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长的弹性均质体,强度可以用 E1 μ1 表示的结构。 弹性多层体系 ——— 如上,但有 N个薄层。 一、基本假设与解题方法 基本假设: ( 1)、各层是连续的、完全弹性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以及位移和形变是微小的; ( 2)、最小一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向下方向为无限大,其上各层厚度为有限、水平方向为无限大; ( 3)、各层在水平方向无限远处及最下一层向下无限深处,其应力、形变和位移为零; ( 4)、层间接触情况,或者位移完全连续,或者层间仅竖向应力和位移连续而无摩阻力; ( 5)、不计自重。 弹性层状体系示意图 解题方法 平衡方程 表示体系内任一点应力形变关系的物理方程为: 轴对称课题的几何方程为: 双层连续体系的弯沉 144 新建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以路表回弹弯沉值、沥青混凝土层层底弯拉应力、半刚性材料基层弯拉应力为设计指标。 三、四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以路表面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 一、 设计指标与极限标准 (一)路面弯沉 —— 是路面在垂直荷载作用下,垂直方向的总位移。 —— 可以反映路面各结构层和土基的整体刚度,且与路面使用状态相关。 —— 便于直接测量 路表弯沉计算图式 达到相同程度的破坏程度时,回弹弯沉值的大小同该路段的设计使用寿命,即轮载累积重复作用次数成反比关系 ———— 通过长期观测,建立累积轴载 N与路面损坏阶段的统计模型 ReBlN 回归系数 LR随 N改变的变化率 累计当量轴载作用次数 容许回弹弯沉值 cm 设计弯沉值 Ld: 路面结构在经受设计使用期累积通行标准轴载次数后,路面状况优于各级公路极限状态标准时,所必须具有的路表回弹弯沉值 ———— 表征路面整体刚度大小的指标,是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而确定的路面设计弯沉值,是路面厚度计算的主要依据。 设计弯沉值 Ld Ld —— 设计弯沉值( ) Ne ——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积当量轴次 Ac—— 公路等级 系数, 高速公路、一级 公路为 ,二 级公路为 ,三、四级公路为 As——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 ,热拌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碎石、上拌下惯或惯入式和沥青表处 Ab—— 基层类型系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为 设计方程式: Ls≤L d Ls—— 实际路面出现的弯沉值 Ld—— 路面结构设计回弹弯沉 FaEPL cS 02100 002020 PELF s实测弯沉和理论弯沉的关系式 式中: LS 路面实测弯沉值, P、 δ 接地压强和当量圆半径 F弯沉综合修正系数 ac 理论弯沉系数 实测 弯沉 Ls和理论弯沉的关系式 理论弯沉系数, P、 δ —— 标准轴载轮胎接地压力( MPa) 和当量圆半径( cm) E0 —— 路基回弹模量( MPa) F: 弯沉综合修正系数 计算公式: 双层体系双圆荷载轮隙理论弯沉(查图 1413): 三层体系双圆荷载轮隙理论弯沉(查图 1414) : LEpl 02LEpl 12(二)弯拉应力 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