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推土机进行剥离,弃料由推土机直接推运至就近沟箐洼地进行堆弃;粘 土料采用推土机集料, 1 m3反铲挖掘机挖装 5t 自卸车运至大坝填筑地点。 选择该点作为防渗土料的原料料场,主要就是覆盖层比较薄,平均厚度约 ,弃土量少,弃土能在就近山凹就地堆弃;在弃土场较为容易种草和恢复植被。 b)石料场,位于大坝上游左岸的鱼洞左岸石料场,距大坝坝址约 ,开采弱至微风化灰岩作为上坝堆石料及加工砂石料的毛料。 弱风化灰岩饱和容重为 ,岩石 15 的饱和抗压强度为 ,经取样试验分析能满足工程对石料质量的要求。 由本工程左坎肩至料场修建施工道路,交 通方便。 可大量开采,料场储量大于 万 m3,能满足设计对石料量( 万 m3)的要求。 本工程砂石料加工系统布置于石料场的上游位置,因此该料场供应本枢纽工程的堆石料、块石料以及作为砂石料加工的原料。 通过多次踏勘和对石料储量、质量、交通的便利以及剥离量的大小、弃土的多少的比较,该石料场为施工及库区范围内各项条件最好的石料场。 覆盖层采用人工进行剥离,弃渣料堆弃于石料场附近的河滩地带;石方采用浅孔钻钻孔,分台阶梯段爆破,推土机集料, 3m3 装载机装 5t 自卸汽车运至大坝施工地点。 2)施工交通 工程大坝枢纽 区地形狭窄,两岸陡峻,场内交通布置条件较差,其场内施工道路共需新建。 场内施工道路布置左右岸两条运输主干道,形成枢纽施工区的闭合运输线路,右岸主干道为由白坡河土料场经施工监时建设区、导流隧洞出口、右坝肩、导流隧洞进口至鱼洞石料场,左岸主干道为由鱼洞石料场经输水隧洞进口、左坝肩、输水隧洞出口、白坡河弃渣场至白坡河土料场。 场内施工次要线路布置在右岸,由岸主干道通至溢洪道及上坝。 施工道路均为单车道,路面宽 4m,为泥结碎石路面,每隔 50m 设一错车道。 施工期间为联系左右岸交通,在大坝下游 1300m处及大坝 上游 600m处各设一座公路桥,桥面宽 ,跨度均为 10m。 3)弃渣场 弃渣场规划于大坝下游右岸的河滩地带布置 1弃渣场(以下简称弃渣场),至大坝 ,集中堆放工程开挖的弃渣,主要为大坝、溢洪道及导流泄洪隧洞的开挖弃渣料及料场剥离的土石方,共计 万 m3。 大坝上游左岸 300m 处设有一储料场,作为溢洪道及输水隧洞开挖有用料堆放场。 施工组织 1) 施工导流 施工导流标准枯期按五年一遇,相应流量 ,渡汛标准为 20 年一遇,相应流量 640 m3/s。 大坝施工导流采用一次断流隧洞导 流方案,即枯水期由上游围堰挡水,隧洞导流;汛期由临时渡汛坝体挡水,隧洞导流。 导流围堰上游为枯水期围堰,堰高 9m,下游围堰高 3m。 工程截流安排在第一年 11 月初进行,截流量采用 P=10%的 11 月平均流量进行截流堰体设计。 导流隧洞过流使用期为 24 个月,至第三年枯水期即进行导流隧洞封堵。 封堵时段选于第三年 11 月初,按 11 月份平均流量 P=10%的设计标准。 2)施工工厂设施 a)砼及砂石料加工系统 工程砼用量总计为 30632 m3,砼施工强度不大,以小型砼拌和站集中供料。 砼拌各站、砂石料加工系统、砂石骨料堆场及 水泥仓库设于坝下游右岸的进场公路旁。 砼拌和站设三台L375 强制式拌和机,生产强度为 12m3/h。 砂石料加工系统设置一台鳄式破碎机、锥式破碎机及制砂机,料场开采的原料用自卸汽车运到生产系统位置,直接卸入预筛分车间进行砂石料生产。 加工系统由预筛分车间、粗碎车间、细碎车间、成品堆场等工序组成,采用胶带机进行各加工工序连接。 b)临时生活办公房 设置于大坝下游右岸的进场公路左侧,生活办公房建筑面积 1300m2。 c)其它设施 16 在大坝下游的右岸进场公路左侧的缓坡地带设置综合加工厂、钢筋模板加工场、综合仓库、机械设备维 修保养场等施工辅助设施。 施工总布置 根据坝址区地形、建筑物特点、现有公路情况及建材分布,施工临建设施主要集中布置在大坝下游右岸进场公路旁的缓坡地带。 以料场上坝运输线路为主线,其它临建设施均以此为基础布置。 以不干扰主体工程施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因地制宜、少占林地的原则布置。 主要施工工厂有砂石料加工厂、砼拌合站、水泥库、砂石骨料堆场、机修厂、钢木加工厂,临时设施以开挖回填形成台阶方式分台布置。 施工总布置分区主要为主体工程施工区、料场开采区、弃渣场三大区,主体施工区即大坝生产施工区与大坝下游施工生活及 管理区。 施工总进度计划 工程总工期为 38 个月。 施工准备期 4 个月,第一年 11 月初完成工程截流,第三年 8 月底大坝筑至坝顶高程;第四年 2 月底完成收尾工程,工程全部竣工。 根据以上进度,施工土石方开挖月平均最大强度 51360m3/月,土石方填筑月平均最大强度为 67089m 3/月,砼浇筑月平均最大强度 2744 m 3/月。 大坝枢纽工程施工日平均高峰人数为 250 人,施工总劳动工日为 万工日。 二、工程施工主要污染源产生情况 废水 1)生产废水 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水库坝基开挖、地下系统开挖、水库、 砂石料冲洗、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等施工过程。 