蔬菜栽培技术 绿色 产品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本项目采用综合防治病 虫害,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采用生物防治,农药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33 绿色 蔬菜生产技术措施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少量、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根据病虫害的消长规律,综合运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使蔬菜健壮生长和发育,增强蔬菜抵抗力,从而抑制部分病虫害的发生和扩展,避免或减轻危害。 ①因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