施工生产废水总量约为 1200 m3/d,砂石料冲洗和混凝土拌和与养护等排放的废水除悬浮物和石油类指标较高外,其余指标均较低。 根根据国内外同类工程施工废水监测资料:岩石开挖用水和洗净水悬浮物浓度 200mg/l~ 3000mg/1, pH值 6~ 8,河床开挖时的涌水悬浮物浓度 200mg/ l~ 3000mg/ l, pH 值 6~ 8,骨料厂排水悬浮物浓度560mg/ l~ 9000mg/ l, pH 值 6~ 8,混凝土拌和废水悬浮物浓度 200mg/ l~ 5000mg/ l,pH 值 9~ 12,混凝土养护废水悬 浮物浓度 500mg/l~ 2020mg/ l, pH 值 9~ 12,弃土场降雨径流悬浮物浓度 1000mg/ l~ 3000mg/ l, pH 值 6~ 8。 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枢纽工程施工总工期为 38 个月,高峰期施工人数 250 人。 施工生活废水主要来自食堂、盥洗及厕所粪便等,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有机物和总磷、总氮含量较高。 工程施工高峰期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 30m3/d,施工期生活废水所含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均明显低于一般城市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 :悬浮物 150 mg/L;氨氮< 10 mg/L;总磷< mg/L; COD<150 mg/L; BOD5< 60 mg/L。 为分散的、不连续排放。 废气 岩石爆破、生活燃煤、运输车辆及燃油动力机械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前两者是间歇性污染源,后两者是流动性污染源。 主要的污染为 CO、 NOx、 SO2 及碳氢化合物与粉尘。 本工程炸药用量 ,据测试, 1kg 炸药产生的有害气体量约为 107L,则施工期炸药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量为 万 m3,其日产废气量约为 63 m3/d。 与之相较,生活烯煤产生的废气量微乎其微,忽略不计。 由此可见,施工期大气污染源源强小,且都是流动性和 间歇性地排放污染物。 固体废物 1)施工固废 水库工程枢纽区总弃土、弃石量为 万 m3(松方系数取 ),均堆于大坝枢纽区下游山箐的集中弃渣场。 渠道施工产生弃渣 万 m3(松方系数取 ),均沿线堆放。 料场剥离土量 万 m3(松方系数取 )。 工程施工产生的弃土、弃石量总计 万 m3。 施工 17 固废堆存于专门设置的弃土弃渣场内。 2)生活垃圾 施工期间,枢纽工程平均每天有施工人员 250 人。 据估算,施工期内平均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 250kg 左右。 施工噪声 水库建设的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施工运输机械运行和土石方开挖爆破。 因此施工噪声影响突出的主要是土石方开挖、建筑材料加工、枢纽工程建筑工地等场所。 其中交通噪声和爆破噪声是间歇性的,其它施工机械的噪声为持续性的。 土石方开挖机械噪声强度一般超过 90dB,而爆破噪声瞬间强度超过 100dB;许多大型原材料加工机械(如石料破碎、筛分、混凝土拌和等)声源强度超过 100dB;大型运输机械噪声源声级多在 90dB 以上。 水土流失 1)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水库建设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的区域一般可分为主体工程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 水土流失的形式有水力侵蚀、重力侵蚀等。 水土流失的时段有工程建设期和工程运行期。 主体工程施工区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工程施工开挖损破坏及占压地表,使其地形地貌、植被、土壤发生巨大变化而引起的,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具有流失面积集中、流失形式多样、流失量大等特点,并主要集中在工程施工期。 移民安置区的水土流失发生在安置区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及耕地开发利用期,具有流失面积大、流失类型多、流失地点分散等特点,是由移民的生产生活恢复活动而引起的。 **水库属中型工程,水库移民在安置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合理规划,美化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问题,安置过程产生的水土流失较小。 本工程施工期引起的水土流失较大,是本工程的重点防治期。 2)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 项目开发建设扰动原地貌共计 ( 1459 亩),具体情况列于: **水库工程占地情况表和 **水库淹没土地类型及面积表(淹没线以下)。 **水库工程占地情况表 单位:亩 占地性质及项目 水田 旱地 成材林 灌木林 荒山 其它 合计 永久占地 枢纽工 程 渠道工程 合计 临时占地 枢纽工程 渠道工程 合计 总计 注:折合。 **水库淹没土地类型及面积表 单位: hm2 地类 村庄 旱地 经济林 灌木 竹林 水域 道路 荒山 合计 面积 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和流失总量 工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积包括项目临时占地、永久占地、料场开挖、施工道路、弃渣堆放、淹没、移民安置等区域,面积共计 ,其中建筑物 hm2,弃渣场面积 hm2,土石料场 hm2,施工场 地 hm2,永久及施工公路 hm2。 18 水土流失量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预测。 施工前土壤侵蚀模为 500t/,施工期间土壤侵蚀模数开挖面按强度侵蚀 8000 t/ 计,堆渣面按强度侵蚀 计,道路区按极强度侵蚀 计,淹没区按原状侵蚀计,移民安置区忽略不计。 根据项目进度计划,确定水土流失计算时间为:枢纽区施工期为 30 个月,料场区施工 30个月,道路区施工期 30 个月,弃渣区施工期为 30 个月,淹没区按 12 个月计算。 通过预测,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 量为 ,原生水土流失量为 ,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量为 t。 实施水土保措施后,水土保持区水土流失由实施水保前的轻度侵蚀下降为微度侵蚀,土壤侵蚀模数由施工前的 1500t/(平均)下降到 500t/,减少水土流失总量 7515. 1t。 淹没、占地: 一、水库淹没 水库淹没处理范围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依据工程规划成果,确定 **水库淹没处理范围为正常蓄水位加 为 ,淹没林地面积以正常蓄水位 ,淹没耕地按 P=20%洪水位计算。 水库淹没总面积 76hm2,水库淹没区共涉及 **县 **村委会下八个村民小组,分别为:渔洞、大湾、街上、水巴、观音、高坎、寨子、雷坡、偏坡。 淹没实物指标 淹没实物指标:土地 76hm2(土地类型参见: **水库淹没土地类型及面积表),淹没区涉及 **村 114 户、 530 人搬迁。 **小学,房屋面积 938m2。 10kv 输电线路 ;乡村公路 7km。 库区淹没范围内目前未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矿产和文物古迹。 库底清理 **水库库底清理根据水利水电部《水库库底清理办法》的规定,清库高程为居民迁移线、耕地、林地和其它 土地征用线,在此范围内的污物、障碍物、坟、林木、建筑物都应进行清理。 卫生清理工作要在卫生防疫、环保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主要对厕所、粪坑、畜圈、坟地进行曝晒消毒后用。 将污物运出库区,必须清理彻底,以保证水库建成后水库的水质要求。 各种零星果木,齐地砍伐外运,不便外运的枯枝,要就地焚毁。 水库淹没投资估算 **水库淹没补偿总估算静态投资 万元。 其中农村移民安置迁建费 万元,专业项目恢复改建费 万元,库底清理费 万元,其它费用 万元,预 备费 万元。 二、 工程占地 工程占地包括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两大部分,工程永久占地分为建筑物设施占地和工程管理范围占地。 工程永久占地 亩,其中枢纽工程占地 亩,渠道工程占地 亩;临时占地 亩。 工程永久占和临时占地情况见: **水库工程占地情况表。 19 移民安置 移民安置指导思想 **水库移民安置补贴、补助标准、尽量参照国家及 **省相关水库工程(主要为 **市渔洞水库工程)移民补贴、补助的标准,本着“两个相结合、一个不降低”的原则,即统一安排和自愿相结合,搬迁后移民 的生产、生活水平不低于搬迁前的生产、生活水平,使 **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能高质量、高要求地落到实处。 搬迁移民人数 渔洞村民小组 13 户, 65 人;大湾村民小组 10 户, 51 人;街上村民小组 51 户, 247 人;水巴村民小组 27 户, 11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